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2014年的最后一天,我有幸受到《辽宁个体私营经济》杂志的邀请,来到沈阳市辽宁大厦,参加在这里举办的新闻写作培训会。
来之前,接到张宜昌副主编的电话时,我是诚惶诚恐的。因为之前就我发表稿件的质量问题,张老师和我有过沟通:他指出我文字功底薄弱,希望我努力提高自己稿件的质量。尽管我本身存在着太多的不足,但张老师依然每期都在刊发经他修改过的我的文章,并把这次参加会议的难得机会给了我,所以此次去,我是抱着感激和学习的态度去的。
到达目的地,见到众多文友,和她们聊天时,无形的自卑又一次涌上心头。不说别的,单说学历,我就比所有人都差了一大截。初次见到张老师,又一次谈起我的写作瓶颈:自己底蕴太薄,词汇量太少,写文时知识量匮乏。我把它们归结于自己学历太低,张老师笑着说:“你多看书,多学习呀,学历不能决定一切。”虽然听到张老师如是说,但我依然在心里嘲讽着自己:文化知识的欠缺和底蕴的不足可能通过后天的努力弥补上来吗?
和张老师聊着天,在他不凡的谈吐中,我越发认识到他所说到的写作要点正是自己平时所不懂的。我写文时间不短,也有4、5年了,但从来没有一个老师给我系统的讲过该怎样写文,如何写出好文章。我写文都是在摸索中进行,大多数是笔写己心,不成章法。“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正是我和张老师聊天后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次培训会对自己的重要性,或许它会引领我做出新的突破。
第二天的培训会议上,我努力听着张老师的讲解,认真地做着笔记。当听到张老师说出新闻散文化,用文学的手法写新闻;用说故事的方式写新闻;让新闻生动、有趣;让人物立体、丰满;让情节生动,头尾精彩时,我汗颜了。张老师所说的每一点都是我文章里所欠缺的。他的每一处见解,都犹若醍醐灌顶般,点醒我。如果说我以前只是为了爱好而写字,那么这次我是真正懂得什么是写新闻了。
张老师还强调了稿件的升级和作者基本功的升级,这些都对我大有好处,老师所说的句子杂糅,文字压缩等都是我需要改进的。为了让我们知道如何发现自己的不足,老师告诉我们回去后对比发表的稿件和原稿,并看他推荐的“创刊十年选粹”。
有了这次系统的培训,我越发感知到了自己知识的贫瘠,写作上的不足。回家后,我迫不及待的翻开了“创刊十年选粹”。以前读文章,我只是在读故事,从不会留意文字的章法。这次有了老师的培训,读文章时,我开始注意首尾,间架结构,文章的语言组织,采用的视野,主题深化等问题。边读边思考,不由得大吃一惊:自己曾经沾沾自喜的文字和这些文章比起来,简直都不能算是文章,只能算是说故事,只能说有可读性,哪有什么逻辑性,优美性,更别说散文化了。越读精品越自卑,那一瞬间,我甚至都想到了放弃,自己那些上不得台面的文字还好意思发表?只技校毕业的自己拿什么去提高自己文字的底蕴?
正当我懊恼至极时,一篇《国庆六十周年抒怀》吸引了我,那是张老师自己写的奋斗史,当我了解到张老师只有小学文化时,我惊呆了!也就在这时,我才真正明白张老师对我说的“学历不代表一切”那句话的真正含义!
一直以来,知识贫乏,文化浅薄都是我为自己文章底蕴低,书写不出优美桥段所找寻的借口。每次看到优美的文章,遇到无法超越的高度时,我都会用这个来为自己搪塞。殊不知,这些正是我不思进取,不懂努力的根源。张老师的每一篇文章,里面有的只是深厚的文字底蕴,哪有肤浅可讲?如果不是读到这篇文字,我会一直以为他是哪个高校的高材生,副总编这个职位由一个小学毕业的人来执掌,而且整本杂志还编辑的特别出彩,深度,高度都非同一般,对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夜半,一直未睡。参加新闻写作培训班的一幕幕如过电影般浮现在我眼前。思索,一直在思索,头脑中豁然明朗起来。我知道,自己找到努力的动力和方向了。如果说以前写字只是为了娱乐自己,打发闲暇的时光,那么从今以后,我要把写字当成一项事业来做。既然我已经选择做通讯员,就应该努力做到最好。不妄自菲薄,也不骄傲自大,更不好高骛远。虚心学习经验,用心提升自己,用努力成就未来!
学习,感悟,理解,突破,提升,这是这次培训会带给我的,也会是自己未来的方向。文字的路好长好长,但我会义无反顾的坚定走下去。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