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六月,已经过去,
灿烂的七月,悄然到来,
2020年,
就这样,过去了一半。
我们就像在一条分割线处徘徊,
前一脚还在上一个半年行走,
下一脚就已迈入下一个半年。
一草一木,一书一画,
一蔬一饭,一丝一缕,
目之所及处,心之所及处,
处处是美好,时时有幸福。
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
一半是感怀,一半是希望,
一半无法挽留,一半还可逐取。
在中国,有一种巧妙的文化,叫做“半”。
“半”的魅力,是留白,是空间,是想象。
这种存在,无比美好。
就好似一首唐诗,抑或是一阙宋词,无限深情载于其中,引人遐想连连。
王安石晚年曾隐居江宁半山,号半山居士。
白居易有诗云:“半江瑟瑟半江红”,残阳照水,细波粼粼,一半碧绿,一半殷红。
又有诗云:“犹抱琵琶半遮面”,怀抱琵琶,半遮半掩,风情万种,欲说还休。
一物一人,一景一地,犹如雾里看花,如影随形,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朦胧感,美不尽言。
这美,是一种留韵,若有若无,若即若离。
曾国藩最爱一句话:“花未全开月未圆。”
最好看的花,是半开。最美好的月亮,是月半。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繁盛之后,尽是枯萎凋零。所谓盛极而衰。
一半花开,一半月圆,是中国美的最好诠释,因为刚刚好,还能更好。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开展。
老舍说:“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平日里,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锅碗瓢盆交响曲,那是人生之烟火味,谁也离不开的生活本真。
听一首歌谣,沏一壶清茶,写一段文字,让日子在烟火里,依着生命的暖阳,在时光中缓慢而优雅地前行。
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中有言,“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日子淡淡地过,时间慢慢地煮,于人间烟火中浮沉,亦留给自己以时间。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都是生活的本真味。
一半烟火,是人得活得接地气。
一半清欢,是人“总要有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生活最好的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人生最好的境界,当是抱朴守拙。
中国人的“半”字哲学,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恰到好处,余韵无穷。
有些事,看透不说破;有些人,心里明白就好。
花开花落,月圆月缺,流水的年华,留不住岁月的脚步,一半尽在于我,一半听任自然。
学会凡事顺其自然,不去计较是是非非。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生活里的大多数事情,不过是鸡毛蒜皮。睁一只闭一只眼,得饶人处且饶人,不给自己添委屈找麻烦。
一半明白,心如明镜。一半糊涂,人则豁达。
明白存心中,糊涂过人生。
在明白中糊涂,在糊涂中明白,学会释然,人生处处是风景。
人言世间事,我自赏花开。
杭州灵隐寺有一副对联,禅机妙语点醒世人: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是啊,每个人都想万事顺心,心想事成,可人活一世,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又怎么可能事事顺心呢?
人生实苦,只求“一半”的称心,便已知足。
赏庭前花开月圆,观世间人情冷暖。
半争半随,在烟火间得清欢;半糊涂半明白,在人生中得自在。
一半一半,方得圆满。
有一首《“半”字禅》深得我心: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
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亲半爱半苦乐,半欲半禅半随缘;
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
世间哪有完美之事,不圆满才是真正的圆满。
从容豁达,乐天知命,随遇而安,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固守一份淡泊与宁静,摒弃凡尘中琐事的缠扰与牵绊。
不去强求完美,要做真实的自我,让人性回归到本真的状态。
一半才是恰到好处,一半才是长久之道。
三毛说: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林语堂说:
名字半隐半显,
经济适度宽裕,
生活逍遥自在,
而不完全无忧无虑的那个时候,
人类的精神才是最为快乐的。
世界,总是一半一半的:
一半是天,一半是地。
一半是男,一半是女。
一半是善,一半是恶。
人生,总是一半一半的:
一半争取,一半随缘。
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一半糊涂,一半明白。
半因半果,半得半失,
未来之事多两半,
一半还之天地,一半让给人世,
一半归于前尘,一半赠与后缘。
人生,
就在这一半一半之中,
走过一半,剩下一半,
蓦然一惊,人生已过半!
人生不必太完满,
一半就好,
于无声处听惊雷,
于无色处见繁花,
只求对半,方得圆满。
来源: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ID:gxjhshys)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