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玉溪新闻网报道 中低产田地改造后,云南玉溪红塔区高仓街道龙树居委会4组村民者永喜家的烤烟增产提质,90%左右都是中上等烟,较中低产田地改造前,全村人均烤烟增收1500元左右。
云南玉溪红塔区春和街道黄草坝村委会3组村民姬志祥对记者说:“今年政府对烤烟的提价和补助进一步加大,烟农从1亩烤烟的提价和各种补助中可以获得五六百元的收入。今年烟叶收购价上调20%,仅此一项每亩烤烟就增收200多元,现在栽烟一年比一年有希望了。”
1公斤烟叶10年涨了14元多
从玉溪市人民政府烟草产业办公室提供的一组数据可看出玉溪烤烟生产的变化。10年间,全市烟农总收入从2003年的6.9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5.12亿元;全市烤烟税收从2003年的1.36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17亿元;平均每公斤烟叶从2003年的8.01元增加到2012年的22.79元,10年来,玉溪烟农总收入、对地方财政贡献和单价,每一项都翻了三倍左右。从单价上看,10年间全市平均1公斤烤烟上涨了14.78元。这样巨大的变化一是离不开国家对烤烟宏观的扶持政策,二是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烟草兴市”战略的实施。在具体措施上我市除了加大对烟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坚持以烟农为本,制定较为完善的扶持烟农政策,把保护烟农和种烟效益积极性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烟叶收购政策,整合资金,不断加大和调整完善烤烟生产扶持政策,正确处理好烟粮菜的比较效益关系,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补助烟农,诸如烟农种烟有肥料补贴、农药补贴、育苗补贴、机耕补贴、抗旱补贴、受灾补偿、优质品种种植和烤煤补贴、优化烟叶结构补贴等等,通过这些补贴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烟农种烟积极性和烟农利益。仅2008年至2012年,全市投入烤烟生产扶持资金就达17.96亿元。
据了解,今年是我市对烤烟收购价上调和扶持力度最大的年份之一。我市除认真执行国家烟草专卖局烟叶收购提价20%的政策外,全市继续整合资金,加大对烤烟的扶持力度,市烟草公司、红塔集团、市财政投入烤烟生产扶持资金4.5亿元,较上一年增10%,继续加大对烟农的直补,如烤烟品种和烤煤补助方面,红花大金元品种每担正组烟叶补助200元;K326、NC297、NC71、KRK26品种和烤煤补助,每担中上等烟叶补助50元。烤烟专用肥补助方面,全市供给烟农的烤烟常规专用肥每吨补助1667元,玉溪特色优质烟叶专用肥每吨补助2600元。另外烤烟自然灾害保险费补助、KRK26品种主要病害保险费补助和病损赔偿政策力度都有加大,其他补助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纵观10年来玉溪市烟叶收购价和烟农的总收入,每年均以30%左右幅度增加,其他补助更是每年不断提高,烤烟的补贴、提价成为烟农增收的直接源泉,也是烤烟持续发展的动因,这10年是玉溪烟农得实惠最多的10年。
基础设施建设为烤烟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玉溪市烟草公司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主任张凌晓告诉记者,从2003年至2012年,玉溪市烟草公司与玉溪市政府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达20多亿元,主要实施烟水配套、烟路配套工程,进行烤房、育苗设施建设,实施土地整理和烟农购买农机补贴。特别是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地改造,对夯实烟田水、肥、路配套设施促进我市烤烟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项目、工程惠及全市八县一区广大烟农。
姬志祥说:“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后,宽阔的机耕路太方便了,农用车直接开到田边,农机耕种省力、省时、省事,1亩地1年可节约劳动力成本一两百元。”红塔区春和街道波衣村委会大水塘村民小组村民毕春告诉记者:“今年干旱,中低产田地改造时我家共建了7口小水窖,全靠这7口水窖的蓄水,全家的烤烟才有了好收成,中低产田地改造的配套水利设施救了我们全村的烤烟啊。”
据了解,我市适宜栽烟的田地有200多万亩,每年种烟的面积有80多万亩。由于烟田建设和中低产田地改造,使我市烟地面积从2003年的20多万亩增加到现在的50多万亩,山区、半山区高产稳产烟地增加了30多万亩。元江、新平、峨山、易门由于烟田建设和中低产田地改造,许多山区、半山区的“三跑地”经过改造后成了“三保地”,烤烟生产迅速在山区、半山区发展起来,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10年前,元江县烤烟栽种面积只有3万多亩,今年全县烤烟发展到10万亩左右,烟田基础设施建设为山区、半山区烤烟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给全市烤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
10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夯实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设70万亩清香型烟叶基地为目标,抢抓机遇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以水源建设和土地整治为重点,按照“管成网、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的要求,整合各部门资金,把中低产田地改造与现代烟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2005年至2012年,全市投入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20多亿元,烟水配套工程完成150多万亩,建成水窖96393口、水池3391件、小坝塘整治307座、沟渠2580条2731千米、管网337条、提灌站88座23千米、机耕路488条847千米、新建和改造烤房26389座,补贴农民购置农用机械5611台(套),极大地改善了烟区生产条件,提高了基本烟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在连续4年干旱中,我市烤烟均获得丰收和可持续发展。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