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彝良消息 2013年,云南省彝良县洛泽河镇紧紧围绕粮烟综合示范区“两线五区经济发展”布局,按照“夯基础,创机制,上规模,强科技,提质量,增效益,树品牌”的烤烟生产工作思路,把烤烟生产作为灾后生产自救,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狠抓科技兴烟,30个村民小组524户烟农完成烤烟种植面积5200亩,实现产值1600.62万元,烟叶均价达每公斤25.61元,均价连续保持全县第一,3个种烟村农民人均增收985.72元。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年初,镇党委政府立足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成立了以党委主要领导为总指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烤烟生产领导组,将各阶段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细化到村、到站所、到人。多次召开党政班子会议研究解决烤烟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烟区,实地查看、了解烤烟生产工作情况,并根据各个时段组织召开现场会,为烤烟生产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狠抓基础,保障种烟面积。面积是产量的基础和核心,是烤烟后期工作的前提,是能否完成各项目标和任务的龙头,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烤烟生产面积落实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查找不足,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对全镇烤烟面积落实实行领导负责制,由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任组长,联系三个种烟村的副科级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镇村干部职工和烟站技术人员为成员,分片到社入户进地块,及时召开村民会议,把在2012年收购价格上提增加上中等烟叶补贴、膜下小苗移栽补贴、散烟收购补贴、购买肥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及时宣传到村到组到户,稳定烟农种烟的决心,使各项惠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推动了烟农种烟的积极性。去年10月15日前,按照“五清楚一定位”的要求,实行土地流转到户到人,全镇完成烤烟生产地块规划布局5200亩,3月20日前,5200亩烤烟合同签订面积、基础信息录入和IC卡发放全部完成。
加强物资资金储备,确保投入到位。种烟物资和资金储备是烤烟生产的基石,是农户的定心丸,去年“9•7”地震后,许多烟农是重建户,在重建住房中需要投入资金,为了确保民房重建和烤烟生产两不误,镇村干部在烟农资金投入上狠下功夫,深入烟户家里了解种烟资金准备情况,镇党委政府提前和辖区内两家农村信用社联系,及时为烟农发放种烟信贷资金128.516万元。针对灾后重建期间运输工具紧缺,坚持做到早计划,早落实,保证了烟肥,地膜等烟用物资及时到位,全镇销售复合基肥52万斤,硝酸钾52000公斤,硫酸钾52000公斤,地膜22300公斤按时到位。发放育苗补水补贴2.3万元。
抓实样板,突出龙头带动。样板能为后期烤烟的移栽是否规范和烟叶质量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3个种烟村全体镇村干部严格驻村到社入户进地块,按照120㎝×50㎝或110㎝×55㎝、垄高25㎝以上的技术标准,坚持拉绳划线起垄,做到沟直、垄高、墒饱满,齐心协力抓好预整地工作,切实做到领导、认识、服务、投入到位“四到位”。针对移栽期间气候持续高温、降雨少、旱情严重等形势,为烟区配置水泵、水管等抗旱设备,动员烟农充分利用好烟水配套功能,组织镇村干部、烟站技术人员到社入户,督促烟农在小水池、小水窖里储满水,3个村的储水量9650m3,保证了移栽用水,4月15日前,完成膜下小苗移栽市800亩,镇样板600亩,在样板烟的示范带动下,4月底5200亩烟苗移栽全部结束。
加强田间管理,确保种植质量。为确保烤烟种植质量,烟苗大田移栽结束以后,及时采取“五抓”措施,切实加强烤烟田间管理。一是抓科技培训。实行镇村干部和烟站技人员分片包干,采取召开现场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对烟农进行烤烟田间管理科技培训,手把手指导烟农提高田间管理技术水平;二是抓揭膜培土。指导烟农做好揭膜、培土、上厢和清出田间杂草,切实做到垄体饱满,沟无水,垄无草,确保烟株清秀,整齐一致;三是抓追肥提苗。指导烟农做好缺株的补栽和弱株的追肥工作,对弱势烟株适当增施“偏心肥”,确保烟株长势平衡;四是抓防洪排涝。针对雨季实际,充分利用农政通平台,及时向烟农发布可能出现的灾情,提醒烟农提前做好预测预报和防范,及时组织和发动烟农对烟区管道,沟渠进行疏通,保证墒内排水;五是抓病虫害防治。指导烟农抓住晴好天气,对发生的病虫害及时对症下药,防止病虫害的传染和蔓延,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损失,保护烟农经济利益。
严格烟叶收购标准,按质按量完成收购任务。烟收购期间,按照“责任到人、包村到户”的原则,组织镇村干部、烟站技术员到组入户进地块,采取集中培训和实地指导的方式,对烟农成熟采摘、科学烘烤、分级扎把等培训,提高烟叶交售纯度。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指导烟农做好病虫害防治、防涝防灾、适时封顶、合理留叶等工作,确保烟叶提质增效。安排4名镇干部在收购点坚持24小时蹲点维护烤烟收购秩序,分管领导多次带队深入烟区和收购点严厉打击各种扰乱烤烟收购秩序的行为,保证了烤烟收购工作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