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收与不收靠水,收多收少靠肥。”烟叶生产不能没有水。
水,曾经给许多烟叶产区带来困扰。“听水响,望水流,一年四季为水愁”——这是对我国云南、贵州部分烟区用水情况的写照。
水,如今流进了烟田,滋润了心田。有了水,贵州省遵义县沙湾镇米粮村的村民们可以在家门口洗衣服;有了水,重庆市巫山县建平乡春晓村村民吴大海大学毕业后回乡种烟;有了水,云南省腾冲县的贫穷鸦乌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凤凰村!
一滴水中见世界。认识现代烟草农业,需从一滴水说起。
(一)
水,改善了生活。2006年夏天的重庆持续干旱,酷热少雨。尽管附近水塘已经干涸,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两罾乡石门坎村2组和3组的水池里仍蓄满了水。这些水池可以满足附近三个村子两个月的人畜饮水需要。2005年,烟草公司在这里修建了水窖和水池,大力推进烟水配套工程。2006年,一场旱灾让当地村民对烟水配套工程有了新的认识:“平时不起眼,关键时刻发挥大作用;不但烟农得实惠,全体村民都跟着沾光。”
水,意味着财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白碗窑镇品德村烟农钱忠健尝到了甜头。2005年,烟草公司在当地开展烟水工程建设,在钱忠健的烟田里修了3口小水窖。2006年当地遭遇旱灾,因为有水窖,当年他家的12亩烟叶没有受到影响,比2005年增产近100公斤,增收1000多元。
小水窖、小水池和小水坝及相应灌溉设施,简称“三小工程”,是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烟区大部分处于老少边穷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长期处于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为了改变这一状况,2005年国家局开展了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烟区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提高烟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2005年6月,国家局出台政策并加大投资,扶持以“三小工程”为重点的基本烟田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改善全国干旱烟区生产条件。2005年12月,烟草行业首次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召开,指出要通过实施“三小工程”,加快建设以烟水、烟路等为代表的烟田基础设施建设。此后,国家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探讨基础设施建设的方略、步骤,关注各地的工程进展情况,并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三小工程”有效解决了烟区农村季节性及功能性缺水的难题,改变了农村用水要靠人背马驮的原始取水方式,为烟叶生产提供了基本必要的用水条件,烟水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仅2005年、2006年,行业共投入约70亿元补贴资金,基本解决了22个产烟省910余万亩烟田水利设施和230万亩烟叶烘烤问题,对保障烟叶生产、改善烟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面开展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前奏,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二)
水,可以连接成线。在云南大理山区的烟田里,随处可见由不同长度、不同粗细管网连接起来的大水池和小水窖。遇到小旱,遍布烟田的水窖就可以解决问题;一旦遇到大旱,各处水源串联起来的烟水配套工程将发挥大作用。大旱季节,通过水泵和提灌,水顺着管道从几公里或几十公里以外的水源地流入大水池,再从大水池流入小水窖,而后进入烟田或村民家中。当地群众形象地把这种串联水窖工程叫做“长藤接瓜”。这样的“人工河流”对当地抗旱救灾起到重要作用。
水,可以不再成灾成害。我国东南部分烟区夏季常常遭受台风、暴雨袭击,烟田排水十分重要。2005年7月,福建省建阳市麻沙镇长坪村连降两场瓢泼大雨。村民吴国钧描述了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功绩”:以前只要有大雨,村子和周围的田地就成了一片汪洋,几乎所有庄稼和烟叶都要绝收;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好后,田间雨停水走,村里几乎没受什么损失。
“小灾靠水窖,大灾靠配套。”一句顺口溜道出了云南大理人抗灾救灾的“法宝”。零星分散、单个建设、水源主要靠积蓄雨水的“三小工程”,蓄水少、覆盖面小,难以抗大旱、排大涝,在灾害频发年份作用有限。一滴水必须融入大海才能不干涸,众多烟叶基础设施必须集中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作用。2007年7月,在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总经理座谈会上,国家局党组明确提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要“打牢‘一个基础’,努力实现‘四个化’”。打牢“一个基础”即全面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烟水、烟路、沟渠、管网、气象设施等,烟叶基础设施建设被纳入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宏伟蓝图。
点连成了线,线织成了网。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整体设计下,2007年后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开始从以“三小工程”为主向整村连片推进转变,从以烟水工程建设为主向综合配套转变。各地烟草部门按照“因地制宜搞规划、依托水源建项目、因地制宜选类型”的原则,变“小集蓄”为“大集蓄”,变“零星工程”为“系统工程”。各地烟草部门不断创新配套工程建设,如福建的排灌渠工程、云南曲靖的灌桩工程、重庆黔江的系统设计工程、山东日照的风力提灌工程等都比较好地体现了当地项目建设的特点,推动了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实践证明,烟水配套工程极大改善了烟区条件,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并经受住了考验。前几年,西南烟区遭遇特大干旱,东南烟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作用有目共睹。旱季,有了小水窖、塘坝、桩灌项目,可以实现“山上的水留在山上用,浊水变成清水用”;在雨季,有了沟渠、管网、堤坝,可以快速排涝,并且搜集雨水,“今年的水留到明年用”,大部分烟区季节性和功能性缺水的状况得到极大缓解。
(三)
解决水的问题要从源头抓起。
2011年5月17日,由国家局投资3.4亿元援建的中国烟草云南祥云水源工程正式开闸蓄水。
祥云水源工程揭开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新篇章。祥云县地处云南中部,是云南省的四大平坝之一,土地平整,气候温和,适宜烤烟种植。但是这里地处金沙江、元江和红河流域的分水岭,地势高于四邻,水资源十分匮乏,是一个有名的老旱区。2009年入秋后,云南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祥云旱情尤为严重,湖泊完全干涸,日常用水也成了问题。
“三小工程”可以蓄水,烟水配套设施能够引水、排水,但如果没有水,一切无从谈起。祥云水源工程依托当地的青海湖在雨季大规模蓄水,被烟农们称为“龙王工程”。据悉,祥云水源工程可增加蓄水2400多万立方米,保障沿湖38万人口用水,而纵贯31公里的排灌干渠将润泽30万亩良田,当地长期干旱缺水的状况得以彻底改变。为此,祥云水源工程被认为是从依托水源搞建设向自力更生建设水源的一次探索。
水源工程建设标志着行业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迈向了更高水平。水源工程,投入力度更大,平均每个工程的投入在一亿元左右;覆盖面更广,每个项目的受益人群以几十万计;发挥作用更加突出,可以彻底改变烟叶生产缺水状况。2011年,国家局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以水源工程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烟区生产条件。
今后,水源工程建设将是现代烟草农业的主要努力方向。在认真总结祥云水源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局制定下发了《烟草行业水源工程援建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规范了工程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已完成53件水源工程项目审查,批复下达39件项目,行业补贴资金约40亿元。国家局政策迅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找水工程”。2011年12月22日,山东省五莲县龙潭沟水库(烟水惠民)工程开工。该工程设计流域面积16.2平方公里,总库容1078万立方米,是一座集防洪、灌溉、旅游等于一体的中型水库。与此同时,云南、贵州、四川、福建、湖南、湖北等地水源工程已经完成规划审批,一大批水源工程将陆续开工。据悉,未来三年,国家局将按照每年50亿元的资金量有序推进,三年投入项目资金150亿元,全面改善大部分烟区缺水干旱的局面。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