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2.3 基层建设与基础管理取得的成就
2.3.1 站点基础设施状况
截止于2011年底,武定县种烟乡镇9个,现有基层站9个,17个收购点,其中标准化烟叶站8个,收购线35条。全县现有站点固定资产总投资为2374万元。站点设计规范,配套了烟叶收购区(由封闭式密码定级室、过磅区、仓库等组成)、烟农休息室、生活区、办公区,各个功能区配套有安全防火线、灭火器、消防池等、消防设施,安全设施较为完善,基本达到标准化烟叶站点的要求。
2.3.2 基层队伍现状
武定9个基层烟叶站现有在岗职工39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8人,大专学历28人,中专2人,初中1人。39人中具有中级职称(农艺师)1人,初级职称 17人,烟叶分级高级工2人,中级工9人。
2.3.3 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按照国家局、省局(公司)、州局(公司)的统一安排和要求,通过近几年的建设,目前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已在烟叶基础软件的生产、收购、调拨,烟叶电子合同管理,生产扩展应用系统,卷烟进销存业务,电话订货系统,专卖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几个方面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其中专卖管理、卷烟销售管理、烟叶基础软件、生产扩展应用系统、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等业务领域基本实现信息化统一建设。
武定县烟叶信息化建设,伴随着行业的改革和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局部到全局,从低水平到高水平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在《数字烟草发展纲要》和国家局“四个统一”要求的指导下,形成了“用信息化带动烟草行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共识,实现了由基础性向应用性、由局部性向全局性、由分散性向集中性建设三个转变。特别是2006年国家局烟叶基础软件在我公司的全面实施推广,为烟叶信息化工作带来明显的进展,初步形成全县统一烟叶基础软件、数据州公司集中存储、系统逐步整合应用、建设统筹规划实施的指导思想,为全面打造“数字烟草”打下坚实基础。
2.3.4 生产管理模式
全县生产形式以传统烟叶生产经营模式为主,采取烟叶技术人员分片挂钩联系制,在育苗、移栽、大田管理等生产环节对烟农进行全生产过程的技术指导。近两年来,通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积极探索了烟叶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三种不同的生产组织模式,探索了专业化服务体系和信息化管理,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按照“完善服务、优化流程、信息管理、规范运作”的管理要求,以贯彻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基础平台,结合“四要”优良作风建设和创建“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武定烟草的工作要求,按照事事有程序、事事按标准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帐、文件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站务公开制度,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烟叶生产管理办法,为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4 烤烟生产技术推广取得的成就
在烤烟生产技术推广方面,武定县高度重视科技兴烟工作,以《楚雄优质烤烟综合标准》为标准,强化烟叶生产各环节技术的优化集成,不断完善各种技术标准、生产标准和管理标准,推动烟叶生产与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从烟种的选择到烤烟育苗,从烟苗移栽到中耕管理,再到烟叶的烘烤、分级扎把,每一步骤,每一细节上都帮助指导烟农进行科学生产,以提高烤烟产量、质量,增加烟农收入。
2.4.1 品种选择
烟草公司与工业企业共同制定符合其卷烟品牌发展要求的品种结构,积极引导烟农选用并种植卷烟工业企业品牌发展所需的优质烟叶品种。目前武定多种植产量、质量较好的云烟85、云烟87、K326、红花大金元等品种。在我们调查访问的过程中,村领导和烟农告诉我们,随着烟草品种的不断更新,武定的烤烟产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2.4.2 烤烟生产
