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局(集团公司)办公大楼外景。
上海卷烟厂制丝车间工作人员在保养生产设备。
上烟集团技术中心原料配方人员精心检查烟叶的外观和内在质量。
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黄浦江奔流不息,上海滩日新月异。
面对行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上海市烟草专卖局、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去年以来紧紧围绕国家局“谋划‘三大课题’,提升‘五个形象’,努力实现税利总额超万亿元年度目标”的总体部署,加快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着力打造“百万千亿”升级版,努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上海市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局长、董事长、总经理施超说:“我们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集团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思路和办法,用更大的勇气和智慧,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各种问题。”
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的上烟人,在争当行业改革发展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专卖创新:市场监管从粗放向精准转型
上海市局闵行分局稽查支队副支队长陈海君现在上班第一件事,不是急着召集专卖人员去检查市场,而是先打开电脑进入上海市烟草专卖信息管理系统,了解专卖人员最新搜集的市场动态,从中分析市场监管重点,并审查专卖人员上传的市场检查计划,对计划进行修订,然后有的放矢地组织市场检查。
近年来,随着卷烟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行业改革的逐渐深入,以往传统的“地毯式”巡查、“户籍化”管理等管理方式已无法完全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仅凭主观判断进行执法或盲目实施高频次检查,往往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但监管效率低下,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守法零售客户的正常经营。
为破解这些难题,上海市局按照国家局要求,以部分分局为试点单位,积极探索以APCD工作法为抓手的新型市场综合监管模式,通过更加现代化、科学化、绩效化的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水平。
APCD工作法中的“A”(Analysis)指数据分析的建立与运用,通过主客观综合数据分析实现对监管对象的分类和分级;“P”(Plan)指计划制定,是根据监管对象分类和分级,结合分局现有监管资源和监管能力制定合理的监管计划;“C”(Check)指市场检查,是依据不同类别或同类型不同情况实施监管计划;“D”(Deal with)指后续处理,是对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即时整改或持续改进。
APCD工作法的应用,使市场监管方式实现了“三个转变”:
过去市场检查往往单凭主观判断进行选择性检查或者实施高频次检查,随意性强;现在通过数据管理,建立专卖数据的采集、分析、诊断和改进的管理流程,实现了从“到市场上找问题”向“带着问题上市场”的转变,合理配置有限的执法资源,发挥资源最大效能。
过去市场检查多是按部就班,缺少手段的针对性和方法的多样性;现在通过合理制定检查计划和多样化监管手段,实现了从“常态化普查”向“针对性重点检查”的转变。
过去在检查中发现了问题就事论事,忽视对问题的整改,缺乏整体分析和系统改进;现在通过构建APCD循环体系,实现了从“对问题的简单处理”向“剖析原因、深挖根源的系统性处置”的转变,推动市场秩序实现系统性、持续性改进。
目前,以APCD工作法为抓手的市场综合监管模式在上海市局各试点单位已初见成效。下一步,上海市局将努力在更深和更广层面上推进这项创新工作,努力实现专卖监管模式转型。
原料保障创新:烟叶原料“一生管理”不断完善
每个人都有身份证、有档案。在上烟集团,每片烟叶也有“身份证”和“档案”。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上烟集团从源头抓起,在行业较早地对烟叶原料实行“一生管理”,并结合现代烟草农业理念,推动烟叶生产从粗放向精细转型。
为确保烟叶原料“一生管理”落实到位,上烟集团主动参与、深度介入烟叶基地单元建设,组建了农艺师和烟叶质检技师队伍,长期在基地单元驻点工作,全程参与基地单元烟叶生产调研、技术指导、培训工作。这支队伍同时还负责采集从品种、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采收烘烤、收购直至工商交接等烟叶生产全过程的详细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录入基地烟叶生产信息数据库。在烟叶复烤时,每个片烟烟箱上都会粘贴包含烟叶相关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上的信息包括品名、年份、等级、批次等内容。这些片烟运往上烟集团的仓库时,信息会即时扫描上传到信息库中,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做到追溯管理,及时反馈给当地烟草公司,从而形成“生产调研—信息采集—问题反馈—督促改进”的烟叶“一生管理”模式。
