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记得那年的青涩,怀揣着梦想,追寻着父亲的足迹,踏上新的征程,奔赴我工作的第一站——素有普洱北大门之称的银生古城景东。这里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因唐代之后曾是疆域辽阔、盛产银生茶的银生节度府所在地而得名银生古城。就是这样一片土地,养育了这样古朴的彝家民族,他们有山的情怀,有水的情愫!就是这样一份真切,一份执著,在山村的绿色烟田下,碰撞出人世间亘古不变的真情。就是这样的情愫,在风花雪月和油茶酱醋的日子的变幻更替中,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用炽热编织着自己的理想,为构建和谐烟草,用自己的方式去播种希望,收获满意。
回望历史的发展,点燃记忆的火花。景东县烤烟生产经历了试种、起步、发展、“双控”政策后稳定发展的过程,1985年组织烤烟多点试验,1992年以后作为新兴产业培植,1997年一度发展到5.2万亩,1998年“双控”政策实行后,种烟乡(镇)由15个乡(镇)减少到6个,面积由5.2万亩减到1.45万亩。2000年以后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狠抓科技兴烟战略,使全县烤烟生产在品质、产量上有明显提高,2011年全县13个乡(镇)、135个村、898个组、10321户农户种植烤烟,种植面积10.025万亩,合同产量26.29万担,实际收购28.938万担,烟农收入2.79亿元,实现烟叶税6410多万元。是自1992年以来的最好的一年,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今后的大发展、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20年生产实践证明,烤烟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一项骨干产业。根据《景东彝族自治县新烟区发展建设规划》,到2015年全县烟叶生产发展目标40万担,建设基本烟田35万亩。弹指一挥间,20年烟草岁月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观烟草的发展脉络,看烟草的变化轨迹,会有一种自信的声音,充溢着我们的耳膜。
今天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呈现在眼前的是崛起中的新烟区。我们正在用镜头,胶片,文字去搜寻,纪录这块历史,文化的痕迹,记录下烤烟产业发展的点点滴滴,记录下各级领导对新烟区的深深关爱。一幅幅独具视觉冲击的漫山烟田清晰地浮现眼前,连片的烟田在骄阳下与山峦相映成趣,磅礴的气势随着绿色感官迎面而来,现代化的卧式密集型烤房如珍珠斑镶嵌在绿油油的烟田中,绵延的烟路好似给烟田镶上了金边,别具一格,独具特色,构成了一幅幅美丽壮观的画卷,凸显出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之美。一个个烟草人活跃在我们的笔头心间,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打动着我的心扉,他们熟悉或者陌生的面孔深深地嵌入我的脑海,使我不能须臾忘记他们。他们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和艰辛的汗水,书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绩,开创了新烟区灿烂的明天……
在静静的凝视中,我突然发现,从走出象牙塔开始到现今,在一个个鲜活的烟草人精神感召下,我心神荡漾,钦幕不已,就是这样一份历史的真实回望,我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就是这样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积淀了“尚德崇文、和谐包容、敢为人先”的景东精神。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新一代烟草人要勇于担当起“利国惠民、至爱大成”的历史使命!我们个人价值的高低和烟草企业的兴衰早已融为一体,实现烟草行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共同发展目标,任重而道远。唯有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奉献,唯有负重拼搏、发愤图强的实践才能实现。我们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践行“利国惠民、至爱大成”核心价值理念,坚持开展“三个全心全意”努力做到“三个始终”,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公仆意识、民主意识、创新意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恪尽职守,高效务实,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珍惜每一刻、抓紧每一天、走好每一步,力争把工作一项一项地抓好,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办实。
虽然,我们的力量太小太小,但是,我相信,当春的信息掠过窗外的时候,会看到一幅流金溢彩,金浪滔滔,心歌魂舞,震撼人心的画卷。烟草终将伴着我的文字,伴着我的期待,伴着我坚定的路途。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