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一、试验目的
通过开展气流下降式散烟堆积烘烤试验,借鉴贵州散烟烘烤相关技术,探索出陕西省商洛地区在散烟烘烤过程中关于烟叶成熟度、装烟要求、装烟密度、烘烤工艺(温湿度、风速大小的调控方法及各关键温度点的烟叶变化状态)及用工情况、用煤用电投资、烤后质量等方面相配套的技术措施,并进一步进行验证与推广。
二、基本情况
三、试验材料
(一)烤房配套设施:
1、标准气流下降式砖混密集烤房(8m*2.7m*3.5m);
2、档梁改造:将原来的挂杆档梁改为支撑分风板档梁,改后底棚距地面40cm,棚距85cm,共三层;
3、使用国家局标准分风板(133cm*40cm)120个;
4、自行制作隔烟木架(135cm*40cm)100个(防烟叶倒伏);
5、细麻绳1000条*100cm(鲜烟打捆用);
6、配套烘烤自控仪为辽宁海帝升生产。
(二)参试烟叶为上二棚至上部烟叶(12—16叶位),最大叶长70cm;
(三)磅秤一台。
四、试验过程
(一)田间采收量:鲜烟叶3600公斤(磅秤称重)。
(二)装烟量:满三层,992捆,平均每捆3.63公斤。
(三)装烟方法:烟叶采收后,先剔除病残叶;打捆时,将鲜烟叶轻轻抖散,使叶片基部整齐、避免过多重叠,每捆3.5—4公斤烟叶用麻绳捆好(不过度挤压为宜);装炉时,将分风板平放在装烟支架上,捆好烟叶叶柄向下、叶尖向上堆放于分风板上(以自然堆紧不过度挤压为宜),每40cm垂直搁放隔烟木架并固定,当一块分风板堆满烟叶后,再摆放另一块分风板,由内向外循序装烟,且每层烟叶应装满、不留空隙。
(四)温湿度探头挂放:挂放在距加热室墙2.5m,距中间档梁30cm,顶层和中层距分风板以上30cm的位置。
(五)烘烤:
严格按照烟叶变化情况,灵活采取三点式烘烤工艺进行烘烤。
1、变黄阶段
第一步:点火后将温度升到33—35℃,湿球温度控制在33℃,直到烟叶发软,达到2—3成黄,风量40Hz,烘烤用时15h;
第二步:以0.3℃/h将温度从35℃升到38℃,湿球温度34—35℃,直到烟叶变至八成黄,烟叶全部发软、半倒伏,风量40Hz,烟叶烘烤用时30h;
第三步:以0.3℃/h将温度从38℃升到40℃,湿球温度控制为33℃,直到烟叶变至九成黄,叶片凋萎发软,烟叶均匀倒伏,风量40Hz,烘烤用时20h;
第四步:以0.3℃/h将温度从40℃升到42℃,控制湿度为33℃,直到烟叶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支脉5分之3变黄),烟叶完全变黄后转入定色阶段,风量40Hz,烘烤用时18h。
2、定色阶段:
第一步:以1℃/3h将干球温度从42℃升至46℃后保持稳定,控制湿球温度33℃,使上层烟叶干燥1/3,底层烟叶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发软(支脉5分之4变黄),风量45Hz,烘烤用时30h;
第二步:以1℃/3h将干球温度升至48℃,保持湿球温度33℃,直到底层烟叶烟筋变黄(支脉全黄),失水达至叶片半干,风量48Hz,烘烤用时28h;
第三步:以1℃/3h将干球温度升至53℃,保持湿球温度34℃,达到全炉烟叶黄片黄筋(支脉)、叶片干燥2/3;再以1℃/3h升温到55℃,湿球温度控制在35℃,直到全炉烟叶正反面颜色基本一致,叶片全干(主脉1/3变干),风量48Hz,烘烤用时24h。
3、干筋阶段:
以1℃/h将温度从55℃升温到65℃~68℃保持稳定,湿球温度控制36℃,直到全炉烟叶干筋干片,停火,风量40Hz,烘烤用时38h。
五、结果与分析
(一)烤出烟叶重量
烤出干烟叶540公斤,鲜干比6.7,烤坏烟(基本无价值)75公斤,占13.9%。
(二)烤后外观质量
1、炉内不同层次比较:上层烟叶(高温区)较好,中层较差,底层最差;
2、捆内外差异:捆外烟叶色度、质量较好,捆内越向中间烟叶质量越差,表现暗褐色,蒸片;
3、底层靠近锅炉墙3米以内及中层靠近锅炉墙2米以内的烟捆内烟叶未干,出现活筋现象;
4、烤出烟无青筋现象。
总之,本炉试验结果表明散烟烘烤烤出质量较密集挂杆烘烤质量差。
(三)装烟量与烘烤时间
1、散烟烘烤较挂杆烘烤多装鲜烟1100公斤,多烤干烟164公斤;
2、本炉散烟烘烤总烤时203h,较普通挂杆烘烤多用36h。
(四)烘烤成本比较
注:编竿价格为0.5元/竿;煤为800元/吨;电为0.55元/度;风电7号一体,1.5-2.2kw。
六、试验小结
(一)本次散烟堆积烘烤试验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1、风量偏小:变黄期40HZ,定色期45—48HZ,干筋期40HZ,烘烤各阶段风量均偏小。
改进意见:增加烘烤各阶段风量,变黄期45—48HZ,定色期48—50HZ,干筋期45HZ。
2、装烟量:过少,不够密集。
改进意见:在合理装炉的基础上,应保证每炉烟叶在5000公斤以上,捆内烟叶与捆于捆之间空隙应均匀。
3、支撑框的问题:框内烟叶倒伏后留有20cm空隙,造成分风不均匀。
改进意见:装烟量少,不够密集,增加装烟量。
4、装烟方法:中间架梁处堵漏不严,有漏风现象,装烟松紧度、均匀度较差。
改进意见:将烤房大门处、中间架梁处用麻布堵严,装烟做到满、密、匀。
5、烘烤过程温湿度控制:变黄阶段时间过长,在40—42℃时,转火时机把握较迟。
改进意见:严格控制烘烤过程中的温湿度,依据烟叶素质适当灵活调整。
(二)散烟堆积烘烤优点:
散叶烘烤的烤房每一层距离地面较普通密集烤房近,装烟难度较普通密集烤房小。将烟叶散放进入烤房,省去了装竿解竿的工序,且装烟量较普通烟夹烘烤高30%,既省工又省煤。
(三)散烟堆积烘烤缺点:
烟叶在38℃左右就塌架倒伏,导致通风排湿困难,烟叶变黄较慢,变黄程度不均匀,甚至形成烤青烟,含水量较大的烟叶不易烘烤。散叶烘烤结束后烟叶含水量极少容易造碎,不易取出,回潮需在烤房内进行,影响了下一炕烟叶的装炕,降低了烤房的利用效率。
(四)散烟堆积烘烤建议:
1、采用气流上升式烤房。
2、烘烤过程中,干球温度34℃-36℃时,适当拉长变黄时间,湿球温度控制在33℃,防止叶片失水过度;
3、干球温度38℃时控制湿球温度32—33℃左右,适当排湿,但不能过度排湿,保证叶片下部正常变黄,整个变黄过程不宜过长,以防叶片内含物质消耗过度,降低烟叶品质;
4、由于散叶烘烤过程对湿度的控制较复杂,因此适合鲜烟素质较好的烟叶烘烤,建议针对上部和中部烟叶采用散叶堆积式烘烤,下部烟叶采用烟夹式烘烤。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