在古徽州的泾县,有一口桃花潭作为当年李白与汪伦友谊的见证一直存在着,诗歌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传颂千年。让我们感受到,在这片美丽的土地,浓浓的友情让李白流连难返。
据考证,李白一生数次来黄山,在黄山与制墨大师罗小华相识,与白鹅岭温处士相交,与任翰林时期的老同事胡晖过从甚密,与歙县名士许宣平神交已久却几次访求未得。据说每次来黄山,李白总是兴犹未已,“乘桥摄彩虹,他日还相访”,从诗歌里依稀可以看见当时的情景。在黄山,至今留有“醉石”、“鸣弦泉”、“洗杯泉”、“梦笔生花”这些与李白有关的足迹,为黄山这座名山打上了浪漫的色彩。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当我们阅读李白这首《山中问答》时,如果探寻李白为何流连此地的奥秘,答案之中恐怕就有不少友情的成分在内吧。
除了李白这个超级文化符号,黄山的友情文化在普门法师开山的经历中可以感受到,在《大黄山》记录片中,明代徽州当地名士潘之恒(字景升)仗义疏财,竭尽心力帮助普门法师开山的事迹,从中可以感受徽州人古道热肠的交友传统。
此外,徽商中也有重视友情的传统,如胡雪岩与左宗棠的友情。纵观胡雪岩一生,为左宗棠共办了三件大事:一是筹饷,二是购置军火,三是打理洋务,胡雪岩俨然成了左宗棠的经济支柱,使左宗棠一有困难就想到胡雪岩这位朋友;而左宗棠则为胡雪岩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政治、经济大舞台。不可忽视的是,左宗棠并没有从胡雪岩的慷慨支援中牟取私利,这是不折不扣的事实;而胡雪岩在国家困难时期,尽心尽力办好了几件轰轰烈烈的国家大事,如支持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等,有功于国家。似左、胡这般在商海中能做到义利两便、国家两便的友情,真的不多见。在徽商故事中,黄山的友情文化一样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