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烟草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一直承受着很大的社会压力,特别是随着控烟浪潮在全球的影响越来越大,烟草行业也不可避免的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2012年的“两会”后至“无烟日”前这段时间,各种关于烟草院士之争、烟草行业需要不需要科学发展、卷烟要不要降焦减害等话题,引发了社会与业界的各抒己见。
吸烟与控烟的关系也在这样的争议与搏弈中不断的发展变化。
争议之一:中式卷烟该不该申报国家科技奖?
起因:
3月22日至5月2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受理项目进行为期40天的公示。国家烟草专卖局推荐的“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榜上有名,在该项目简介中指出,“本项目围绕中式卷烟风格特征……影响卷烟感官舒适度的关键化学组分剖析及调控,卷烟系统化调香等关键技术方面有重大创新和突破。”项目介绍并列举了三年来累计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利税数额。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事引起了社会各界一个多月的广泛争议。
新闻回顾:
“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被推荐入围国家科技奖材料中理由之一是——该研究成果的应用“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市场适应性,近三年累计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735.74亿元,新增利税1421.8043亿元”。该项目在公示期间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更有秦伯益、钟南山等30位院士联名写信反对该项目参评。公示期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共收到异议58件,涉及19个项目,其中,“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收到异议33件。5月4日,科技部门户网站发布说明——“中式卷烟”项目已不继续参加评审,给出的“退出”理由是:“推荐部门对此高度重视,鉴于该项目的异议情况较为复杂,提出了不继续参加评审的申请”。
据了解,烟草业科研成果参评国家科技奖并不是第一次,近10年来,已有7项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科技部网站的公开资料显示,烟草业研究问鼎国家科技奖有5次都集中在2005年以前,分别是2002年《红河卷烟厂自动化物流系统》、2003年《提高白肋烟质量及其在低焦油卷烟中的应用研究》、2004年《根结线虫生防真菌资源的研究与应用》、《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和2005年《二醋酸纤维素浆液精细过滤及高密度生产技术研究》。其他2项分别是2010年《卷烟危害性评价与控制体系建立及其应用》、《烟草物流系统信息协同智能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中式卷烟”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受到社会的广泛争议,并引发了一场烟草科研项目该不该申报国家科技奖的大讨论,更多的社会人士认为"国家科技奖"终于摆脱了以往单纯以经济效益、以GDP来衡量是否"进步"的评判尺度,而使"人文关怀"和"科学伦理"成为国家设立这一重要奖项的必要的先决条件。
编辑声音:
烟草业也需要科学发展。不能因为烟草是一个有争议的行业就全盘否定与烟草有关的一切。小编认可吴远彬(科技部新闻发言人)的一句话:“当前,烟草行业以一个合法的身份存在,规模等各方面还比较大,如能切实降低吸烟危害,这样的研究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考虑到目前中国还有一大批烟民的存在,如果研究确实能够降低烟草对人类的危害,两害相权取其轻,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
我们都知道“控烟”和“禁烟”是完全不同的,类似“中式卷烟”这类项目的研究不仅是为尊重市场需求而研发,更重要的是增强中国烟草行业整体竞争力的需要。如果烟草行业所进行的一切都被认为是“别有用心”的,都可以被否认和封杀,那么,坐视3亿多烟民的健康和市场需求而不顾,把市场和消费者拱手让与外烟就是对的吗?
争议之二:烟草研究员该不该当选院士?
