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最近发现,所有宗教经典写的都不是学术著作、文学著作,而是故事偏点文学、启示录偏点哲学。比如:《道德经》就是经典的故事加启示录。还有,被归入杂家之列的《淮南子》,也是把讲故事作为表达各种理念的有效且很经济的转换器,像“说山训”、“说林训”、“道应训”等卷,专门用寓言、故事喻说“道体”,客观上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寓言。据统计,全书各种故事有174个,仅“道应训”一卷就用了56则故事。再比如:《圣经》里面也有大量的故事,你可以当文学看,也有很多启示录,朗朗上口、易于传播。
用“故事”传播“理念”的案例还有很多,像非常善于演讲的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美国总统时,便用一个106岁高龄的黑人女性—安•库玛的故事打动了所有美国人:“她生于黑暗的奴隶时代,那时候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当时她不能投票,因为她的性别肤色。而今晚,我想她一个世纪的经历——心痛与希望、抗争与进步,一次次失败和逆流而上都在证明,我们做得到。每一次女性的声音被压制,梦想被摧残,她都看到她们再次站起来,行使自己的权利。我们做得到。……今年,在这次选举中,她伸出手指在屏幕上按了下去,她投出了自己的一票。因为这106年的光明与黑暗,她很清楚美国应该如何转变。我们做得到。”类似的还有被誉为西南航空巫师的赫伯,他讲过的故事不断被重述并最终使西南航空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为什么在理念传播上都愿意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呢?《哈佛商业评论》资深编辑BronwynFryer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说服人:一是企业管理层惯用的训人的办法;另一个办法是使用生动而简明的故事打动人。故事就像胶水一样,能把员工与企业文化粘合在一起。源于此,很多企业也极为推崇讲企业文化故事。
2012年,上海烟草集团为了做好企业文化的传承、融合和创新,以“创业故事”为重点,开展了“文化故事大家讲”活动,回顾“背水一战”、“从严治厂”、“肝胆相照”等一系列创业故事,为青年员工补上“创业精神”的重要一课。在此基础上,上海烟草集团还采用形式多样的载体,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讲故事”活动,将集团创业故事和本单位(部门)发展历程相结合,在青年人中掀起了宣讲创业故事、传承企业文化的热潮。在这方面,联想企业做得也是特色鲜明,联想的企业文化架构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均用故事做以链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理念体系。浅显易懂,员工也爱看、爱读、爱讲,效果非常明显。我想,企业精神价值传承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编好自己内部的故事,同时把这些启示录贴墙上、搁桌子上,到处都是,每天提醒大家。
回想起在从事企业文化工作时,面向社会开展的那次征集“我与‘人民大会堂’香烟”故事活动,当时也是反响强烈,有的消费者还亲自跑到红辽公司送稿件、讲故事,很好地拉近了消费者与“人民大会堂”品牌的距离。由此想到,如果长期开展“我卖‘人民大会堂’”品牌故事征集活动,在心里上,是不是也能更进一步拉近零售户与“人民大会堂”品牌的距离呢?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