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2013年4月,国家烟草专卖局下发紧急通知,强调要严格控制烟叶生产规模,坚持5000万担烟叶收购红线不动摇,重点把好烟叶移栽、优化结构、烟叶收购三个关口,把控制规模落到实处。当前,各烟叶产区陆续开秤收购,有的已接近尾声。把好严控规模最后一道重要关口,切实将收购计划控制在红线以内,各产区烟草部门重任在肩。
“今年实行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我还担心收入会受影响,其实这么一搞,等级结构更好了。今年种的24亩烟叶,收益应该还不错。你看我这烟叶,不赖吧?”8月21日下午3点多,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石壁烟站,正等着交售烟叶的红旗村烟农张元雄一边整理烟叶一边跟同村烟农唠着嗑。三明市局(公司)严把收购关口,组建了800多人的专业化分级队伍,建立并完善了“逐级管理、分层负责”的质量追溯管理机制:初检员对进场烟叶初分质量把关,记录反馈预检员工作质量;质管员对专业化分级质量把关,记录反馈分级员、初检员工作质量;评级员对散叶收购评级把关,考核质管员工作质量。
跟三明烟区一样,为严格落实控规模指标,各产区无一例外强化了监督管理职责,通过设立总检、主检等专职技术岗位,建立巡查、复核等全流程工作机制,坚决杜绝较差烟叶占用“计划”资源。广西区局(公司)成立工作组,巡回检查烟叶收购调拨工作,监督检查有关单位贯彻落实国家局有关要求的情况;协调处理烟叶收购、调拨工作的重大任务和问题。云南省临沧市局(公司)责成纪检监察部门加大对各县(区)收购站(点)落实收购纪律情况的巡查,切实做到坚守红线、严控规模。湖南郴州烟区建立政府部门分片考核、市公司驻县驻站督查考核、县公司巡回检查站(点)的立体格局,着力对烟区收购加强监管。贵州省余庆县局(分公司)对全县4个烟站15条烟叶收购线开展不定期收购巡查,通过现场查看、访问烟农等方式,重点巡查收购纪律执行、收购流程执行、收购合同执行、烟农交售公示等情况,确保收购等级公正、收购秩序平稳。
随着“三不种”(零星细碎地块不种、坡度过大地块不种、发病率高地块不种)的严格落地,2013年的重庆烟叶生产资源进一步向宜烟地区转移,全市种烟乡镇减少14个,种烟村减少87个。前期的扎实工作为严控规模、坚守红线打下了基础。各县(区)近日陆续开秤收购后,重庆市局(公司)再次重申了收购纪律,并重点加强了考核管理,突出了一把手在严控规模中的关键作用,对超计划种植、超“红线”收购的单位,一律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并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责任。
在东北烟区,收购工作考核监管力度也很大。辽宁省局(公司)早在2013年年初就制定了烟叶工作考核方案,规定针对收购量的考核分数占总分的50%,超计划收购的单位该项考核一律不得分。8月15日,辽宁省局(公司)召开全省烟叶收购会,对严控规模工作进行再强调,要求加强质量巡检,推进全程管控,从烟叶纯度和等级入手,防止出现忽高忽低、前高后低现象。
应注意的是,虽然当前烟叶总量偏多,但等级结构并不理想,上等烟仍满足不了工业企业需求,而中等烟、下等烟则供大于求。为了缓解这一矛盾,2013年国家对“红花大金元”、“翠碧一号”等特色优质品种实行加价,从而引导烟区优化种植结构、提升烟叶品质。在云南曲靖烟区,烟草部门调配15万亩烟田改种“红花大金元”,深受工业企业欢迎。虽然交售量少了,但等级普遍提高后,烟农收入不减反增。江西烟区也抓住了这一机遇,致力于特色烟叶开发。其中,吉安烟区充分利用当地紫色土优势,大力发展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生产,不仅为革命老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有效依托,还为充分满足工业企业对特色烟叶的需求探索了路径。
开秤收购月余,福建省龙岩市局(公司)将严控规模的重点聚焦在了“提质提纯”上,即着力强化预检,指导烟农“下烤去青杂”、“剔除级外烟”,在前期田间处理不适用烟叶的基础上,确保低质烟叶不出农户门。在“提质提纯”方面,贵州省息烽县局(分公司)注重烘烤阶段技术指导和措施宣传,给烟农算明白账,提醒他们及时去青去杂,确保烟叶等级提升。在重点关注红花大金元特色品种烘烤的基础上,四川凉山烟区邀请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安徽省农科院烟草研究所知名专家授课,为烟技员和烟农提供轮训,讲解烘烤工艺要点,灌输成熟采烤理念,切实提升烟叶品质。
在大力提升烟叶品质的同时,各产区还注重提升服务质量,为严控规模营造良好氛围。安徽皖南烟叶公司建立公示制度,对合同签订情况、约定收购量、交售等级及数量、收购均价等及时张榜公示,以强化信息公开的形式让烟农放心交售。湖北恩施烟区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工作,按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不断推出便民惠民举措,提升服务水平,维护良好收购秩序。
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严控规模措施的落地。广西百色烟区在严控规模工作中注重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以政府名义印发《关于加强烟叶收购专卖管理工作的通告》千余份,让烟农知晓、明了烟草行业对收购工作的安排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