去年以来,上烟集团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烟叶原料“一生管理”模式,增强烟叶保障能力。上烟集团与安徽皖南烟叶公司、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加强沪皖现代烟草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建设,深度介入烟叶基地科技推广工作。在去年年末“中华”原料复烤加工的繁忙季节,上烟集团技术中心联合采购中心派遣技术人员赴安徽华环复烤公司,开展了近红外检测体系现场巡查工作。技术人员结合质量过程控制的新要求,首次尝试利用自主研发的近红外固定标准样品,对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进一步提升了原料加工水平。
上烟集团对烟叶配方一直坚持“小比例、多地区”的原则。在确保各烟区烟叶质量的统一性方面,上烟集团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上烟集团不仅将自己视为烟叶使用者,更视作烟叶生产的参与者。他们的技术人员像宣传员和播种机一样,将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授给各个烟区广大烟农。许多烟区都以自己的烟叶能进入“中华”卷烟配方为荣。可以说,在提升行业烟叶原料生产水平的进程中,上烟集团做出了积极贡献。
生产创新:精益制造持续提升产品质量
“做中国人自己最好的卷烟”一直是上烟集团不变的信念。“一丝不苟、支支一流,一包一箱、不优不休”的质量方针使上烟集团在生产管理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去年以来,上烟集团按照国家局推进精益管理的要求,开展精益制造重要课题研究,积极构建精益制造体系。他们将精益制造分解为“精益生产、精益质量、精益成本、精益基础、精益文化、精益队伍”等主题深入推进,并将精益管理理念内化于QEOM(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计量)管理体系中。
按照精益制造体系的要求,上烟集团各个部门和单位以产品质量“零缺陷”为追求目标,关注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诉求,对质量缺陷进行分析改进,持续开展质量改进活动,提升产品质量和稳态控制能力;探索组织柔性化生产,增强生产应变能力,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在上海卷烟厂,有一个深受全厂职工喜爱的现场改善卡通形象大使——“烟宝”,它的身影在工厂的宣传栏、电子屏幕上随处可见,生动形象地向广大员工传播精益管理理念和方法。
通过“烟宝”宣传精益管理理念,是上海卷烟厂推广精益管理的创新之一。去年,上海卷烟厂在深入开展现场改善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活动:组织“质多星”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调动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开展“过程防差错”工作,结合近三年工序异常案例,完成相关防差错管理措施的验证;评选“质量状元”、“现场改善达人”,营造人人主动改善的良好氛围。
不单是上海卷烟厂,北京卷烟厂和天津卷烟厂也在上烟集团的统一部署下,结合实际提高精益制造水平。
北京卷烟厂在车间推广了质量自检可视化标准流程,对产品自检的取样方法、检查项目、顺序、判定标准等进行了详细统一的规定,减少了因自检方法不规范造成的“问题发现不及时、判定不准确”等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制造水平。
天津卷烟厂围绕建设“数字化精益制造工厂”的目标,深入推进“生产管理数字化”建设,系统完善基于MES系统的集中调度生产管理模式,强化工厂卷烟制造全流程的“工单化运行”,提升生产管理数字化水平。
“我们是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面对荣誉和责任,视质量为生命,珍爱团队荣誉,永远追求卓越!为企业发展、为质量提升贡献智慧和力量!”在2014年12月召开的全国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暨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经验交流大会上,上海卷烟厂二车间日班卷包组班组长沈吉作代表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进行了宣誓。上海烟草人站在全国质量管理先进者的舞台上发声,展现了烟草行业精益管理的风采。
营销创新:精准营销向区县市场延伸
说起上烟集团的市场营销工作,必然要提到精准营销。精准营销是上烟集团在培育“中华”品牌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科学的精益营销方法。去年以来,上烟集团进一步创新精准营销模式,将营销触角从地市级城市市场向区县市场延伸。
过去,上烟集团的精准营销主要以地市级城市市场的数据信息作为考量对象。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地市级城市市场趋于饱和,如何进一步开拓市场成为上烟集团在品牌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
上烟集团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在经营好地市级城市市场的同时,把精准营销的触角延伸到部分销区的区县市场,努力开拓市场“蓝海”。
为了确保精准营销延伸到位,上烟集团提出了“三个到区县”,即目标协同聚焦到区县、信息跟踪精准到区县、策略协同明确到区县。
在具体工作中,上烟集团推动“三维五率”精准营销方法切实在区县市场落地。“三维五率”是上烟集团基于多年的营销经验总结提炼出来的一种精准营销方法。“三维”即时间、区域、分类三个维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