起因:
2011年底,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消息一出立即遭到打假人士方舟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等人强烈质疑。5月10日,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中国防痨协会、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等7家科学社团与民间组织联合致函中国工程院,要求“重新审议谢剑平的院士资格”,此次联合行动将控烟与反控烟的博弈推向了白热化。
新闻回顾:
2011年12月8日,中国工程院公布当选院士名单,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谢剑平名列其中,当选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谢剑平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烟草局等资助的20多项研究课题,他的研究方向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卷烟“减害降焦”法,并引入中草药,选择性降低烟气有害成分,研制开发“神农萃取液”。
随即,知名网友刘志峰在腾讯微博第一时间发文炮轰新晋院士谢剑平为“杀人院士”,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评,他坚称,以卷烟"降焦减害"等方式降低大家对健康危害的防范,是更长远而隐蔽的“杀人”,这项研究本质上是助力烟草、研究高效杀人。
打假名人方舟子质疑,“烟草院士”的当选是帮助烟草公司变相推销香烟、客观上鼓励人们吸更多的烟,最终会使中国人吸烟率上升,同时将矛头直指谢剑平所做的研究卷烟,称“减害降焦是个伪命题,降焦根本不能减害,是全世界已认同的科学道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最早介入控烟的工作者杨功焕表示,谢剑平的研究“一点都不新鲜”,几十年来、多个国家、成千上万个研究早已证明,任何降焦、任何添加剂,包括中药,都无法让卷烟“减害”。杨功焕称“低焦油不等于低危害”是科学证明的真理,但一些科学家研究“降焦减害”,为烟草商服务。
但也有观点指出,谢剑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程序符合要求,并无问题。
5月10日,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中国防痨协会、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等7家科学社团与民间组织联合致函中国工程院称:“谢剑平进行的‘卷烟危害性评价体系’和‘减害降焦技术’研究,无论从研究方向,还是从研究方法与结论来看,都存在诸多错误。迄今为止,并不存在任何‘低危害卷烟’产品,谢剑平的研究同样无法提供任何有关卷烟‘减低危害’的证据。而且,烟草行业还在以这些研究进行误导性宣传,所谓低焦油、低危害。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忠告,所有的烟草制品,包括‘低焦油’卷烟,都是致命的,根本就没有安全的卷烟”,要求“重新审议谢剑平的院士资格”,实际是符合工程院章程中“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先进科学文化,维护科学道德尊严”的精神,不能以“程序无误”来搪塞公众的质疑。
截至5月29日,已经有近100位院士联名致函中国工程院主席团,请求尽快复议、重审烟草专家谢剑平当选工程院院士的资格。
编辑声音:
控烟归控烟。科学归科学 。随着事态的发展,可以看出“烟草院士”之争主要是两个领域之争,即控烟领域和科学领域的矛盾,具体而言是谢剑平的科研成果是否能真正达到“降焦减害”效果的科技水平之争和谢剑平的科研成果是否有悖社会道德的科技伦理之争。
首先“烟草院士”之争应该还原到基本的科学水平之争,学术本身就是争鸣的过程,只有在逻辑、数字、观点等的争鸣过程中,学术才有进步的空间。方舟子等人有权利质疑谢剑平科研水平的真理性,谢剑平也有用科研资料和过程来严谨地回应社会上各种质疑的声音。真理是愈辩愈明的,真相往往在辩驳的过程中有了确凿的立足之本,经过质疑的层面越高,真理的权威性越大,在“烟草院士”的科学水平之争上,还需要“大胆怀疑,小心求证”,在建立起坚实的科研基础之上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并加以佐证。
另外,科学伦理之争是建立在科学水平之争基础上的,证实了“降焦减害”成果的真理性,科学伦理之争便不攻自破了。而在科学水平之争还未得到证实之前,还需要让控烟领域和科学领域的仁人志士“各就各位”。一句话,控烟归控烟,科学归科学。
争议之三:天价烟为何点燃民意焦虑?
起因:
2月底,记者采访发现,在陕西西安,一条牛皮纸颜色外包装的香烟,零售价竟然高达5600元,堪称“天价”。2月25日,陕西省西安市市民李先生向媒体反映说,他在安东街一家烟酒店买烟时,发现有一种高档香烟卖500元一盒,是现在最贵的一种。 据了解,这种5000多元的香烟是超高端产品,全部手工选叶、手工包装制作完成,低焦低害,但买这种烟的人自己都不抽,主要是送礼。一位从事20多年烟草生意的何先生说,“现在找人办事,都得拿着烟,要送一二百元的烟,有时对方都不看,就放在桌上,因此送礼就要送好烟。” 一名吸过这种烟的烟酒店店主称,他抽了后明显感觉和别的烟不一样。
就“天价烟”现象,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曾发布调查报告称,“天价烟'消费人群的消费动机,是通过消费档次的高低来体现身份、地位的特殊性。其中,主要以高收入人群、实权部门官员为主。
编辑声音:
“天价烟”何时不再天价?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 。“天价烟”,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价格为天价的香烟,从商品本身来看,“天价烟”的品质非常出色,“抽了后明显感觉和别的烟不一样”。质量好,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