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庆府与徽州府各自第一字为“安徽”。安徽,又因在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为“皖”。安徽跨长江下游、淮河中游,长江流经安徽段又俗称为“八百里皖江”,以长江、淮河为界,形成了淮北、江淮、江南三大地域。在华东腹地这片中国中部经济区,立足安徽,面向全国的安徽中烟,既肩负着行业经济发展的重任,又肩负着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
自2003年率先实现工商分离,成立全行业首家省级中烟工业公司以来,安徽中烟现已经成长为全国烟草行业竞争格局中一支朝气蓬勃、奋勇争先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安徽中烟主打的核心品牌“黄山”,现已经是全国“532”和“461”知名品牌阵营激烈角逐中的有力竞争者之一,现“黄山”年实现销量规模已经高达200万箱以上,年实现销售收入已经接近400亿元左右。2013年是特殊的一年,是安徽中烟成立十周年。回顾过去激情澎湃的十年,奋勇争先,自强不息,不断超越,安徽中烟在“攀登者”企业文化的引领下,重组变革,争当行业改革的先行者;品牌引领,谱写企业发展的新篇章;持续不断为国家经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十年间,这一曲曲激动人心的“华彩乐章”的奏响,为今日“黄山”的第三次创业打下了基础,让今日安徽中烟在新的十年征程扬帆再启航。
重组变革,争当行业改革的先行者
安徽中烟的重组变革始于2003年,当时,全国烟草行业正在掀起一次以工商分离、工业重组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大潮,一场轰轰烈烈的触及行业工商深层次关系的改革就此拉开了帷幕。而争当行业改革先行者的正是安徽中烟,2003年4月3日在合肥召开的安徽省烟草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这标志着安徽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这个国内大烟草公司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安徽省烟草工业集团和安徽省烟草商业集团——税利近百亿元的安徽烟草被一分为二,安徽烟草工商企业从此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与此同时,率先实现工商分离的安徽中烟成为全行业首家省级中烟工业公司,奋勇争先,自强不息,不断超越的安徽中烟在2003年的这次以工商分离、工业重组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大潮中走在了行业的最前列,争当行业改革的先行者。
2004年初,国家局确立行业当前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为了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局先后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并明确提出当年内完成非重点卷烟工业企业(30万箱左右)的联合兼并重组。在这种形势下,各省纷纷加快联合重组和品牌整合的步伐,联合重组和品牌扩张的速度大大超出预期。面对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安徽中烟在当年2月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决定用三年时间完成蚌埠、芜湖、合肥、阜阳、滁州5家卷烟厂的联合重组,实现组织机构调整上的实质性突破。在联合重组过程中,安徽中烟实施“两步走”战略。2005年3月,安徽中烟所属蚌埠卷烟厂、合肥卷烟厂、滁州卷烟厂分别取消法人资格,组建黄山卷烟总厂,完成第一步联合重组;2006年5月,根据国家局批复,安徽中烟所属芜湖卷烟厂、阜阳卷烟厂与黄山卷烟总厂取消法人资格,并入进安徽中烟,完成第二步联合重组。在“两步走”战略完成之后,安徽中烟成为全行业率先实现一体化运作并获国家局批复完成母分公司改制的省级中烟工业公司。
重组变革,争当行业改革的先行者。从2003年的率先实现工商分离,成立全行业首家省级中烟工业公司到2004年联合重组“两步走”战略的正式提出,再到2006年联合重组“两步走”战略的最终实现,“五厂合一”,蚌埠、芜湖、合肥、阜阳、滁州5家卷烟厂的联合重组为一家,全部并入到安徽中烟,这恰如伸出的“五个指头”变成一个握紧的“拳头”,整合多方力量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让进入一体化运作新阶段的安徽中烟整体竞争力实现“质”的飞跃,成为全行业省级中烟工业公司中整体竞争力强大的大企业之一,特别是安徽中烟主打的核心品牌“黄山”,在安徽中烟这个一体化运作的大平台上开始迎来历史性的发展契机。
