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年,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分量有多重?!一个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
我国的烟草工业企业在其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不忘把“团结就是力量”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团结主题烟标大力弘扬。
-
在沈阳收藏圈内,有不少专门收藏烟标的发烧友,那些花花绿绿的烟标纸片,让他们爱不释手。藏友王贤良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收集烟标,痴迷烟标收集30年,堪称“骨灰级”的烟标收藏者。
-
烟标是香烟制品的商标,俗称烟盒,是世界四大平面印刷品收藏之一,许多国家都有烟标收集者。大家抽完一包烟随手扔掉的烟盒在烟标收藏家眼里却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
在国内收藏界,“烟标”作为一项冷门收藏,并不为人所熟知。烟标其实就是香烟的外包装。在我市,就有这么一位痴迷烟标20多年的收藏爱好者——赵仁广。
24年来,赵仁广一直痴迷烟标收藏,一见到有收藏价值的烟标,他就会想方设法要来。时间长了,周围的亲戚朋友都知道他有这个爱好,一有稀奇的、少见的烟标都会给他下。赵仁广告诉我们:“我是1989年别人介绍说是一个很好的收藏,丰富业余生活。我觉着也挺好,也有这个机会吧。就是从那开始,逐步走上收藏的道路。”
现在,赵仁广收集的烟标已达上千种,300多个品牌。香烟生产厂家不仅涉及国内32个省份及港澳台地区,还有日本、韩国、美国等外国品牌。这些烟标中既有名胜古迹、动植物等各种各样的图案,也有纪念孙中山逝世80周年、庆祝石家庄解放5
-
今年黄金周期间,在洛阳召开的第十六届中国烟标文化节上,苏福钢用几十年收藏的一枚枚烟标,向人们展示了卷烟这一舶来品进入中国的历史,展示了山西卷烟行业百余年的兴衰。另类收藏
苏福钢,市交通局工会主席,山西省收藏家协会烟标专业委员会主任。1975年开始收藏烟标(俗称烟盒),主攻方向和专题是山西烟标(水旱烟标、斗烟标等烟丝标,卷烟标)、中烟标、老烟标。总收藏量两万余种,其中山西烟标超过1000种,中烟标超过400种。2009年被山西省收藏家协会授予“山西省烟标收藏家”称号。
在不断收集和研究的基础上,苏福钢编写了《山西烟标目录》、《山西卷烟烟标简明目录》、《山西烟丝标简明目录》、《山西烟标汇录》、《太原卷烟厂烟标》、《太原香烟画片》、《太原卷烟厂烟标目录手册》等实用工具手册
-
抽完香烟,烟盒多半被人随手扔掉。然而,在襄城县颍阳镇政府工作的邓军眼里,这些烟盒可都是宝贝。如果哪天得到一个从没见过的烟盒,他可以高兴大半天。 生在有“烟叶王国”之称的襄城县,邓军与香烟有着不解之缘。
-
在很多人眼中司空见惯随手丢弃的烟盒,在北辰区宜兴埠镇武守辉眼中,却视为珍宝。这两天,武守辉在宜兴埠镇政府图书馆内举办了烟标展览,让大家进一步了解烟标收藏文化。多年来,他收藏的国内各省市及国外的各种烟盒已达1700多个。
“烟盒俗称烟标,与邮票、火花并称为世界三大民间收藏品。”武守辉告诉记者,这俗称“香烟壳子”的烟标在方寸之间凝聚历史,也蕴含了经济、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深厚内涵,格外让他着迷。他收藏烟标的爱好源于上1986年。“很多人集邮、集石,我经济能力有限,自己又抽烟,这个烟盒每个品种看起来都不一样,也很漂亮,所以我那时候就开始收集。”即使是出于“少花钱”的初衷,开始收集烟盒时,武守辉每个月也要搭进半个月的工资去购买烟盒,面对不宽裕的生活
-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款式、设计令人目不暇接。近日,烟标收藏爱好者王德民从自己上万枚收藏中甄选、整理出98枚老烟标,以红军长征为主题,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历程。
66岁的王德民6岁开始喜欢上收集烟标。由于年龄小,没有钱,他都是从小树林、公园里将被团成团的空烟盒捡回家,打湿、晾干、铺平、夹在书页中保存。参加工作后,他借出差机会,到外地购买各式各样不同品牌、不同商标设计的香烟,有时一买几十盒,当时只有三十多元的工资,一半以上用在了购买香烟上。遇到自己心仪的烟标,他会不惜重金购买。
几年前王德民整理发现,他的万余枚烟标中,多枚涉及红军长征路过的地点、翻越的雪山、著名战役等,他以长征为主题甄别、整理出98枚烟标,取名《大长征》,并配置相关的展览纪念折
-
;小烟标成为架起中澳友谊的大桥梁。
闲暇之余,王勋业像集邮一样将这些烟标分门别类编成各类题材,展出叹为观止。轻轻的烟标,承载着一部厚重的百年兴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