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毕节消息 党的十八大作出承诺,让农民得到更多土地增值收效,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当代社会最大的惠农政策,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力手段,是共同富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农民是烤烟生产的主体,农业是烟草行业基础的基础,没有农村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支持,就不会有烤烟生产的持续发展;没有烤烟生产的稳定、持续发展,“卷烟上水平”的战略目标以及整个烟草行业的发展前景就将无从谈起。
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是烤烟生产大区,常年种植烤烟15万亩、收购烟叶30万担以上。2007年进入全国烤烟标准化示范县后,全区烤烟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烟叶质量逐年提高,其中上中等烟比例由示范前的63.46%增加到2007年的86.88%,担均价由示范前的333.68元增加到2007年的539.08元;烟农收入相应增加,亩产值由示范前的577.74元增加到2007年的1246.15元,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2007、2008、2009连续三年,我区烤烟生产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极大提高了我区农业生产综合能力,为发展我区现代烟草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自2010年起,该区烟叶生产却陷入了低谷,至2012年连续三年未能完成目标任务。认真分析、总结三年来全区烟叶生产情况,不难看出,我区烟叶生产工作在支农恵农、服务烟农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差距,导致烟叶产业的发展徘徊于低谷。
一是基础工作不扎实,对烟农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不到位。在烟草行业内部仍然存在生产人员责任制不落实,基层员工工作漂浮现象,导致生产发展不平衡,工作指标差距大。
二是基础设施薄弱,组织化程度较低,烤烟生产成本高和劳动强度大,烟农负担较重。
三是现代烟草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结构调整力度不大,种植规模不集中,零星分散,烟农的实际效益不明显。
四是科技含量不高,生产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不大,成果转化不明显,生产资料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未能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烟叶。烟农在其生产过程中得不到实恵,看不到希望。
五是风险保障尚未健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在重灾面前、烟农会一蹶不振,丧失信心,严重影响广大烟农的生产积极性。
切实保障烟农的合法权益,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搞好烤烟工作、稳定生产规模、实现我区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前提。十八大精神是我们做好烤烟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农村政策是农民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团结群众、凝聚人心的有力武器。基层烟草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发展烤烟生产同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发展烤烟生产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以人为本理念贯穿烤烟工作的始终,抓住农民增收这个根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统筹协调理念,拓宽新时期烤烟工作的发展思路,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烟叶产业增长方式转变,把后发优势转化为我区加快烟叶产业发展的现实绩效。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保障烟农的合法权益
我们要把践行行业“二三五”活动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在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树立烟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观念,正确处理好烟农利益、政府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关系,充分利用好上级党政、业务部门的有关惠农政策,结合实际加大对烟农的补贴力度,努力为烟农创造更加宽松、更加有利的生产、生活环境,从根本上解决烟农增收问题,为烟农增收提供新的动力。着力转变生产方式,大力挖掘烤烟生产增收潜力,从而激发农民的种烟热情,使其真正成为我区烤烟工作的主力军。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多予少取” 的方针。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出发,切实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把增加烟农收入、造福一方百姓作为烟草行业的价值追求,更加关心和切实解决好烟叶、烟区、烟农问题,更加重视烟叶的基础地位,精心组织好烟叶生产的各项工作,将保护烟农的合法权益体现在发展烤烟生产的全过程。积极推进烟草行业基层站点民主化建设,做到站务公开、点务公开、生产收购计划公开、扶持政策公开、收购价格公开、收购等级样品公开。认真履行生产收购合同制,依法经营,维护农民对烤烟生产的收益分配权和管理参与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稳定烟农队伍,稳定种植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方式
七星关区烟草要实现大品牌、大企业、大市场战略目标,必须以十八大精神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观念,转变生产方式,坚持走好烟农、工业、商业共同发展的路子。一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力求在加快烟叶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取得突破。二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力求在创新体系、巩固和加强烟农队伍建设上取得突破。三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力求在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费用上取得突破。四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力求在理顺体制,激活机制上取得突破。五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力求在探索新型烤烟生产组织形式上取得突破。通过建立新型的生产组织,牢固建立起烟农与市场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提高烟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和扶持农民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组建多种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培育和发展专业大户、合作社和其他生产组织。同时要不断优化烤烟生产方式,借鉴现代工业组织形式,进一步推进我区烤烟生产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进程。
全面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不仅是强化和稳定种烟队伍,提高我区烤烟生产整体水平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提升农业、振兴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希望所在。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农民为主体的发展烤烟生产的思想,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烟叶生产水平摆在烤烟工作的重要位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围绕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切合实际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加强科学知识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我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建立和完善烤烟生产保障制度
党的十八大指出:“现代农业定义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烟叶生产周期长、风险大,属于弱质产业,烟农承受着市场和自然的双重风险。烟叶生产风险影响了广大烟农的种烟积极性,威胁着烟叶质量的提高和烟叶生产的稳定。努力推动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广大烟农愿望、实现行业发展的需要。加快我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是我区烟草企业做大做强、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要求。要按照国家局“一基四化”的要求,结合烟区实际,全面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探索降低劳动强度和技术难度的新设备、新工艺,努力改善烟叶生产的基础条件,实现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要结合我区实际在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这几个方面积极探索,奋力抓好烤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烟水工程、烤房建设、基层站点建设、乡村道路改造及相关的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完善烤烟生产发展综合服务体系,增强烤烟生产发展的后劲。
据调查,造成烟农种烟积极性不高的更深层次原因还是因为烟叶生产风险大,相比其他农副产品,烟叶自然灾害的风险因素要大得多。因此,要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烟叶风险救助基金”、增加生产扶持投入等措施,建立起地方政府大力扶持、烟草行业积极参与、广大烟农受益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风险防范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烟叶生产风险防范保障机制,让风险预警、防灾减灾、灾后应急、风险保障等方案、措施覆盖烟叶生产全过程,切实提高烟农的自救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通过有效措施防范、分散或消除烟农损失,最大程度保护烟农利益,解除烟农后顾之忧,稳定烟农种烟信心。
坚持科技兴烟理念,不断提高烤烟生产的科技含量
我区烟叶要想在市场中实现增比进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烟农的生产效益,就必须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力求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力求在提高烤烟内在品质、打造重点品牌上取得突破。按照“坚持科技创新、推进成果转化、加强农民培训、扩大示范推广”的思路,坚持自主创新与消化吸收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单项技术与技术组装集成相结合,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加速新技术的应用,促进烤烟生产科技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坚持科技兴烟理念,把科研课题的实施、生产实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作为我区烤烟生产发展的战略基点,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烤烟工作,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扩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提升烟叶科技基础创新、集成技术创新及应用转化能力,提高烟叶发展的科技含量,全面提升我区烤烟生产整体水平。将我区烤烟生发展的着力点由注重增加产量向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转变,由注重研究向研究、应用、推广和普及并重转变,由注重常规技术向常规技术集成和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并重转变。大力发展降低成本与节约资源的技术、标准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信息技术等等。牢固树立质量标准理念,努力提高烟叶经营管理水平,加强烟叶质量管理;坚持效益为先理念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