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陆良消息 2013年,沐浴十八大春风,我们相聚在爨文化的发源地——云南陆良。今年全县散叶收购量为29.48万担,占全县收购总量的三分之二,实现“原料保障上水平,增加烟农收入,支援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已成为每一个陆良烟草人的金叶梦想。
梦想从这里起航
作为云南第一坝的陆良县,素有“滇东粮仓”之称,具有得天独厚的烤烟生产条件,自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开始种植晾晒烟,至今已有120年的种烟历史。烟叶质量倍受工业企业的青睐,常年种植烤烟16万亩左右,生产收购烟叶50万担。随着卷烟工业对烟叶质量、等级纯度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烟叶种植模式、复烤方法的变更,等级纯度偏低、费工费时、易掺杂使假和不利于打叶复烤的传统烟叶分级扎把模式弊端凸显,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为了稳步提升烟叶等级质量,增强优质烟叶原料供给能力,适应卷烟品牌发展需求,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新的收购方法——散叶收购模式应运而生。
为适应现代烟草农业的飞速发展,早在2005年陆良县就与安徽中烟合作开始了寻求、探索产业进步的新型收购模式:散叶收购,至今已有八年的探索历史。实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金叶梦想,也从这里开始起航。
2010年,一幅崭新的画卷拉开了陆良散叶收购模式成功运作的第一乐章,借助被纳入滇东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的契机,陆良县在召夸基地单元建设小坝现代烟草农业项目区,项目区结合现代烟草生产方式及本地实际情况,建立了包含烘烤工场、收购线的烘烤收购一体化工场,并按照国家局试点安排,在这里与川渝中烟合作,成功开展散叶收购8000担。2011年,在烘烤收购一体化工场成功运作散叶收购的基础上,陆良县适当扩展了散叶收购模式探索范围,在召夸镇果河村全村开展散叶收购。2012年,试点范围继续扩大,在召夸镇小坝、大栗树、他官营等五个村委会开展了5万担的散叶收购工作。
在散叶收购试点中,陆良县以现代烟草农业示范为依托,按照指导分级、入户预检、集中运输、初分编码、密码定级、过磅入库、工业验证的工作环节,不断优化收购流程,提高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提升烟叶等级质量水平,改进传统烟叶经营模式,以满足工业企业卷烟大品牌的原料需求,大力推进传统烟草向现代烟草的转变。
梦想在服务中体现
科技是生产力,服务也是生产力,追求服务无止境。散叶收购与把烟收购最大的区别在于烟农在完成烟叶分级后,不扎把直接交售。烟叶不扎把成为烟农与烟站收购之间最难协调的问题,如何改变传统习惯,让广大烟农接受散叶收购方式,宣传到位、指导到位、服务到位成为一项重点工作。
陆良烟草组织人员以各种形式,多层次、高密度宣传散叶收购的操作方法、运作模式、相关政策及减工增效的现实意义,把工作重点放在宣传指导和入户预检上,安排技术人员在生产管理、烘烤、分级等关键环节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因势利导,鼓励烟农把高等级烟叶分出来,使烟农真正认识并接受散叶收购模式,并将成熟采摘、科学烘烤、分级不扎把的技术要求和散叶收购补贴政策等内容制作成光碟,通过乡村小广播反复循环播放,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引导烟农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提高了分级纯度和烟农交售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收购氛围。
通过深入扎实的宣传指导,烟农分级纯度大大提高,节省了交售时间,也提高了收购工作效率。在散叶收购现场,你可以看到每一个工位、每一个流程环节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质量助推梦想成真
质量是烟草企业的立身之本,效益之源,品牌之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更是整个产业链的生命。实行散叶收购,推进收购质量管理上水平,提升散叶纯度,提高等级合格率是关键。
陆良分公司详细制定了散叶收购工作方案,成立了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在交售烟叶前,加强分级培训,做到培训到村、培训到户,强化初分预检,由预检员上门预检,严格按照部位、色组等分级标准,认真检查烟叶分级纯度,预检把关到每捆烟叶,对分级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指导农户重新分级。
与此同时,川渝中烟、浙江中烟等工业企业主动参与、深度介入到散叶收购过程中,工业、商业共同成立散叶收购质量联合检查组,制订散叶收购管理考核办法,对入户预检、散叶收购等环节的烟叶等级质量进行巡回检查,共同督促、检查、指导散叶收购工作,把关收购质量,工、商企业间的协调沟通效率进一步增强,形成了更为有效的工作合力。
散叶收购的号角已经吹响,2013年,陆良全面掀起29.48万担散叶收购的高潮,在陆良烟草人眼里,“减工降本,提质增效”是使命,而“打造卓越烟区,创建一流企业”是梦想和信念的进一步升华,坚守着这样的使命和梦想,陆良烟草人规范流程、强化措施、提升服务、提高质量,以优化收购调拨流程为基础,以提升烟叶等级纯度为着力点,以减轻烟农劳动强度、服务烟农为宗旨,在探索中改进提升,不断加快实现梦想成真的前进步伐。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