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艾叶米果,恐怕南方人对它情有独钟,其他食品无可替代,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承载了丰富的寓意。勤劳的赣南人民春耕犁田前习惯把田野、路边的艾叶采摘回去,做成艾叶米果,作为播种插秧劳作时的礼物犒劳全家老小。
艾叶,一年四季均可采摘,而清明时节的艾叶才能做成艾叶米果,这时候的艾叶长得最肥美,叶厚肉实,鲜美清香,仿佛能感觉到叶子里的绿色的汁水,做出的米果压根感觉不到艾叶纤维。
儿子自从前些天吃了邻居送的一碗艾叶米果,就一直吵着去采了自己做。清明小假,一次说走就走的踏青,带上父母,牵上妻儿,车子行走在乡间公路,路边的油菜花犹如一片金黄灿灿、随风翻涌的海洋。
母亲指着远处田野:“就那儿了”。一场春雨后的田野,处处绿意葱茏,高过野草的艾叶更是鹤立鸡群,采摘艾叶,只摘取刚长出来的嫩芽,也就是艾草顶上的部分,母亲一手挎着竹篮子,一手细心而又飞快地将嫩绿的艾苗儿摘下,一把一把地抛进竹篮里面。
不一会儿,母亲的竹篮已经盛满了大家采的新鲜艾叶,母亲将摘回的艾叶浸泡在大塑料盆里,一盆的青绿色,很招惹人怜爱,一家人围着盆一片片地仔细清洗。
按照母亲的吩咐,父亲在灶前生起了火,准备烧水将洗好的艾叶煮烂,妻子则准备好了早米粉、糯米粉、面粉等材料,找来了笔和纸,然后等待她的传授。
母亲将洗净的艾叶倒入早已烧开的水中,等艾叶煮软后,加入一调羹食用碱,继续煮开煮烂。作为一名“大力士”,最费力的任务还得我来完成,母亲将煮烂还冒着热气的艾叶倒入盆中,放入一比一的早米粉、糯米粉、面粉、适量糖一起揉,揉艾叶面团是一项极其苦力的活,没有捷径,只能靠手掌反复充分揉匀,直到这些融为一体,二十分钟后,已是大汗淋漓,在儿子掌声中、在母亲“勉强过关”声中完成任务。
至此,全家总动员,正式开始制作艾叶米果,大家把艾叶面团拧下乒乓球大小,两手搓揉,揉成手指粗的条状,甚至擀成饺子皮状,里面包上腊肉和酸菜。
父亲把先做好的一批放进蒸笼,不一会儿,满巷子都弥漫着艾叶那特有的扑鼻清香,吸引着玩耍的儿童、少年驻足停留,儿子托着下巴静静的数着出笼时间,随着揭盖后的一股热气升起,迫不及待手捧着一个艾叶米果,一边喊“好烫啊”,一边吹着、吃着手里那个软软的、粘粘的、绿绿的东西。
母亲拿来了一沓碗,给小巷里的邻居每家每户送一碗,她说,这是口债,而我认为,这是一种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民俗,从来不曾丢失。
清明时节吃艾叶米果,就像端午吃粽子一样,从古流传至今,肯定也有美好的寓意,至少作为一种传统的美食,给人们带来了无比美好的享受和快乐!这不,晚饭后的湿地公园,步履蹒跚老奶奶沿着路边采着艾叶,莫非是犒劳远方归来的游子?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