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转眼又到年底,又一个总结今年计划明年的时候。不禁想到了2014的特别:我大学毕业10年、从事烟叶工作10年。都说十年是个坎儿,确实如此,个人知识能力的提升感觉到了瓶颈期,工作也似乎到了转折点。而中国烟叶生产度过了16年的平稳发展后,今年暴露出了烟叶库存总量大的现象,部分工业企业的原料需求在近10年来首次出现转向。
作为一名工业企业驻点10年的基地人员,2014的驻点工作有着特别的感悟。
严守红线之苦
年初,国家局冷静分析全国烟叶生产普遍过热、超种超收、工业库存总量大的严峻形势,提出实施“严控面积,坚守红线”的烟叶生产宏观调控政策。
湖北中烟深刻领会国家局的工作精神,在基地单元建设过程中密切配合云南省公司的各项工作要求,工商双方人员首先从早下计划、严格合同、控制种子三个方面一一推进落实。
这个过程,我充分感受到了部分烟农的不接受,有一个烟农抱怨“原来是你们说让我们多种烟,我才带着一家人在外面打工回来,现在又要我少种,让我到那里去找工打啊?”。这也确是事实,随着形势和政策的变化,多少影响到了部分烟农的经济收入和劳力分配。为此,当地政府和烟草公司的人带着我不厌其烦地到烟农家讲解烟草形势和政策、鼓励保持对烟草的热情和信心、谨慎严格签订合同、仔细核查种植面积。
品种调整之困
种植面积下降,但烟农收入要保证,财政收入要有增长,这是摆在基地产区的切实压力。在播种之时,只确定了特色品种价格上浮之实,收购价格并未上涨。因此,基地单元的品种确定成了我们的困惑之处。调整基地品种,必须要兼顾品种的区域适应性、种植特点、产量产值、烟农的接受程度和种植水平、工业的质量目标与需求特点等因素。
这个过程,我又本着追求“农、工、商、政”四方满意为目标去落实,反复请示技术中心、采购中心、质检部门的领导意见和指示精神,又到产区去和当地烟草公司多次协商,并向当地烟农请教、了解他们的态度,最终才把基地品种落实这一工作完成,达到了一个平衡的结果。
优化结构之实
目前,全国工业企业原料库存总量虽已达36个多月,处于历史高位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国际烟草大企业的正常库存量。然而,大多数工业企业又面临着重点品牌核心烟叶原料的结构性短缺,特别是作为中式卷烟核心配方原料的云南烟叶来说,云南的优质烟叶资源更是紧缺。
优化烟叶结构就成了解决结构性矛盾的关键。基地单元在开展优化结构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局提出的田间处理“下2上2”不适用烟叶新要求。从一村一案方案制定、签订协议、现场称重、现场记录、张榜公示、兑现补贴几个步骤抓实优化烟叶结构这一工作,为后面的提升结构、提高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提升质量之喜
根据“提高纯度、提升质量“的总要求,从基地单元采收成熟度的控制、烘烤的培训和指导、收购标准的培训、收购样品的制定、收购质量的控制等多个环节入手,切实提高基地单元的烟叶质量。
期间,也发生过不少故事:一次,一个烟农交烟时,因为纯度不高混青混杂不能交售而和烟站收购人员起了争执。最后,经过认真的分类分级后,等级分清了,纯度变高了,收入反而增加了,烟农由烦躁抱怨转为了满意喜悦。
最后,我在享受基地单元的收购任务圆满完成的快乐时刻,烟叶质量的提升更让我喜上眉梢。可以预见,基地单元烟叶质量的提升必将对湖北中烟“黄鹤楼”产品质量的稳定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