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烟花三悦公众号报道 在座谈会上,建设现代化烟草经济体系以举纲张目的姿态定盘中国烟草的新一轮深化改革,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建设现代化烟草经济体系,推动行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设现代化烟草经济体系将重点抓好「六大体系建设」。
建设有机统一、无缝连接的烟草全产业链一体化组织运行体系。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烟草市场体系。
建设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结构协调优化的供需动态平衡体系。
建设服务产业技术升级、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体系。
建设重点突出、集中度高的品牌发展体系。
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运行调控体系。
关于「六大体系建设」,既有很多引领未来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比如「实现原料生产、产品制造、商业营销、物流配送、配套保证等有机统一、无缝连接」、「加快形成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机制」、「加快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工商企业有活力、行业调控有度的经济运行体制」、「研究一些颠覆性、事关烟草行业长远发展的课题」。
也有很多立足当下的问题解决、短板补齐、基础打牢,包括「坚决消除地方封锁」、「尊重和维护消费者的自主消费权、尊重和维护零售户的自主选择权、尊重和维护卷烟工业企业的公平竞争权」、「坚持中式卷烟发展方向不动摇、适应个性还、多样化和不断升级的消费趋势」、「处理好专卖行政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
以「六大体系建设」为支撑的现代化烟草经济体系,不仅是纲领性谋篇,更是系统化布局。围绕「六大体系建设」最为牵动人心——也是影响最为直接——的就是「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战略如何落地,「大品牌」的发展,工业关心、商业关切、市场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其它「五大体系建设」都要服务于「建设重点突出、集中度高的品牌发展体系」。
道理很简单,培育好中式卷烟知名品牌既是建设现代化烟草经济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中国烟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和集中体现。
按照权威的政策表述,「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竞争双重作用,以打造全球领先品牌为目标,制定品牌发展规划,以培育维护十多个规模大、价值高、竞争力强的全国性品牌为重点,精简全国规格数量,激发品牌规格创新活力,构建全国品规优胜劣汰机制,推动中式卷烟知名品牌持续做强做优做大」,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措施务实。
首先,政策引导在前,旗帜鲜明地支持「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但不对「大品牌」搞特殊的政策保护,前浪被后浪拍死不能怨天尤人。「打造全球领先品牌」的提法不新鲜,但从品牌战略上升到了产业意志,「走出去」是「大品牌」的责任,更是机。从制定品牌发展规划的要求看,新一轮设目标、画跑道、定规则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其次,明确「十多个」的数量和范围,既是对现有「大品牌」格局的充分尊重,又进一步确认了品牌战略的严肃性和延续性,只是新的「十多个」将会具备一定的动态性,「多」意味着不进则退的压力,也提供了后来居上的通道。三点要求中,「大」是基础,「高」对聚沙成塔设置了门槛、「强」提醒了没有规模的质量缺乏说服力,没有质量的规模失之竞争力。
最后,对于规格数量的规范要求,让整个品牌体系建设从方向性到了操作性。「精简」是前提,当然不是单纯的总的规格数多,而是部分类型、部分价位太多了,而且有质量、有效的供给还是偏少,所以要「激发活力」,鼓励大家创新求变,把进退机制上升到全国一盘棋的高度,既避免矛盾过于集中于局部,又防止了各自为政、各自为战。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推动中式卷烟知名品牌持续做强做优做大」这个终极目标。
对于中式卷烟知名品牌的未来,有两个极为重要的信号释放,一个是要实现以持续为基础,不能为了短期效果而揠苗助长、急功近利;另一个做是强做优做大的策略权重和逻辑关系,要防止想当然的殊途同归而南辕北辙。当然,除了品牌自身的努力,我们也期待「建设重点突出、集中度高的品牌发展体系」有更进一步的深化和细化。
第一,「中国烟草」的品牌化输出、整体感塑造。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关于「中国烟草」的认知和概念是混乱而错位的,到底是专卖执法、还是市场主体,到底是工业品牌、还是商业渠道,类似于「烟草公司」这样的品牌联想不仅不具备区隔性和排他性,还因为既有的偏见和误解带有负面性,不利于行业整体的品牌打造和信用背书。
以公司制改革为契机,针对行业品牌建设的散、乱、低,一方面要解决品牌化输出,强化消费者认知,以市场化的方式打造「中国烟草」这个大IP、这块金字招牌;另一方面要突出整体感塑造,工业与商业,品牌与产品,网络与服务,都需要有一个「中国烟草」的整体和统一,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创造更多空间。
第二,明晰发展导向。以中式卷烟品牌的发展而言,不论全国性知名品牌,又或者区域性优势品牌,「找对方向」、「找准位置」具有同等重要意义,之前的「532」、「461」正是解决了方向感才迸发出足够的力量感。需要提出的是,失去共同发展的消除地区封锁,抛开区域性品牌的「打品牌、大市场、大企业」战略,都会陷入到缘木求鱼的事倍功半当中。
一方面,考虑到某些大品牌的难以为继,对于有基础、有条件、有空间的低端产品采取合理的价格调整,理应留出必要的政策窗口,不能只是一再的品牌置换来对应消费升级;另一方面,以「大重九」、「天叶」、「荷花」、「宽窄」等为代表的高端品牌已经羽翼丰满、呼之欲出,沿用「AIO」的品牌格局是否合适,又该如何管理好产品线,都要有通盘考虑。
第三,优化评价机制。面对消费需求升级与产业发展逻辑的双重变化、双重调整,原有「双15」的评价机制已经落后于产业需要和市场实际,对于三类烟固然需要是否基座化的认识以及供需平衡的把握,但要更好地引领十多个全国性品牌发展,继续把三类烟作为考核内容显然缺乏必要性和合理性,考核这个指挥棒的作用打了折扣。
站在更长远的角度,包括卷烟价类的调整都需要系统性研究和提前量准备,尽管这涉及到更大范围也是更加复杂的财税体制,但市场的发展并不会坐等政策的调整。前两年,因为财政诉求高、目标压力大,大家确实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条件来思考来推动这些工作,现在——尤其有了休养生息的铺垫之后——理应把这些事情办好。
因为顶层设计越科学、越前瞻、越系统,大家越清楚怎么干、怎么干更好,基层和一线的期望也在于此。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