科学规划种烟面积,择优布局,烤烟种植向生态条件好、生产水平高、烟农素质好的地方倾斜,向种烟大户倾斜,有效的防止了其他作物的影响,有利于烟草品质的提高,同时也达到了规模效益的作用。
坚持水田和旱地合理轮作,通过轮作制度,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防止连续种植带来产量下降及病虫害的负面影响,大大地提高了烟叶的产量。
严格落实四项关键实用技术,通过加强100%专业化砂培漂浮育苗、机耕和机械起垄,把“高茎壮苗深栽、深耕高起垄”关键技术落实到年度种烟面积,通过加强揭膜和适时封顶留叶的培训、督促,促进“适时揭膜促管理、适时封顶留足叶片”关键技术的落实。其中集约化的育苗方式,先进科学的漂浮育苗法,有效杜绝杂劣品种,优化了品种结构,为品种种植布局调整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保证大田面积在最佳节令移栽,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
专业机耕和机械起垄,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以烟为主、合作经营的原则,根据烟区地形地貌,合理选择动力机械,提高了农机配置效率和作业效率。
通过运用测土施肥技术,根据土壤性质,有目的的施肥,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
2.4.3 优化烟叶结构
2011年,武定县开展了优化烟叶结构不适用田间鲜烟叶清除工作,结合武定实际,根据分阶段、按步骤、有痕迹、可追溯的要求,“一村一案”,强化技术推广落实,明确田间消化不适用顶叶的标准和数量,制定处置的办法及具体操作措施。加强考核保障,加强对田间消化顶叶的检查和验收,做到监督到位、核实到位、考核严格、奖惩严格。确保了优化烟叶等级结构和提高烟叶品质,保证了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的实现。
2.4.4 烟叶烘烤
武定县推行100%密集型烤房烘烤。在调查中,一些烟农告诉我们:密集型烤房烤出的烟叶在色度和质量上明显高于普通烤房的,收入也就会比普通烤房的高20%左右,烘烤的时间也会缩短2-3天。
2.5 烤烟收购工作取得的成就
烟农的利益能够得到实现,关键就在于烤烟的交售,在交售时能够卖得一个好价钱,烟农便有一个好的收入,否则,即便能够种得好的烟叶,卖不得好的价钱,烟农也要受到很大的损失。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和保护烟农的利益不断加大努力,优化烤烟收购程序,使烤烟收购更公平,更合理。在收购烤烟时,收购站采用聚约式收购的方法,通过专业性和集中预检、批量交售、集中运输、密码收购、承诺服务的程序,约时定点统一收购,尽最大的可能避免关系烟和人情烟。由于各年的气候也不尽同,因此烟叶收购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收购站科学制定烟叶收购时间,使烟农的利益能够得到尽快实现,使烟农免遭损失。
2.5.1 预检工作
为了提高烟叶收购水平,提升烟叶收购质量,有效的方法是将收购管理工作前移,加大执行力度,推行专业化预检分级、集中预检分级工作。其中,专业化预检分级以收购点为单位,对专业化预检分级后的烟叶集中运输,专线收购,单收单调。2011年武定县9个烟叶站落实专业化预检分级点41个、收购点5个,计划专业化预检分级烟叶4.63886万担,集中预检分级点133个,计划集中预检烟叶13.66114万担。各站点经过按照工作流程,统一眼光,明确责任,加强考核,一方面真正杜绝了分级扎把过程中混部位、混等级、掺杂使假等问题,一方面又缩短了烟农交烟时间,有效解决了交烟困难,并保证了烟农增收,让烟农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2.5.2 明确岗位标准,优化收购流程
按照发挥特长、专业分工的原则,形成收购流程清晰、职责明确的工作制度。认真落实“百县千站烟叶质量推进行动”,强化收购管理,明确岗位,细化职责,建立完善点长考核制。在收购期间,规范工作纪律,强化责任追究,加强烤烟收购期间的安全工作,严防各类突发事故和事件的发生。加强烟草专卖管理,维护烤烟收购正常秩序。
2.5.3 完善考核机制
县分公司对烟叶收购站点的烟叶收购质量进行考核,收购质量考核结果与全站的绩效工资挂钩。烟叶收购站点进行内部考核,收购质量考核结果与职工绩效工资紧密联系。在烟叶收购、入库、工商交接工作中,防止严重脱级、严重混部位、单批次等级合格率低于25%;要防止入库、移库数据混乱,以及烟叶等级质量管理、仓储管理混乱;防止在工商交接中出现烟叶质量管理事故;防止收购合格烟叶在移交后,由于管理不善导致烟叶等级质量出现严重偏差等问题。对出现问题的,县局(公司)将责成其烟叶站进行认真整改,对整改不力影响等级质量的烟叶工作站点有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