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使用减量,烟叶绿色增效;植保无人机推广,人力得到解放;废渣加工成宝,生产污染源减少……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求,今年以来,宜昌兴山县烟叶生产始终突出一个“绿”字,大力推广使用新技术,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也让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推广绿色防控,品质高了
图为:烟叶“绿色卫士”——蠋蝽
7月14日清晨,在兴山县榛子乡和平村烟叶生产绿色防控示范基地,1.5万只烟叶“绿色卫士”——蠋蝽,正在田间忙碌穿梭,帮助烟农消灭害虫。
“蠋蝽属于蝽科的一种灰色昆虫,其生长适应性强,捕食周期长,是烟青虫、斜纹夜蛾等烟叶害虫的天敌,我们首次引进蠋蝽进行生物防治,取得了良好效果。”兴山县局(营销部)烟叶生产管理办公室主任、农艺师望运喜介绍,相较于传统的农药灭虫,利用昆虫的天性捕食害虫的生物防治手段,不仅解决了化学农药农残超标导致影响质量安全的问题,也极大地减少了对烟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为有效达到农药减量和绿色增效的目标,在探索“以虫治虫”生物防治的同时,还综合运用生态调控技术、理化诱控技术、科学用药技术等多种手段,建立起全方位的烟叶生产绿色防控体系。
全县累计推广烟蚜茧蜂防治2.1万亩、蠋蝽防治500亩、诱蚜黄板32万张、性诱剂1000盒、生物菌剂奇农素7.33万袋、太阳能杀虫灯100余盏,实现烟叶绿色防控全覆盖,取得了快速简便、绿色环保、高效捕杀、减工降本的效果,从源头上降低烟叶病害发生率,为烟农致富的烟叶搭起了一张绿色无害的“防护网”。
无人机作业,人解放了
图为:植保无人机作业
7月12日,在榛子乡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绿油油的烟叶迎风摇曳,半空中一架植保无人机轰鸣盘旋,将高效、低毒的农药均匀喷洒到烟株上。
“原来一个人背着近30斤重的打药机一天最多只能完成10亩田,现在利用无人机作业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和平村烟农罗耀海望着空中正在工作的无人机说。
在田间小路上,技术人员将精心调配好的药水装入无人机的容器内,伴随着旋翼的转动,无人机迅速升空,灵活自如地在烟田上方飞行、盘旋,向下喷出均匀的白色云雾,不到半天就完成了100亩烟田的喷洒任务。
“无人机有效飞行速度每秒可达10米左右,理论上每小时作业面积可达百亩,非常适合高山小平原连片烟区植保作业使用。”榛子烟叶收购站负责人介绍,“除了作业效率高外,它的喷洒系统雾化效果更好,有效降低了烟株叶片的药水残留量,保障了烟叶质量安全,省时、省力、省工、省钱又环保。”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兴山县局(营销部)积极践行“我为烟农办实事”主题实践,在榛子乡板庙村烟区开展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试点,先后配备剪叶机、起垄机、覆膜机、移栽机、装烟上炕机、拔杆机等适用农机96台套进行机械化作业,配备植保无人机4台探索“飞防”作业服务,并依托合作社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生产作业队伍。截至目前,育苗、机耕、起垄等环节机械化率达100%,移栽环节达40%以上,实现亩平用工减少2个、作业效率提升20%以上。
废渣变成宝,污染少了
新绿色生产技术的使用不仅仅体现在生产环节上,在后期烤烟烘烤中也大展所长。
图为:推广生物质燃烧机
自2018年以来,兴山县金鹏烟叶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投资300万元建立了兴焱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厂,将废弃木材、菌棒和农作物秸秆等从农民手中进行有偿回收,加工成棒状、块状或颗粒状等生物质燃料,用作烟叶烘烤的燃料,不仅实现了废渣变成宝、生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能有效控制田间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
“与煤炭相比,单位体积内的能量密度比原始状态的生物质原料增加5-7倍左右。以往利用煤炭或木材烤烟时,每炕还需要在夜间添加2次燃料维持火候,使用生物质燃料后,一次添加就可以维持8小时左右,彻底解决烟农夜间添料的后顾之忧”,兴山县局(营销部)分管烟叶生产工作负责人李春节说。
以生物质颗粒燃料逐步替代煤炭、木材等烤烟,不但降低化石能源和森林资源的消耗,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还能降低烘烤成本,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烟叶烘烤质量。截至目前,该厂已累计回收农作物秸秆300余吨,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2300吨。
通过技术赋能,把科技大餐送到田间地头,让烟田多一抹绿意,现代烟草农业就会更加生机勃勃,烟农丰收的滋味也将更加浓郁甘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