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对深化农村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三农”新形势下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指明了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必将对全面深化我国农村改革、推进“三农”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迎来了又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
烟农合作社社员互助合作田间管理
属于大农业范畴的烟叶生产,虽然凭借烟草行业有体制、资金和技术优势,但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烟叶生产也面临着新的变化和新的挑战,尤其烟叶生产具有技术严密、环节多、风险大、周期长的特点,更需要相应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的经营主体。因此,认真学习贯彻三中全会决定,总结经验教训,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型烟草农业经营体系这一重大部署,加快培育烟叶生产经营主体,成为烟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烟草部门的重要任务。
加快构建新型烟草农业经营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加快构建新型烟草农业经营体系的必要性
新型烟草农业经营体系,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经营规模大,集约化、专业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烟草农业经营组织,包括专业种烟大户、家庭农场、烟农专业合作社、职业化烟农等。新型烟草农业经营主体是烟草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进烟草农业发展实现烟叶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主要力量。多年来,我国的烟叶生产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随着现代烟草农业推进,烟区生产力经历了以人力、畜力为主——小型农机具普及——大型农机具推广的格局转变。近年来,各烟区进行了创新烟叶生产经营主体的有益探索,涌现一批种烟专业户、家庭农场、烟农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但存在数量少、层次偏底、运行机制不健全、规模化和集约化仍不高等问题。据报道,2013年全国千亩以上连片烟田面积仅占15%,户均低于10亩的烟农数量近110万户,占烟农总数的60%,合计种植面积700万亩左右,占全国1/3,户均规模仅为6亩左右。
纵观全国,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基本格局尚未发生根本变化,种植规模化水平较低,组织化、专业化、机械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能及时与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相适应,面临着自然、市场和质量“三重”风险,阻碍着烟叶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突出为“三个矛盾”:一是“分散经营”与“统一服务”的矛盾。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土地划分又过于零碎,既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统一管理,也不利于农业机械的推行和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的推行,导致生产效益较低和收入减少,影响烟农生产积极性,已经成为烟叶稳定发展的瓶颈。二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烟叶生产技术性强、工序繁琐、劳动强度大,各家各户分散种植,烟叶生产各自为战,而大多数烟农的文化科技素质又普遍较低,很多烟农难以应对烟叶生产技高、繁杂工种,导致管理粗放,生产标准化水平低,技术措施到位率低,以致烟叶质量参差不齐以及难以提高,也难以建立统一的烟叶生产质量保障体系,因而也无法满足卷烟工业对烟叶原料在等级结构、总量以及质量的规模要求,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竞争激烈烟叶市场的要求。三是“低效益”与“‘致富梦’”的矛盾。小规模分散经营导致成本高、收入低,出现“种3亩5亩算欠收,种8亩10亩平平收,种20亩才增收”的现象。没有规模效益,烟农只能维时解决温饱,难以实现“致富梦”。
勿庸置疑,一家一户小作坊式的传统生产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需要,要改变这一状况,实现烟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打破烟叶分散种植的束缚,破解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要素向专业经营主体转移,提升烟叶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烟叶生产的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才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自然、市场风险,推动原料保障上水平。
(二)加快构建新型烟草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意义
加快构建新型烟草农业经营体系,是提升烟草农业科技应用的需要。当前,我国烟草农业已进入改造传统生产、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烟草农业关键时期,从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方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现代方式上来。烟草农业科技应用,巳由过去农户单独分散应用转变为大面积集约化应用;已由一家一户采用转变为由服务体系综合实施。面对这个重大变化,必须加快构建新型烟草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创新经营体系,采用现代化物质条件装备,提高烟农的组织化程度,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社会化专业服务经营手段,把烟农从技术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承担风险高的困境中摆脱出来,不断提升生产整体水平,提高烟叶质量,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收入,提高原料保障上水平。
加快构建新型烟草农业经营体系,是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需要。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烟叶工作,是我国当今烟叶工作的首要战略任务和基本方向。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就是充分利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组织管理来经营、具有较高的机械化、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程度,综合生产能力和转换效率都比较高的烟草农业类型。这些高新技术装备和现代管理,必须有一定科技文化基础、有较高素质的烟农队伍支撑。因此,要适应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靠有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撑舵航船”。
加快培育新型烟草农业经营体系,是烟叶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烟区出现农忙季节缺人手,种烟劳力老龄化现象。“谁来种烟”、“怎么种好烟”的问题日益凸显,培育壮大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市场化的农业经营组织、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要求日益迫切。通过加快烟叶生产经营主体的创新和改革,克服和解决以往烟叶生产经营中的弊端,造就新型烟农队伍,从体系上消除制约烟叶生产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提高烟叶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适度规模化水平,在节约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作用,重新焕发发展活力,凝聚发展新动力。
加快构建新型烟草农业经营体系,是烟农致富的需要。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生产成本高,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程度低,市场风险大,很难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只有发展新型烟草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实行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提高烟叶生产的机械化社会化服务水平,才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轻轻松松种烟,实现减工、降本、增效目标,富裕烟农,圆种烟“致富梦”。
大力构建各类新型烟草农业经营主体
推进新型烟草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要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加强顶层设计,深化体制改革,探索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合作经营的新体制,把分散的烟农组织起来,把分散的土地连接起来,把分散的作业统一起来,把分散的经营联合起来,通过让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烟农经营更多的生产要素,实现烟叶经营效益最大化。
(一)、种植专业户(大户)。培育以种烟为家庭主业、技术水平较高、劳动力较充足的农户,在自家承包土地的基础上,通过流转、租赁部分土地、种植20~30亩。这种种植大户,经营规模适度,便于管理,风险性小,应该成为目前培育新型烟草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家庭农场。鼓励有文化,有一定经济实力,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能人或回乡知识青年,承包集体组织或周边农户闲置土地,创办烟叶生产家庭农场,种植50~200亩为佳。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只要加以指导扶持,协调好请工劳动力矛盾,机械化程度高,有优质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是可以办好的。
(三)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是提高烟叶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构建新型烟草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要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小规模与大经营、分散经营与统一服务的矛盾,把千家万户的烟农组织起来,就要靠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要按照“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专业合作”和“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的要求,建立以烟草企业为龙头、村委会为基础、合作社为载体、烟农为主体的“公司+村委会+合作社+烟农”的烟农专业合作社。烟农专业合作社把单家独户的烟农有效组织起来,统一规划烟地,统一种植布局,统一种植制度,有力推进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发展既要重视增加数量、扩大覆盖面,更要注重提升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要完善合作社规范管理,扩大专业服务范围,实现专业服务全面覆盖、全程服务、全体受益。进一步增强烟农合作社的自身实力和发展活力,提高辐射带动和服务能力。
(四)新型职业烟农。烟农是烟叶生产的主体,是新型烟草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没有烟农的现代化就没有烟草农业现代化。在当前烟农队伍萎缩,烟叶生产老龄化、妇女化突出的情况下,培育新型职业烟农尤为重要。目前,从事烟叶生产的主力军是“70后”和“60后”的劳动力,他们不仅有丰富烟叶生产经验,对烟草也有深厚感情。把他们作为新型烟农的培养主体,既能稳定烟农队伍,而且还可以通过他们影响下一代烟农,为培育新型职业烟农奠定基础。在立足提升传统烟农基础上,培育“烟二代”成长,引入新型烟农,着力培育一批新老骨干烟农,推动烟草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化,解决烟农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支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和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