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从改善人类宜居住环境,维护公民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说,抓好控烟工作不仅重要性而且必要性。纵观世界已经有超过100多个国家都先后通过立法,制定出有关控烟与禁烟方面的法律法规。其名称也是五花八门的,有叫“公共场所禁烟法”的,有的叫“烟草控制法”。如美国总统签署过“家庭吸烟预防和烟草控制法”。另外全球性的控烟公约名叫《世界卫生组烟草框架公约》,是国际公共卫生领域的第一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目前有170多个缔约方,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约之一,但其实施效果还不是十分明显,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作为2011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以期引起全球人的关注。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倡导控烟活动,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1989年起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经过20多年来的不断努力,总的说来取得了明显效果,控烟工作有了巨大进步。但是据有关报道,我国吸烟人数约有3亿多,居世界第一,而且近年来烟民有成低龄化、女性化发展趋势。同时还有大量不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的危害,也就是说有大量人不喜欢吸烟而遭受侵权被动吸烟的现象,成为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一个重大问题。虽然近十多年来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控烟问题,并不断加大控烟力度,但是效果还不是很理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吸烟人群比例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增加之趋势,换句话说,中国的控烟效果在世界排在倒数位置。为了加强控烟工作,2013年底中办、国办印发通知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足见政府控烟力度在逐年加大。还有许多地方政府如深圳、北京等市先后相继出台了关于控烟工作条例。但是客观地说烟民在公共场所吸烟的情况还不尽人意。正如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指出:“控烟是一项复杂问题,中国规模庞大,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也必须给中国一些时间。”这表明在我国控烟工作不仅不能有丝毫放松,而且还要做好打持久战之准备。
实际上在我国宣传控烟工作应该说也有多年的历史了。2003年10月10日,中国政府就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成为第77个签约方。2005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批准加入了《公约》。2006年1月9日,《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自此,作为缔约国,中国应当承担在国内实施《公约》规定的控烟国际法律义务。那么为什么效果还不明显呢?在我看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烟草业的特殊地位。
之所以说烟草业在中国具有特殊地位,是因为它每年能为国家创造数以千万亿的税收,几乎占到国家整个财政收入的10%左右,对推动中国政府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经济发展占据重要地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可以说目前国家对烟草业基本上是持保护态度,特别是持续多年坚持的烟草专卖制度,对烟草的产供销以及外贸等由国家烟草公司于烟草专卖局统一管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烟草仍然实行国家垄断经营,可以说就是国家支持烟草最明显的例证。正是在专卖这把大伞的呵护下,使得烟草行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无论从其行业发展的势头,还是从产品的推陈出新以及销售收入、年上缴税费、烟民数量方面来看,都是一直勇往直前,快速增长。一方面政府默默地支持烟草行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又要求烟民控烟,这本身就具有极大的矛盾性。试想如果烟民控烟做得好,甚至说一些烟民慢慢禁烟,那么卷烟消费市场逐渐萎缩,企业谈何发展?也正是因为行业的这种特殊性,使得我国控烟问题难以做到人尽如意。以致于时至今日,尽管在多次人代会上有代表建议就立法禁烟问题做了提案,但始终难以统一意见,难以付诸现实。从这点上讲,对于我国控烟工作难以强势推进,控烟难以出现理想效果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二、中国人口数量众多。
其次,我国拥有56个民族,具有近14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数的近四分之一。庞大的人口规模,也造就了规模庞大的烟民队伍。而且这些烟民分布地域广阔,民风民俗各异,他们的性格特点、生活方式、心理特征、行为习惯千姿百态,要想短时间内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行为必定困难。这也就是说我国多民族、人口数量众多等现实,客观上为控烟工作增加了难度。在相同地区,居民之间相互影响;在不同地区之间,又难以统一认识。因此,在我国要想取得较好的控烟效果,必须采取一些重要的措施。如积极创造无烟环境,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烟包上的图形警示,提高烟草税,加大重点区域宣传力度等等。从目前现实来看,这些工作做的不够到位,比方说在一些显眼路段烟草广告,偶见烟草广告;而一些新品卷烟在包装盒上越来越注重文化味,无论是包装盒上的色彩搭配、图案设计,还是文字内容都显示出一种特有的亲和力,对烟民有一定极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总之面对中国人口众多的现实,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加强控烟工作的难度,从而积极地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控烟措施,有力地推进控烟工作稳步发展。我想,只要政府下决心,而且将控烟工作特别是抓好公共场合控烟工作,作为一件惠及公民健康的实事来抓,来办完全是办得好的。只有让烟民真正地意识到控烟既有利于自身身心健康,同时又有利其他公民健康,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他们才会产生自觉性,产生自控力。
三、控烟工作时冷时热。
在我看来,目前我国控烟工作还没有真正地进入正常轨道,没有步入合理的空间,因而这就大大地降低了控烟效果。具体地讲就是控烟工作没有组建专门管理机构,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而是呈现一种时冷时热的特征。无论是国家层面上,制订的有关控烟措施,发出的关于做好控烟工作的通知,还是一些地方政府先后出台的一些关于控烟的条例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开始之时,雷声大,轰轰烈烈,造声势搞宣传;而一阵风过后呢,就趋于一种冷静状态。就拿中办、国办2013年底出台的《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开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有多少单位在真正地实行?尤其是在基层单位是不是在严格执行?有专卖地机构进行过检查过,通报过吗?反正我还没有看到过。想当初,报刊、网络媒体都曾经争先恐后地及时报道,及时宣传,其热闹非凡状况至今记忆犹新,仿佛就是在昨天。但是,据笔者所知在一些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在公共场合依然一支烟、一张报纸式悠然办公。而当初通知刚出来时,由于各单位积极宣传,一些领导干部基本上做到了带头控烟。俗话说的好“恒心搭起通天路“,无论办啥事,要想办好就必须持之以恒,打好持久战。切忌的是时冷时热,三分钟热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悠闲散漫。
总之,在我国由于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控烟工作难度大,任务重。但是控烟工作又势在必行,因此我们要上下齐心,抛弃一切人为的因素干扰,积极应对客观因素的影响,努力打好一场旷日持久控烟仗。作为每一个公民要尽快地认识到抽烟的危害,将自觉控烟尤其是公共场合控烟工作入脑入心,积极地将强自控,开创中国控烟工作新局面,使中国控烟工作形成良好局面,产生较好的效果!我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们一定会取得这场持久战的最终胜利!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