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云南消息 中美烟草分子育种联合实验室2012年学术年会7月26日至28日在云南召开。美国北卡州立大学李百炼副校长、Ralph Dewey教授、渠荣达教授、David Shew教授、夏育陆教授、Ramsey Lewis博士、谢德玉博士、Matthew Vann博士,弗吉尼亚大学Michael Timko教授,浙江大学朱军教授、樊龙江教授,福建农林大学吴为人教授等国内外12位知名专家学者及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顾华国院长、卢秀萍常务副院长、李永平副院长、晋艳副院长等领导和相关科技人员参加了会议。
7月26日晚,联合实验室组建三方对前期工作情况进行了简要回顾,研讨了下一步合作申报项目。7月27日上午,与会代表参观了世界烟草品种园。7月27日下午至28日,10位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
云南省烟草农科院院长顾华国发表了“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演讲,充分肯定了中美联合实验室取得的丰硕成果,提出要围绕进一步打造世界一流实验室,加快培育合作新亮点,全面提升合作水平,推进联合实验室上新台阶,打造一流实验室。
朱军教授的交流题目为“基于‘X组学’定位QTX的新方法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前景”(Mapping QTX based on Omics Data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Crop Breeding),介绍了基于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和代谢组等组学数据的QTX定位新方法,该方法无需借助遗传图、适用于任意群体;并开发出作图软件QTXNetwork,可进行各种组学数据的关联分析。列举了QTX定位新方法在烟草品质改良、老鼠青光眼研究、玉米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拟南芥抗病性关联分析和SNP检测、棉花双列杂交分析中的应用实例,表明在作物育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Ralph Dewey教授交流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开发诱导烟草早花的病毒介导载体系统”(Developing a Virus-Based Vector System to Induce Early Flowering in Tobacco),利用拟南芥FT基因构建病毒介导的载体系统PVX-FT,感染普通烟草后能导致其早花、但不能诱导野生烟产生早花表型。为了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VX-FT系统,克隆了烟草FT基因,通过PVX-FT系统感染普通烟草发现它能诱导早花。二是“鉴定VAM位点中控制PVY抗性和腺毛分泌物的基因”(Identify Genes Responsible for PVY Resistance and Trichome Exudate Defects Originating from the VAM Locus),通过同源基因克隆法克隆了烟草抗PVY相关基因eiF4E,并初步分析了与腺毛分泌物相关的基因NtLTP1。
渠荣达教授交流题目为“烟碱生物合成的转录因子及其互作蛋白”(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Interacting Proteins in Nicotine biosynthesis: A progress report),利用RACE技术已经获得4个转录因子全长cDNA 序列,构建NtMYC2A表达载体(pGE-MYC2A)并在BL21(DE3)细胞株系中表达并纯化。
Ramsey Lewis博士交流题目为“中美烤烟合作育种”(NCSU-YATAS tobacco breeding collaboration),2012年提供9份烤烟品种在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其中NCT6田间表现较好。以“Florida301×hicks”RIL群体为材料合作进行了抗黑胫病QTL分析,已撰写论文投稿“作物科学”。比较了Florida301 及Beihart1000抗黑胫病遗传特性,发现Beihart1000对黑胫病抗性强于Florida301。温室黑胫病抗性鉴定结果发现,WZ既抗黑胫病0号生理小种也抗黑胫病1号;含有WZ基因的红大材料已回交3代,回交工作仍在进行。利用分子标记方法,正在筛选区分抗TMV纯合体及杂合体的标记。
樊龙江教授交流题目为“烟草DArT和SNP分子标记开发”(Development of DArT and SNP markers in tobacco),介绍了烟草DArT和SNP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情况。成功开发出包含7680个特异片段的烟草DART芯片;经杂交扫描、过滤和作图,238个DArT标记整合入已构建的SSR标记遗传图;利用330个DArT标记分析了267份烟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基因组简约法(RAD-Seq)开发出7000多个SNP标记,717个SNP标记整合入上述遗传图中,并将该遗传图与已构建的烟草遗传图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分子标记在种质资源挖掘、功能基因鉴定中的应用提出了看法。
David Shew教授重点介绍了两个建议项目。一是黑胫病病原物相关基础研究,目的是增进对地理和寄主抗性对病原物变异的影响以及这种变异如何影响病害防治的理解。二是对主要病害,提供易于传播的、交互式的/动态的现代教育材料。
谢德玉博士交流题目为“红烟草Xanthi的转录与代谢变化”(Transcriptomic and Metabolic Alterations in Red Nicotiana tabacum Xanthi),介绍了其实验室主要从事的工作,并重点介绍了红烟草Xanthi及其野生型品种在转录组和代谢组水平上的差异,为下一步从代谢入手进行品质分子改良提供了线索。
Matthew Vann(马太?范恩)博士交流题目为“作物营养对烤烟质量的影响”(The Impact of Crop Nutrition on the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作物营养与生产高品质烟叶密切相关,美国以出产高品质烟叶而著称,科学合理施肥是其烟叶品质卓越的关键。
吴为人教授交流题目为“走向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QTL的精细定位”(Towards the fine mapping of QTLs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bacterial leaf streak in rice),以高抗细条病品种Acc8558与高感细条病品种H359为亲本,建立了一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初步定位了11个水稻细条病抗性QTL,其中位于5号染色体短臂的qBlsr5a效应最大。为精细定位qBlsr5a基因,通过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Acc8558 × H359杂交群体中,筛选得到qBlsr5a渗入片段近等基因系H359-BLSR5a。在进一步的精细定位研究中采用了“由表型到基因型”策略及“由基因型到表型,再到基因型”的策略,后者工作量大大减少并且定位精度也更高。该方法可供烟草等其他作物借鉴。
莫笑晗副研究员交流题目为“烟草丛顶病”(Tobacco Bushy Top Disease),介绍了烟草丛顶病的发现、症状、分布及防治措施,并重点介绍了病原物研究最新进展情况。
2010年6月,中美烟草分子育种联合实验室应运而生。这一创举符合时代要求,反映了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协同合作、烟草发展的共同愿望。中美烟草分子育种联合实验室倡导合作、奉行开放,积极致力于推进烟草农业科技创新、拓宽科研合作新平台,为行业科技创新、多层面合作向前发展、取得重要成就树立典范。成立2年以来,中美烟草分子育种联合实验室强化合作措施,拓展合作领域,不断推进科研合作、品种引种、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各项工作成果丰硕、进展有序。
中美烟草分子育种联合实验室2012年学术年会,在推进科研项目、品种引进、人才培养、合作交流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走上良好发展道路,呈现出合作加深、互信增强、交流频繁、研究深入、水平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为行业科技创新、多层面合作向前发展、取得重要成就树立了典范。这是一次颇具价值的会议,成功的会议!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