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泰山周刊》编辑整理 火镰、烟袋和烟荷包,以前吸烟人随身携带的三大件。它们因需而生,随着烟草的盛行而兴旺,时过境迁,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自然湮灭,兴衰400年,默默传承着并融入中华文明,书写演绎着丰厚的中国特色烟草文化。
火镰,是一种比较久远的取火器物,由于打造时把形状做成酷似弯弯的镰刀,与火石撞击能产生火星而得名。火镰由三部分组成:火石,一种经过河水冲刷、石与石之间相互摩擦留下的质地比较坚硬、在快速撞击时能产生火花的石头,也有少量从山里直接开采出来的纯度比较高的原始石头;火绒,是把在春夏之交时期采摘的艾叶晾干后,用手工搓成絮状的可燃物;钢条,一般就是用硬度不太硬的普通钢条,打造成弯弯镰刀的形状。火镰是利用摩擦生火的原理,使用时,反复用钢条与火石摩擦,使之发热,然后用力向下猛击火石,产生的火花点燃在火石下面的艾绒,再把艾绒放在装好旱烟丝的烟锅子上,吸烟者使劲快速吸几口,使烟锅子里面的烟丝燃烧后,就可以舒心有节奏地吸烟了。
烟袋,是吸水烟和旱烟的主要工具,由烟袋锅、杆和嘴三部分组成,有独体的和分体的两种。独体的就是用一种材质加工而成,分体的锅、杆、嘴则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其材料是根据主人的爱好、身份、地位的不同因人而异。
烟荷包,盛烟丝的包,用绸布缝制,上面绣着花鸟虫兽、典故人物不同图案。诞生于明代,盛行于清和民国初期,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随着香烟的普及,慢慢的淡出了人的视野。
在这三件中,烟袋能体现主人的身份,烟荷包则蕴含着绣制者的情意。一杆烟袋,不管是独体还是分体,材质最重要,普通人的烟袋,可以用一根竹筒加一个铁的或者是铜的烟锅即成。而那些有身份的(包括当下的收藏者)则对制作烟袋的材质、工艺、造型特别讲究,独体的有的用黄梨木、紫檀木、乌木等名贵的稀有嘉木;分体的烟嘴用高贵的玉石、玛瑙、青金石、翡翠等,烟杆用铜银、象牙或木制作,以乌木为最佳,烟锅用黄铜或纯银,有的在烟嘴烟杆烟锅上,精雕细琢,镂刻上不同的图案;有的还把烟嘴烟杆烟锅加工成山、兽、花、鸟、木等形状。在晚清时期,皇宫里的王孙贵族,一杆烟袋,价值万两银子的不乏其数。当下的收藏者(也包括土豪)更是把用珍稀的材质、奇特的造型、精工的雕刻、时间的久远作为衡量烟袋优劣的标准,价值上万甚至几十万。绣花的烟荷包,极具观赏性和实用性,它与烟袋被主人随时携带于身,与主人形影不离,所以,荷包多为母为子做,妻为夫做,以在分离时表达思念之苦、相思之情。烟荷包更重要的作用,是少女赠与意中人的定情信物,一只手掌大的荷包上,少女千针万线细细密密的绣上并蒂莲花、比翼鸳鸯等图案,包蕴了少女对爱情的无限遐思和向往,绣荷包的深情厚谊,在一些耳熟能详的民歌里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三种吸烟的工具早已尘封于历史的烟云中,当下所能见到的,也只能在影视里或者在收藏者那里了。但是,这三件所产生的文化,早已融入中华民族泱泱的文化族谱中,物虽去,文化永存。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