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的中年油腻是什么样子?
1.手腕上挂着各种串儿;
2.传唐装僧袍等类似服饰;
3.聚会时朗诵吟诗然后开始哭;
4.在头部、面部等更多地方留长毛发或胡须;
5.随身佩戴保温杯;
6.大肚子;
7.衬衣塞进裤子里;
8.腰间挂串钥匙;
9.车内摆放各种佛像;
10.留着不知道会干什么用的长指甲;
11.喝茶就好好喝,硬要大讲茶文化;
12.手串儿套在车档上;
13.T恤领子竖起;
14.过度脱发;
15.把秋裤当睡裤;
16.爱听草原风歌曲;
17.爱穿拖鞋;
18.西服配白袜子;
19.手机上戴着左右翻开的保护套;
20.鼻毛成撮的外漏。
这样一看,好像中年油腻就是一种「遭人嫌」的存在,事实真的如此吗?
并不是。中年油腻,只是每个人的人生必经的一个阶段,是岁月与阅历、人生与感悟、情怀与感情堆积起来的。
我们之所以会称之为「油腻」,不过是因为这个年龄段正处在作为生活的中流砥柱负重前行,却也同时不断迎接着各种新观念的挑衅与袭击的时代。可能跟十年前相比,他们看起来过时了、土了、油了,但也就仅仅是这样的感受而已。他们看似已经被时代的浪潮拍打着,但实际上,仍旧有自身的内涵和前进的方向。
就像我们抽一支烟、喝一杯酒,并不会因为它放的久了、旧了,就不抽不喝了。
反而,在这个老牌复出的年代,越是陈年的老酒,越是老牌的香烟,或许才越有韵味和魅力。
所以,与「中年油腻」和解,并不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
生活饶过谁。当90后的自己越来越靠近网上所描述的「油腻」的种种标签时,却也开始理解父辈的一切不容易。生活不易,何不与鼓起的肚子、凋零的胃、易损的关节、不再坚硬的心肠去和解一番?就像与白头发和解、与胖和解一样,只要达到了和解,或许好事就要来临。
前有诸如哈德门、红锡包、双马、延安、凤凰、西柏坡、老巴夺、光明、东渡、豫烟、洛阳牡丹、钓鱼台、北戴河、阿诗玛、游泳、刘三姐、永光、北京等曾经风靡一时的经典品牌卷烟老品牌开始陆续回归消费者的视野,以一种全新面貌陆续回归;
如今,行业更是出现了更多现象级老牌复出产品,掀起了行业复古的巨浪。比如大重九、荷花品牌的高端价值深入人心,成为中国烟草市场上的现象级。「品牌有积淀,市场有需求,消费者有兴趣」,这就是老品牌的存在即合理。
纵观中国烟草几十年的发展,基本上每个工业企业在很久之前都有那么一两款甚至多个老产品。这些产品或曾在市场知名度很高,或一直以来拥有不错的口碑,但随着行业改革的深度推进或其他因素,最终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演变成一种情怀与记忆。
而正是这种情怀和记忆,才是放在当下老牌复出上更值得营销的一部分。正是有了这种情怀和经历,它们反而在如今复出之时有了最多的优势,有故事可讲,有历史可循,顺理成章成为企业在筹谋经典品牌回归时重点考量和挖掘的产品文化内核所在。加之国风的流行,国人消费审美文化发生翻天覆地的的变化,对一些老牌往往更能从其身上捕捉到共鸣点。
当然,不论是过渡标榜老牌复出的风格打造而脱离当代社会元素与符号,还是反复回忆当年之勇,品牌都会略显油腻。在卷烟创新形式不断丰富的当下,很多年前的卷烟老产品再度回归,能够被新中产、Z世代这些「新型」消费者所接受吗?这确实是个未知数。
但,人生的意义,不就在于不断尝试吗?老牌翻新,值得一试,烟好、口碑好、消费者喜欢,就不会油腻。再说了,在多元化、包容化的今天,油腻又何妨?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