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红塔历经风雨,风采依旧。
每一支“红塔山”都是品质的代名词。
喜获丰收的烟农,脸上写满憧憬。优质烟叶原料,保障了“红塔山”的品质;“第一车间”战略,实现了烟农与品牌利益同体、发展同向。
“红塔山”第300万箱下线,实现了新跨越。
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编辑整理 时间缓缓流淌,岁月无声无息。
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品牌如昙花一现,短暂辉煌过后就再难觅身影。但是,优秀的品牌却犹如佳酿,历久弥新。它们靠自身特质,在一代代消费者中形成了巨大的品牌号召力,比如“万宝路”,比如“骆驼”,又比如我国民族卷烟工业的代表性品牌——“红塔山”。
勤勤恳恳打根基
1956年,刚成立的玉溪烟叶复烤厂,还是一个小厂,1959年扩建并更名为玉溪卷烟厂。红塔人肩挑手抬、牛背马驮建起厂房,用于生产的,则是从上海淘来的旧机器和零星配件,再加上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生存成为这个时期的主题。
可是,困难阻挡不住红塔人的创业热情。
技术不行,他们就自发搞技术革新;没有制丝设备,没有加温加湿器,他们就用铁锅、铁铲炒烟丝代替烘房,暂时用热水喷洒烟叶代替润叶过程;没有包装机,就手工包烟……
在第一代红塔人的努力下,玉溪卷烟厂投产第一年生产总值就达2402万元,向国家交纳税金936万元,创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有了这样的底气,红塔人开始谋划更长远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质取胜的“红塔山”已经走俏全国,可是原料品质的不可控,成为提升卷烟品质的最大障碍。有鉴于此,玉溪卷烟厂于1985年正式实施“第一车间”战略,将烟田变成第一车间,确保原料品质和产量不断提升。这成为中国卷烟行业发展史上一次标志性变革。
玉溪卷烟厂当时的决策者们还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老一代红塔人依然记得,烟厂在1986年购置了一套莫林斯(MK9-5)卷烟机,初步实现了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持续的技术改造和对烟叶质量的严格把控,使“红塔山”在市场竞争中遥遥领先。
孜孜不懈求品质
在创业初期,保持品质相对容易。这个道理很简单,为了打开市场、吸引消费者,创业的人充满激情,用心、用时间、用智慧去揣摩消费者的心思,一步一步地提高产品质量,期望能在短期之内就能迅速打开局面。
很多产品能够风靡一时,却又很快消失不见。风靡,正是源自创业初期对品质的追求;消失,则是因为无法长期保持品质。所以,长盛不衰的秘方很简单——用心去满足消费者,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红塔山”就是这样做的。
近六十个春秋的轮回,变的是厂房、设备、员工和市场;不变的,是从创牌第一天就开始的,对高品质永无止境的追求。
一包烟看起来简简单单,却获得“代表中国烟草实力与水平”的赞誉。国家最高荣誉质量奖、中国名牌产品,是对“红塔山”品质的最好注解。这些荣誉的背后,又包含多少对品质孜孜不懈的追求与坚持。从“红塔山”(经典1956)到“红塔山”(大师),价格的不同没有改变“红塔山”对品质的追求。
正是因为对品质的坚持,才成就了第一个年销量超过300万箱的卷烟品牌,并让“红塔山”的销量持续保持世界第二。
兢兢业业再出发
“红塔山”,用三十年的销量领跑,于低谷中勇敢再出发,让所有荣誉变得实至名归;“红塔山现象”,让同行深思,让消费者赞叹,让红塔人更加兢兢业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红塔山”经历了最为辉煌的时期,可是这样的辉煌,并没有逃脱盛极必衰的命运。这样的衰落拷问着企业,拷问着员工。是就此沉寂、“吃老本”,还是痛定思痛、走出困局?红塔人的选择,只能是后者。选择重写辉煌,就要下定决心,更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2005年,红塔集团逐渐从过去的光环以及后来的桎梏里走了出来,推出的“经典1956”开启了“红塔山”的品牌发展之路,为“红塔山”的复兴铺下了厚重的基石。
接着,红塔集团又陆续推出了“红塔山”(欣经典)、“红塔山”(大师)等产品,抓住了行业改革发展做大品牌的有利时机,重新赢得了消费者和市场,走上了一条强势发展之路。
从销量谷底的30多万箱爬到百万箱高峰,“红塔山”用了3年,从100万箱增长到200万箱“红塔山”只用了两年。红塔集团品牌产销规模从2005年的306万箱提高到2010年的532万箱,突破了500万箱大关,成为行业卷烟销售规模最大的企业。
展望未来,红塔人依旧会怀揣着最初的信念,谨守谦逊务实之心,潜心探索、苦练内功,在“致力于做中国最好的卷烟”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