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对志在成为国际大品牌的“双喜”来说,烟叶是必不可少的粮草。为给“双喜”提供更多更优的粮草,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砥砺前行,谱写了包含选、种、打、用四个乐章的原料保障“变奏曲”。
选
“地域不同,烟叶的香型不同。比如云南、四川等地的烟叶是香气较好的清香型,浓香型烟叶主要分布在广东、湖南、福建,东北的烟叶颜色浅、香气淡、杂气少,南雄的烟叶香气足,比较霸道……”说起烟叶,化学专业出身、过去只了解烟叶皮毛的广东中烟原料供应中心总经理余其昌如数家珍。
2011年3月到原料供应中心任职后,余其昌已经把全国各烟区跑了几遍。“一年里有大半年都在烟区跑,尤其是一些新烟区,一年去好几回。”
跑烟区是为了给“双喜”寻找合适的烟叶。
广东不是烟叶主产区,如今每年的烟叶产量不足70万担。这对“双喜”来说是发展劣势。
但广东中烟人换了个角度思考,化劣势为优势。“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烟叶我们都可以用,不必局限于某一个地方的烟叶。近年来国家局支持大品牌发展,‘双喜’不愁原料用。”余其昌说。
那么,该用哪里的烟叶呢?谁说了算?
谁说了都不算,“双喜”品牌说了算。
“‘双喜’是复合香型,烟气状态饱满厚实、成团性好、自然透发、层次丰富。品牌特征决定了原料可用范围较大,但最基本的要求是成熟度要高。”广东中烟技术中心副主任李旭华告诉记者。
根据品牌要求,广东中烟确定核心原料产区为云南、湖南、贵州、四川、福建、重庆等地,进口烟叶也一直是主料烟叶。
种
采访时,原料供应中心的业务员舒晓康、谭思思、王初亮、杨天乐等人难得聚在了一起。
“我们都是刚从各自负责的烟区回来,向领导汇报一下工作马上又要出发了。正是烟叶收购交接的关键时节,我们必须盯上。”舒晓康说。
自称“女汉子”的谭思思改不了爱美的天性,抓住机会穿上了裙子和高跟鞋。“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烟区,跟着上山下乡,没有机会穿裙子。”谭思思说。
原料供应中心有35个业务员奔波在各烟区,从烟叶种植开始进行质量控制。
广东中烟深入贯彻“主动参与,深度介入”的工作方针,参与烟叶基地建设和烟叶生产过程,增强优质烟叶的保障能力。
目前,广东中烟有品牌导向型基地单元45个。在基地单元内,技术中心与原料供应中心的人员在种植区域布局、烟叶质量目标确定、种植品种选定、生产技术方案制定、等级质量协助把关、烟叶质量综合评价等多个方面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
同时,广东中烟以科研项目合作形式深化烟叶基地建设合作,搭建工商研三方的烟叶科技创新和技术交流平台,共同开展有针对性的烟草科研项目,如品种适宜性试验项目、提高烟叶成熟度项目等,使烟叶更贴近品牌需求。
“我们对烟叶的质量管理具有系统性,强调一环扣一环,从育种到收购,全程覆盖。”李旭华说。
广东中烟建立了质量前移机制。在烟叶调拨开始前,他们就深入产区加强对烟叶分级预检、收购的指导,实现质量关口前移;严格执行采购业务与质量检验相分离的烟叶质量管理模式,正确把握工商交接等级质量标准。原料供应中心负责烟叶初检,技术中心参与复检环节,确保烟叶采购质量稳定。
谭思思笑称,业务员既要做农夫,又要做技术员,还要做检验员,多重身份不停轮换。烟叶移栽时,要跟烟农一起下地;大田管理时,要为烟农提供种植建议;烟叶收购时,又要做检验员,保证收购质量。
通过对种植过程的控制,广东中烟有效稳定了烟叶的质量,使生产、收购到的烟叶符合“双喜”品牌的要求。
打
打是指配方打叶。
李旭华介绍,配方打叶是对烟叶进行初加工,将不同等级、不同地域的烟叶按照品牌的要求加工成各种配方模块。如果把一个品牌规格比作一场盛宴,那一个个配方模块就是一道道菜。不同的宴席需要不同的菜,生产不同的规格同样需要选取合适的配方模块。
近年来,广东中烟与多家复烤企业深入开展配方打叶的合作,建立了7个配方打叶工作站,实现“配方前移”,配方打叶比例从2008年的15%提高到2013年的80%。
结合“双喜”品牌风格特色需求,广东中烟逐渐在全国建设起标准化质量控制、一体化管理的“双喜”品牌配方打叶质量控制及管理体系。
该体系主要包括配方打叶工作站建设及联动专业队伍的组建、加工模式及质量控制指标的研究。通过该体系,广东中烟完善了“双喜”品牌导向型的配方打叶技术,并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烟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化学成分”三位一体的质量控制,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加工,保证外观色度、感官评吸、总糖变异系数和烟碱变异系数等指标控制模块的质量及均匀性。
“在配方打叶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就好比做菜过程中择好菜、配好料、掌握好火候,这样才能把不同地区、不同质量的烟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好菜。”李旭华说。
目前,广东中烟共形成符合品牌风格特色需求且质量稳定的配方模块232个,其中针对不同产品风格特征制定了个性模块57个,满足“双喜”品牌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共性模块175个,满足“双喜”品牌产品的共性需求。
用
“要想把烟叶用好,技术支撑很重要。提高烟叶使用效率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李旭华说。
针对“双喜”品牌烟叶使用多产区、多品种、多等级、小比例的特点,广东中烟在产品研发实践中,从传统配方模式转变为“三大功能、五丝并用”的配方模式,更好地适应大品牌发展要求,提升原料使用的广泛性。
该配方模式中包含三大功能配方模块,即致香模块、调味模块、调节模块,五丝为滚筒叶丝、气流叶丝、膨胀烟丝、膨胀梗丝和再造烟叶。
李旭华介绍,致香模块由优质上等原料构成,体现产品的主体风格特征,是配方主体,最终加工成滚筒叶丝;调味模块以上部中等烟叶为主,香气特性尚好,最终加工成气流叶丝;调节模块的原料包括中下等烟叶、烟梗、再造烟叶,烟叶加工成膨胀烟丝,烟梗加工成膨胀梗丝,再造烟叶进行单独回潮、单独加料,该模块起降焦减害、提高填充能力的作用。
为实现各模块的加工目的,广东中烟在制丝装备上下功夫,实现了分组加工。如对致香模块采用低温松散回潮、穿流式加料机进行烟叶处理,对调味模块在叶丝干燥工序则采用HDT气流干燥机进行气流烘丝。
通过“三大功能、五丝并用”的配方模式及其相应的分组加工技术,广东中烟有效提升了原料使用价值,拓宽了烟叶使用范围。
对于原料保障,广东中烟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即彰显品牌风格特征。通过奏响选、种、打、用四个乐章,广东中烟的原料保障“变奏曲”正越来越响亮。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