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烤烟产业是云南省永德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永德县委政府紧紧抓住国家烟叶生产布局调整和市委政府把永德确定为全市重点烟区之一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坚持以“巩固提升、稳中求进、提质增效”为主导,围绕建设全市规模最大、品质最优、效益最好的烟区的目标,把永德建设成产业布局合理、保障能力突出、品牌效应凸显的高原特色生态现代烟叶重要生产基地。2013年,永德县制定了《2014年—2016年烤烟产业发展规划》,如何进一步促进永德县烤烟产业发展,使烤烟产业由新烟区向大烟区转型、由区域特色优势向市场品牌优势转型,走出一条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新路子,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烤烟产业发展现状
永德县烤烟种植开始于50年代,但未获成功;70年代又作种植烤烟尝试,但因种植、烘烤技术和政策、市场未成熟,以失败告终;1991年又一次在德党镇大坝村试种200亩并获得成功,从此烤烟作为一项产业发展,发展中虽有起落,但持续种植至今。1993年掀起第一次种植高潮,种植范围曾一度扩展到12个乡镇,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但由于技术指导和政策配套未能跟上,烟叶产量、价格低,效益不明显,烤烟产业发展艰难。1994—1998年期间,受政策导向和盲目发展等因素影响,次适宜地块也大量种植烤烟,产量、质量、效益也没有充分的体现出来。2001年起,县内烤烟生产逐步走出低谷,处于优化区域布局,提高烟叶质量和效益的调整阶段,基本实现了恢复性发展,成为我县继蔗糖产业后又一个典型的公司+基地+农户的成熟产业,为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贡献。
2013年全县烤烟种植共涉及9个乡镇71个行政村614个村民小组14275户种烟农户,共完成烤烟移栽9.2万亩。实现收购烟叶24.5万担,烟叶总产值2.99亿元,实现烟叶税6578万元,平均每公斤24.39元,亩产值3247.8元,户均产值21109元,为全县30.1万农业人口人均增收993元。全县烤烟生产累计投入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249万元,其中烟草补贴5864万元,国家补助360万元,政府投入4019万元,群众自筹2006万元。与“十一五”期末2010年相比,烟叶收购总量从5.732万担增长到24.5万担,增长率为327.5%,中上等烟比例从85.63%增加到96%,增长10.37个百分点;烟农收入从0.43亿元增加到2.99亿元,增长率为601.73%;烤烟税收从936.7万元增加到6587万元,增长率为603%。
2013年止,全县有卧式密集型烤房5497座,普通立式小烤房3169座;烟区公路建设2181公里;建设烟用水池33633立方米;有收购点12个,育苗点20个,建设提灌站12个,基础设施配套受益面积71200亩。与“十一五”期末2010年相比,卧式密集型烤房从337座增加到5497座,增长率为1531%;普通立式小烤房从3139增加到3169座,增长率为0.9%;收购点从5个增加到12个,增长率为140%。
二、烤烟产业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
(一)烤烟产业发展有利条件
1.烤烟产业发展市场环境。永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优越的轮作条件,属甜香型风格突出的“西南部南汀河流域”特色优质烟叶区域。通过近几年来全县各烟叶产区的烟叶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表明,烟叶区域特色明显,有焦甜感,内外质量皆好。外观质量烟叶开片好、组织疏松、成熟度好、颜色橘黄、油润丰满,具有显著的清香型特点,其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足,吃味醇和,劲头适中,杂气小,刺激性小,燃烧性较好,烟灰灰白,可用性较高。主要化学成分:总糖占27.17%,总氮1.92%、烟碱2.65%,钾2.04%,糖碱比11:35均在适宜的范围内。烟叶的质量风格特色,是自然生态条件所决定的,是中式卷烟原料的基本要求,我县的自然生态环境符合优质烟叶生产,生产的烟叶区域风格特点突出,深受国内外各卷烟工业企业的喜爱,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永德的特色优质烟叶已经得到了湖南中烟等工业企业的充分认可,烟叶进入了“中华”等重点品牌的配方,初步在业界确立了永德优质特色烟叶的品牌形象。
2.永德县烤烟产业发展社会环境。一是在新烟区的建设中,市委、市政府和市烟草专卖局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我县积极建设基本烟田,加快烟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新烟区发展条件,积极推动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管理和生产水平。二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烤烟产业发展,出台了《中共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烤烟产业发展的意见》和《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烟叶产业的发展目标,健全和完善了烤烟生产的政策,坚定了各级政府发展烟草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了广大烟农的积极性。三是广大烟农有强烈的脱贫致富愿望,从上世纪90年代起二十多年的实践,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有各级烟草企业的“龙头”带动,种植烤烟是群众稳定增收的可靠保障,因此在永德发展烤烟已有稳定的群众基础。近十年来,广大烟农积极参加各种烤烟生产技术培训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烘烤经验;四是永德烟草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临沧市烟草公司的帮助下,树立的良好的形象,特别是与河南中烟合作共建基地的成功经验,为永德“十二五”烤烟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烤烟产业发展资源环境。