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的烟草行业,是经济上的巨人,话语权上的矮子。”话虽不中听,但细想起来确实有些道理,给国家贡献了那么多的税利,但每一次控烟风暴,都把烟草行业推到风口浪尖上,甚至不给一丝一毫的辩解机会,这既是烟草行业的无奈,也体现出社会舆论的不公平。在控烟问题上,不应该矫枉过正。
控烟立法,怎么做都“没错”?
2015年6月1日,号称历史上最严厉的禁烟令在北京开始实施,除了所有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区域及公共交通工具禁止吸烟外,部分室外场所也被列入禁烟范围,违反禁令的烟民,最高罚款200元。
2015年11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首次审议慈善法草案,草案中禁止宣传烟草制品,消息传出后,一些网友认为可以允许烟草企业捐赠,不应对烟草企业的慈善捐赠“一棒子打死”。
2014年11月,《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公布,其中一条规定是,对影视剧及其他节目中的吸烟镜头要进行监督管理。但有观点认为,例如烟不离手的毛、邓两位领袖人物,在《建国大业》、《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这类主旋律影视剧中,两位主人公吸烟的镜头比比皆是,如果去除了这些镜头,人物就不那么丰满,也不那么可信了。
法规和条例是国家颁布的,在出台以前应该照顾到各方的合法权益,专家们要慎重又慎重,避免有失公允。的确,吸烟者占少数,但我们的立法者如果能够通盘考虑,给各自都有一定的空间,那样出台的法律法规才是真正公平公正的,那才是真正的和谐。
理性控烟才是正道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作为成年人合法的嗜好,没有人有权利禁止,吸烟者也不应该受到歧视。伏尔泰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我不同意你吸烟,但我捍卫你吸烟的权利。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是应该彼此接纳,相融共生的。那么,在控烟的问题上,社会应该提倡的是文明吸烟、理性控烟、谨慎选择、倡导戒烟。要提倡在公共场合、在老少妇孺多的地方不吸烟,控烟时照顾到各个群体的需求,提醒吸烟者选择焦油含量更低的产品,同时提醒大家提早戒烟。报着宽容与劝诫的心态,更多地宣传科学、健康的生活态度,不应该扯着道德的大旗,照顾一方,将另一方推到对立面上。
缄默前行的烟草行业
烟草企业是国家正规的企业,2015年烟草企业为国家上缴财政收入超过1万亿元。在承认吸烟有害健康的前提之下,烟草对国家作出的贡献毋庸质疑。有数据显示,我国烟草税负水平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卷烟综合税率已接近60%。而世界卫生组织《2013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数据显示,世界平均的卷烟综合税率为58.4%,其中低收入国家为50.3%,中等收入国家为53.1%,高收入国家为65.9%。从几个烟草产销大国来看,卷烟综合税率印度为43.1%,美国为42.9%,俄罗斯为40.5%,比中国低17-19个百分点。上缴的税收高,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就越大,这样说法放到哪个行业都没的说,但牵扯到烟草行业,不管你是否有50万个辛勤工作的职工,是否为500万个零售户以及130万户烟农提供了生计,也不管你做了多少公益事业,一切都可以免谈,单纯拿控烟说事,就能让烟草行业百口莫辨。
从2005年开始,烟草行业每年大约安排资金50亿元用于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到2015年投入资金将达到150亿元,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另外,国家近些年来一直在调控烟叶种植面积和收购数量,调控卷烟产量和销量,减少烟草制品焦油和其它有害成分含量,这些虽稍稍化解外界对烟草行业妖魔化的传言,但真正有多少效果,谁又能说的清呢?
吸烟室成年人合法的选择,烟草是一个正规化的行业。在控烟的问题上,社会需要保持一种公平公正的立场,不能矫枉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