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窄”蕴含中国古代哲学精髓,在关于情、质、性、理等核心问题的探讨上,宽窄是理念流变的重要尺度。
殷商时期,宽窄的领域多限于宗教祭祀领域。西周末年,随着铁犁牛耕的兴起,中国哲学转向实践应用、人本价值、天文历法、美学探讨等方向。宽窄作为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钥匙”,自然被赋予了更多的适用范围。
就中国古代哲学命题来说,在古代人民说明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一元论与辩证法,空间的无限性与相对性、时间的有限性与无限性,事物之间的同异关系、表象与实质之间的定性,人性的善恶标准,社会历史观念、政治秩序的变动,以及文化的兼容与互动,形式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过程等各个方面,“宽窄”都能够成为其中重要的界定词语。可以说,“宽窄”构成了古代人民生产劳动的思维底色。
“宽窄”是天地之中的“道”
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孕育于中国古人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上古时代,天命之道由巫、祝、史等掌握,他们通过祭天祀祖来沟通上帝与人间。其中,占卜是祭祀的重要手段,烧灼后的龟壳或兽骨的裂纹宽窄是预测吉祥祸福的评价标准。直到周朝之时,周公旦指出:“天命靡常”,统治者只有讲究“德”、“孝”,注意统治的技巧与方法,“保民”才能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
宽窄之道在于天人合一。“道”的开始在于宇宙的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实质,是世界统一性的认识。这种原始性的“道”表现在封建社会的内容上,就是道统、天志、性理等。代表如孟子云:莫非天命,顺受其正。具体来说,封建国家的政权更迭,不变的是“天道”,是政治秩序的继承。
宽窄的境界在于忘记宽窄,做到“无己”。这主要是指庄子的虚无主义主张,讲究取消万事万物的是非差别,追求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人的天然本性就是将心的效用发挥到极致,“坐忘”于天地。自然的本性是无知无觉的,得“道”就是人与自然化为为“一”。
这实际上否定了事物存在的客观实在性,以主观精神作为区分事物的标准。总体来说,古人的宽窄之“道”是现代人类追求精神世界的先导,有自己的可取之处,但也存在认识的误区。
在古代社会关系中,首先,道德伦理是进行社会分层的基础,第一是社会组织中上下级之间的伦理结构,包括君臣关系的上下、宗法组织上的管理、学业上的师承等。第二是社会交往中的长幼尊卑的伦理结构,包括年龄大小、地位尊卑、经济富贫、知识多寡、智识多少、道德善恶、能力强弱、智力智愚等。正是这些构成了古代人民活动范围的宽窄,决定了社会领域的成熟程度。
其次,宽窄是万物交往的参照轴。在古人的认知中,物理空间的宽窄是可感可知的符号,是古人表述“大人”、“民胞物与”、形神问题、心物关系的语境话语。
“宽窄”是人进行自我完善的价值标准
“理”在“性”先还是“性”在“理”先,这是古人关于道德哲学的中心命题。古人哲学在关于道德的相关论述中,尤其强调以自我为统帅,进而实现天下大治。
以“仁”为例,孔子渴望“天下有道”,想通过克己复礼为仁。一是君臣之间,把握的原则就是“上好礼”“贤贤”“导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原则,礼治德化方能上下同心。二是人与人之间,“礼”是社会要具备的道德准则,“人而不仁,如礼何”。在处理社会关系时,宽窄的界限就是不要以自我为中心,拒绝主观猜测,拒绝固执己见、拒绝不留余地。三是对于个人而言,礼的宽窄就在于准确把握礼的性质与内容,不断约束自己使其合乎礼的规范,做到恭、宽、信、敏、惠,成为君子。其次,“仁”是自发性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我欲仁,斯仁至矣”。墨子则认为“兼爱”就是仁义,是以利人为核心内容。
朱熹继承与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观点,强调天命之性如日,光芒四射,无届弗达,没有偏塞;气禀各不相同,正如间隙分长短、大小或宽窄一样。因此,宽窄是“仁”的标准,是层次性、范围性的立体统一。不可否认,“仁”的先验性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说假定“自己”的心都是善良的。
在人的自我发展中,空间审美必不可少。例如建筑空间中,在大的方面,空间分割的宽窄是园林美学的原则,要显示出格局、灵性与自然;在个体方面,门窗的宽窄及各式体裁都讲究交相更替,即使在同一屋之内,各部分也是异彩纷呈;在自然与建筑的空间转换中,这种耳目一新之感更为强烈。在绘画艺术中,古人讲究利用空间的大小、方向、疏密、宽窄、图与底的搭配以及色彩的浓淡等,展现视觉感的内容多元性,表达出情感变化、语言多姿、思想深邃的气息。
“宽窄”是朴素辩证法的基础
物质世界是无限与有限的统一,从宇宙本身来讲,时间是无限的;具体到每一事物身上,时间却是有限的。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方面,“宽窄”多表现为事物由低向高的转化之中,当发展到了极点,必然陷入“物极必反”的境地。老子云:“反者,道之动”,即事物的规律都是向着它的反面发展。可以说,“宽窄”不仅是发展的往复对立的表现,而且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表达。古人在观察天文气象、时节变化的过程中,总结出了“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的人与自然关系。
客观上,这将人从“天”、“神”等权威下解放出来,塑造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性格。
另一方面,“宽窄”是表述事物运动变化的评价符号,宽窄相济就是对立统一。在对立性上,形容事物状态的东、南、西、北,前、后、左、右以及长短、高矮、宽窄等都有这样的相对性。在统一性上,“宽窄”具有“和”、“同”、“玄同”概念的意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就是宽窄的各种表现形式,是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要讲究“形胜之变,与天地相蔽而不穷”,灵活采用各种方式方法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
“宽窄”哲学的背后其实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是自然与人文的相互交织,是现代社会标准逐步建立的过程。封建统治阶级依据“宽窄”建立自己的等级制度,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宽窄”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都从而完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秩序构建。一言以蔽之,“宽窄”既源于历史,又超脱于历史,是中国哲学的典型话语。
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