土壤条件:国土总面积3224.5平方公里,实有上报耕地面积540794亩,最适宜种烟1401—1800米的海拔区域国土面积有131.7万亩,具有广阔的种烟土地资源空间;气候条件:气候总体由印度洋暖气流及青藏冷气流所控制,属低纬度高海拔的南亚热带河谷季风性气候,有北热、南亚热、中亚热、北亚热、暖温、中温、寒温7个气候带,具有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干湿季分明;水利条件:境内水利资源丰富,烟区主要河流有怒江、南汀河、勐波罗河、大勐统河、永康河、赛米河、南榨河、秧琅河等5公里以上流程的河流84条,总长800余公里,每平方公里有河流0.25公里,水资源总量18.5亿立方米,年降水量42亿立方米,地表水径流量约18亿立方米,地下水约6亿立方米。全县建有大小水利工程3173件,有中型水库一座,库容3110万立方米,小一型水库3座,库容514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5座,库容274万立方米以及若干的塘坝和水窖,总库容量4180万立方米,可控水量11563.65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88250亩,有效灌溉率达27.5%;社会经济条件:永德县现辖3镇7乡,适宜种烟乡镇为:大山乡、班卡乡、德党镇、小勐统镇、永康镇、亚练乡、勐板乡、崇岗乡、乌木龙乡。全县有10个乡镇,118个村居委,1634个村民小组,7.12万户农户,30.91万农业人口,其中乡村劳力18.11万人。完全可以满足全县烤烟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烤烟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1.烟叶生产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十五”、“十一五”期间永德加大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全县烟区烟水、烟路、烤房等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但随着新烟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全县种植烤烟面积扩大,烟叶生产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县内降水虽然丰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匀,春旱夏涝、冰雹频繁,季节性和工程性缺水,是影响永德烤烟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烟草企业逐年增加烟水工程投资,但由于工程项目的规模小、效益低加之建后管理不到位,到目前为止烟叶大面积的生产仍然是靠天吃饭,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弱;二是我县烟区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虽然近几年实施的一部分“通达”工程较大的改善了部分种烟乡镇的交通条件,但绝大多数的种烟乡镇乡村公路和田间机耕路等级较低,“晴通雨阻”现象较为突出,一到雨季燃煤、生产物资和烟叶往往需要人背马驮进行运输,严重的制约着烤烟产业的发展;三是烟站建设工作滞后,随着产业的发展,全县烟草系统先后在各乡镇投资建成一批烟叶收购站点,满足当时烟叶生产收购使用,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烟叶收购站点规模普遍偏小、设施简陋、功能不全、布局不合理,且大部分位于山区或半山区,交通运输不便。随着我县烟叶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大部分烟叶收购站点无论是生产设施还是生活设施,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工作的发展需求。
2.烤烟生产技术力量薄弱。全县烤烟生产技术力量薄弱,烟区劳动者素质偏低,基层队伍亟待加强。随着烟叶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要求,生产组织形式、专业化服务、技术培训等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
3.烟叶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全县的植烟土地多为山地,不具备大型机械化作业的条件,有待提高适宜山区的中、小型机械作业水平,以适应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发展要求。
4.部分烟区轮作难度大。部分烟区轮作难度大,或轮作间隔时间短,导致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由于烤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部分耕地轮作难度大,即使轮作也是间隔周期短,导致土壤养分失衡,肥力下降,病虫害日趋严重,特别是中后期根茎类病害的发生,一定程度影响了烟叶质量的提高。
5.种烟地块较为零散,集约化生产水平较低。我县烟区主要以山区、半山区为主,山大坡陡,相对平整连片面积少,有效耕地较为零散,连片程度不高,生产计划指标被零星分配到千家万户去种植,导致烟叶生产点多面广,资源内耗严重,生产成本增加,加大了技术指导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严重制约了永德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
6.产业之间存在争地的突出。近年来,由于蔗糖、茶叶、核桃等经济作物和其他农副产品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其他农作物与烤烟产业争地现象比较突出。
三、烤烟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永德县烤烟产业发展要以增加农民收入、培植财源、做强企业为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