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摘自中国烟草资讯网 黄金时代“黄金叶”,盛世浓香满华夏。
2014年,“黄金叶(天叶)”持续高歌猛进,全年共销售1.64万箱,同比增长104.12%,牢牢占据行业千元价位段产品销量的第三把“交椅”,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在这一旗舰产品的有力带动下,“黄金叶”正以不断的成长进位,将“突破之歌”从中原大地传唱至九州四方。
“叶”秀天下的背后,是雄厚科技实力的坚强支撑。新年伊始,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河南中烟”)技术中心早早收到一份“新春贺礼”:由他们牵头完成的《彰显黄金叶品牌风格特征关键技术研究》荣获中国烟草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对于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科研队伍而言,获得如此高级别的荣誉尚属首次。用智慧浇灌金叶,以汗水铸就辉煌,河南中烟技术人员用近7年的创新与求索,在中式卷烟品类构建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把脉“金叶”寻特色
“黄金叶”是什么类型的烟?
对于今天许多熟悉“黄金叶”的消费者来说,这不是一个难回答的问题。但如果将时光倒退到2006年,连河南中烟技术中心的专业人员都无法给出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答案。
彼时,河南中烟刚刚完成对所属8个生产点的整合重组,旗下品牌更是琳琅满目。“黄金叶”作为其中之一,风格特征淹没于相似产品之中,大大影响了消费者的感知。
“我们当时就想研究清楚三个基本问题:‘黄金叶’有什么特色?为什么有这样的特色?如何强化这种特色?”河南中烟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马宇平介绍,以这三个问题为主体研究脉络,《彰显黄金叶品牌风格特征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于2007年年底正式立项。
以往,人们习惯用“烟气浓度大”、“高满足感”这样概括而模糊的词语表述“黄金叶”的特征。而在河南中烟技术人员看来,差异只有在比较中才能取得,数据最具说服力。以此为思路,技术人员选取了国内重点品牌代表性卷烟样品39个,采用中式卷烟风格感官评价方法对烟气特性和香气风格进行评价,通过单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
在此过程中,随着行业形势的变化,不断有新产品加入、旧产品退出。而科研人员唯有一次次反复测试,才能逐步获得最真实的结论。
“黄金叶”的风格特征是“烤甜香突出、烟气浓度和劲头满足感好”——当河南中烟人凝练归纳出这一结论时,他们显然底气更足了,因为这一结论的背后,是大量差异性分析提供的数据支持。其中,“烤甜香韵”在行业内首次被提出并经过验证,是对中式卷烟风格感官评价方法原有的15种香韵类型的丰富与补充。
如果将各卷烟品牌比作一个个独立的房间,那么不同的风格特征就如同一扇扇通向不同房间的门。而定位“门”上的“锁”,无疑是进入房间的关键。“烤甜香韵的主要标志性成分”,正是这样一把关键的“锁”。
但是,主流烟气中粒相物多达数千种,如全部分析则费时费力。“如果在这一阶段加入感官评价,采用化学分离和嗅香辨识相结合的方法,是不是一条捷径呢?”河南中烟技术中心副主任聂聪说,当时行业一般都采取全分析方法,而以感官导向的分离方法尚未有先例。
经过验证,技术人员大胆采取了这一方案,将检测范围有效缩小至100多种化学成分,在此基础上,最终定位了烤甜香韵的5种主要标志性成分。
“对‘黄金叶’风格特征的科学剖析和系统表述,是我们品牌、品类的核心技术,更是我们打造一整套彰显风格特征技术体系的基础。”马宇平说。
千淘万漉结硕果
“锁”找到了,寻找“钥匙”是下一步必然的选择。立足于“黄金叶”风格特征的科学分析,找到彰显其风格特征的技术体系正是项目的应用价值所在。
打造彰显“黄金叶”风格特征的技术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有鉴于此,河南中烟技术中心几乎所有部门都参与到该项目研究中来。在那段时间,“忙碌”成为了每位技术人员工作和生活的主题词。