品牌引领,谱写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品牌,永远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企业真正强大的地方归根到底就在于拥有在市场上处于强势地位的品牌。作为安徽中烟的主导品牌之一“黄山”,在安徽中烟这个一体化运作的大平台上开始迎来历史性的发展契机,“黄山”在安徽中烟品牌发展战略中一举被确立为处于核心地位,成为安徽中烟主打的核心品牌,所有品牌和规格全部都要服从“黄山”品牌的培育,所有资源全部都要向“黄山”品牌倾斜,全力推动“黄山”品牌高端突破和规模扩张。在安徽中烟“两个10多个”的奋斗目标中,即把企业打造成为全国烟草行业10多个重点骨干企业之一,把“黄山”品牌打造成为全国烟草行业10多个重点骨干品牌之一,“黄山”品牌发展将对安徽中烟企业发展形成重要引领,在“黄山”一次次跨越式大发展的引领下,安徽中烟开始在一体化运作新阶段中一次次谱写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在2006年以前,“黄山”年销量规模最高只有20几万箱,从2003年的10几万箱到2005年的20几万箱,“黄山”年销量规模平均增量规模只有2.5万箱左右,平均增长速度不足15%。2006年是“黄山”跨越大发展的“分水岭”,作为安徽中烟主打的核心品牌,“黄山”在安徽中烟这个一体化运作的大平台上开始迎来历史性的发展契机。在2006年以后,“黄山”年销量规模先后于2007年突破100万箱和2011接近200万箱,现“黄山”年销量规模已经高达200万箱以上,成为全国烟草行业为数不多的超200万箱知名品牌之一。
在超百万箱发展目标实现征程中,从2005年的20几万箱到2007年的突破100万箱,“黄山”年销量规模平均增量规模高达40万箱左右,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80%左右,“黄山”超百万箱发展目标于2007年顺利完成。“黄山”超百万箱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背后,更多依靠的是品牌的外生型增长力量,特别是得益于“黄山”对“皖烟”和“迎客松”这两大品牌的大手笔品牌整合,“皖烟”和“迎客松”各自系列中的中高端产品规格于2007年并入到“黄山”系列,这直接让“黄山”年销量规模在2007年突破100万箱,为“黄山”贡献非常可观的增量规模。在“黄山”系列中,整合前各自独立的“皖烟”和“迎客松”系列和整合后并入“黄山”系列中的“皖烟”和“迎客松”系列,除了品牌名称分别从原来的“皖烟”和“迎客松”改名为“黄山”以外,原来的口味特征、包装风格、价格定位、生产大家等基本上保持着不变。这种一个“一个改变,四个不变”的整合置换原则最大化地确保整合前各自独立的“皖烟”和“迎客松”系列和整合后并入“黄山”系列中的“皖烟”和“迎客松”系列在市场上的平稳过渡,并最终产生出“1+1>2”的品牌整合效应。“黄山”、“皖烟”、“迎客松”三者归一为“黄山”品牌,“大黄山”新契机呈现,安徽中烟在传承“黄山”品牌原来的“一品黄山,天高云淡”的基础上,以更深邃、更宏大的视野和气度重新定位“黄山”品牌,提炼出“一山一世界”的品牌核心价值。
在超两百万箱发展目标实现征程中,从2007年的突破100万箱到2011年的接近200万箱,“黄山”年销量规模平均增量规模高达25万箱左右,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5%左右,“黄山”超两百万箱发展目标于2011年接近提前完成。“黄山”超两百万箱发展目标接近提前实现的背后,更多依靠的是品牌的内生型增长力量,是厚积薄发的品牌增长能量带动,特别是以零售价为10元/包的“黄山(大壹品)”、13元/包的“黄山(硬锦绣)”、15元/包的“黄山(软锦绣)”、20元/包的“黄山(万象)”和“黄山(软集美)”、26元/包的“黄山(硬新概念)”、30元/包的“黄山(软新概念)”、80元/包的“黄山(新视界)”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产品的先后推出,对促进“黄山”系列向中高端产品价值回归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11年,“黄山”全年销量规模接近200万箱,在2007年突破100万箱的基础接近翻番;其中,三类烟及以上产品规格销量规模高达95万箱左右,占到“黄山”全年销量规模的比重接近50%。
除了在品牌发展战略中处于核心地位的“黄山”以外,安徽中烟同时拥有潜力品牌“都宝”和特色品牌“王冠”,“都宝”是混合型,“都宝”是中国烟草进军海外市场的首推品牌,产品行销于欧洲市场;“王冠”是雪茄型,安徽中烟的手工雪茄烟是国产雪茄中最具知名度的代表品牌之一,占到全国同类产品60%以上的市场份额。“黄山”属于烤烟型,“都宝”属于混合型,“王冠”属于雪茄型,在烤烟型、混合型、雪茄型的不同领域中,安徽中烟拥有各自主打的核心品牌、潜力品牌、特色品牌,品类最齐全,每个重要品类中都拥有一个响当当的代表品牌。
品牌引领,谱写企业发展的新篇章。品牌,永远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企业真正强大的地方归根到底就在于拥有在市场上处于强势地位的品牌。在安徽中烟的品牌发展战略中,烤烟型的“黄山”是主打的核心品牌,所有品牌和规格全部都要服从“黄山”品牌的培育,所有资源全部都要向“黄山”品牌倾斜,全力推动“黄山”品牌高端突破和规模扩张;而混合型的“都宝”和雪茄型的“王冠”分别定位于潜力品牌和特色品牌,在不同重点品类形成重要补充。从2007年“黄山”超百万箱发展目标的实现到2011年“黄山”超两百万箱发展目标的接近提前实现,“黄山”品牌发展已然形成对安徽中烟企业发展的重要引领,正是基于在“黄山”一次次跨越式大发展的引领下,安徽中烟开始在一体化运作新阶段中一次次谱写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扬帆再启航,第三次创业征程开启
扬帆再启航,“黄山”第三次创业征程已经于2012年开启,这同样是意味着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