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南方都市报》报道 10月21日,有媒体报道了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落马前的一段“轶事”,他今年9月28日被纪检监察部门带走调查。报道说,周望军生性直爽,经常抱怨各种需要改革的内容,比如公务员工资。公务员的工资实在低得可怜,他说,自己平时只抽一种烟,那是一种60多元一包的香烟。
此新闻一出,有网友就戏谑道:“真是一个清官”、“跟一些县处级干部都抽超过百元一包的好烟相比起来,司局级干部只抽60元一包的烟确是好官”。这些戏谑,背后是一种无奈的讽刺。
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国家对香烟征收高额税主要有几个目的,一是通过价格杠杆来减少烟民数量,尤其是对价格较为敏感的青少年烟民,这一点在现实中未必能成立和实现,但理论上没问题,是国际通行做法;二是通过征来的高额税收,为公共财政输血,尤其是“补贴”公共卫生健康领域因吸烟问题带来的各种损失,不过,是否真正投入、有多少投入到医卫领域则是另一个话题。
当前,有数据表明,我国与烟草相关的慢性病负担与日俱增,正在抵消或吞噬烟草业带来的经济利润。
在境外地区和国家,一些人寿保险公司往往会对吸烟者征收更高的保费,理由也基于此。道理很浅显,不管从理论和概率上来讲,还是从过往案例来看,吸烟者遭遇的健康问题会更多,早逝的可能性也更大。
在我国现有医保体系下,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享受的是最高一档标准的医疗保障政策。尽管近年来,我国多数地方政府已取消公费医疗(官方数据是超过80%的地方政府),将公务员医疗费用纳入医保进行统筹管理。然而,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用财政出资买单的医疗补贴方式代替,这跟原有的公费医疗差异不大—羊毛出在羊身上,纳税人还是买单人。
可以说,相比企事业单位职工、私企员工和农业人口等群体,公务员享受了纳税人买单的最优惠医保待遇。此外,县处级、厅局级、省部级、党和国家领导人等不同级别的领导干部(还包括离退休领导干部),均按照职务级别、在职或离退休等享受了更好的医疗待遇及绿色通道。比如,省部级领导干部看病基本是绿色通道,处级以上官员也享有不用“走程序”的看病便捷通道。
据调查,我国男性公务员吸烟率为61.0%,这一数字比全国男性要高(全国男性吸烟率是50%多一点)。官方数据显示,我国公务员有700万人左右,男性公务员超过50%,据估算,公务员中的烟民超过210万人。还需指出的是,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烟民,由于工作关系以及掌控“说一不二”的公权力,他们与公众接触频繁,而公众却难以制约他们在公众场所抽烟的行为,因此危害往往更大。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中国公共场所是二手烟暴露最严重之地,餐厅最高,其次是政府办公楼。
近年来,我国通过了多项禁烟规定。不过,根据多项媒体调查,禁烟令的效果不佳,控烟流于形式,主因是制定和执行控烟政策的人往往自身就是烟民,另一原因是在单位内部,如果领导干部不遵守不带头,推行禁烟令就困难重重,不能“自上而下”的禁烟一定会遭遇失败。
国内烟民目前已超3亿人,占全球吸烟者总数近三分之一,另有7.4亿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危害。烟草使用已是我国首位死因,每年100多万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2050年将上升至300万人。如果国家卫计委调查研究统计出吸烟给公共卫生领域带来的经济损失,恐怕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
一个发改委副司长,拿着比绝大多数公务员要高的薪水,仍抱怨工资太低、只能抽60元一包的烟,或许只是一个较为极端的个例。而对那些吸烟的公务员及领导干部来说,他们或许没有意识到:他们吸烟和二手烟所带来的健康危害和公共卫生领域损失的成本,是纳税人在买单!
因此,不管我们的目标是要减少天价香烟式贪腐,还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家禁烟工作、减少这种“慢性自杀”带来的公共卫生损失,建议对吸烟的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削减甚至取消各种医疗优待,这既符合情理也符合“谁惹事谁买单”的公平原则。
本文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