在基础室研究人员陈芝飞的记忆中,最忙碌的那几年,晚上8点之前结束实验的日子屈指可数。当时负责香料研究的他,每天要闻数种香料,评吸50多支卷烟,大量重复性试验刺激着感官系统,没胃口、恶心乃至呕吐,成为家常便饭。
基础室的周浩2010年曾经连续两个多月都没有回家,而那时他尚处新婚燕尔。“有那么忙吗?”妻子尽管理解他的工作,却也不时有小小抱怨。但周浩心里却很清楚,自己如果不能及时拿出实验结果,就会耽误下一个环节的进行,进而推迟整个项目完成。
与同事们不同,原料室研究人员彭玉富的“主战场”在田间。为了保证上部烟叶成熟度与可用性,他把大量时间“泡”在基地单元,一出差就得一两个星期。采收关键时节,无论酷暑还是暴雨天,他天天都要走进烟田,观察烟叶生长状况,指导烟农采收,没有片刻清闲。
这是一个个个体,也是一个团结的整体;这是一个个片段,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技术中心,这样的故事还有太多太多。实际上,“五加二”、“白加黑”、“饼干加开水”的河南中烟“激情创业”精神正源于这里。暮色深处,技术中心的点点灯火,成为了郑州夜风中一道别样的风景。
“硬作风”保障了“硬实力”,助推研究项目高效开展。叶丝“文火慢烘,定向烤制”特色干燥工艺,“三高两低”烘烤工艺,纳米碳提钾技术,烟丝色泽评价方法,再造烟叶在线靶向梅拉德反应技术,再造烟叶钾氯比调控技术,单体香料功能量化评价,一系列独创性成果相继完成,开行业先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大丰富了“黄金叶”的技术内涵。在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汗水孕育之下,一个“有支撑、成体系、能感知”的“黄金叶”品牌风格特征彰显技术体系日臻完善。
“黄金叶”通往黄金时代的大门亦由此开启。
成效卓著昭前路
其实,作为行业目前最成功的高端卷烟产品之一,“黄金叶(天叶)”的异彩独放早已在应用成果上验证了这一项目的价值与意义。通过风格特征的明确和彰显技术的应用,“黄金叶”品牌形象日渐统一、清晰,向消费者传递“风格特征统一、个性特点突出”的品类和产品信息,大大强化了消费感知和消费信赖,同时也保证了多点加工产品质量一致性和风格特征连续性。
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哺育“黄金叶”品牌不断成长
随后,河南中烟又在“黄金叶(小天叶)”、“黄金叶(百年浓香)”等产品中继续使用了相关技术,最终打造了一场席卷全国市场的“金叶旋风”。
而作为一项行业级的科技大奖,本项目的意义显然不仅仅限于一个品牌。香味芬芳,气象万千,毫厘之间,殊味各有所长。此前,工业企业多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卷烟风格特征进行区分,而这一项目所采取的品牌风格特征剖析思路与方法,可以为行业其他品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这也应该是产学研合作的典范之一。”在马宇平看来,河南中烟和郑州烟草研究院通过本项目开展的“以品牌为纽带、以产品为核心”的合作模式,领域广泛,注重应用,同样值得行业其他企业借鉴。
更为重要的是,在河南中烟技术中心内部,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人才正成长起来。
“这种大型的综合性研究,对我们年轻人提升还是很大的,以前看的是‘点’,现在想的是‘面’。”分享促进成长,周浩对不同部门间的交叉合作深有感触。与之类似,陈芝飞还谈到了研究思路转变:“纯技术类研究和这种紧密挂钩产品的研究区别很大,现在我们再做研究,都会主动思考产品落地的问题。”
视野开阔,专业高效,善于合作,积极进取,或许对于河南中烟而言,这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科研队伍是一笔更大的财富。
金叶一脉,浓香典范,“黄金叶人”用自己的创新与守望,在差异化竞争中实现了异军突起。技术创新是品牌发展的源泉,从一个品牌风格特征的成熟提炼出发,我们期待着更多品牌形成凝练品牌风格、突出品类特色的技术体系,为中式卷烟的发展壮大积蓄前行之力。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