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成都美食着实名气很大,食客众多。赞美成都美食的儿歌很多,例举如下:
“钟水饺陈麻婆豆腐,成都凉粉儿担担面,好吃的张鸭子。芙蓉餐厅芙蓉糕,洞子口凉粉冻鸡素面,三六九豆花面儿,竹林小吃油炸锅巴,叶儿粑赖汤圆儿,川南的毛肚儿,都云的泡菜,熏一锅烧鱼头儿,卤肉加锅盔,糯米包油条儿。糖油果子三大炮龙抄手儿,青根儿包子,矮子抄手儿,哑巴汤圆儿。夫妻肺片儿,北方水饺小笼包,芙蓉花生米儿。还有锦城的干饭,团结豆花面儿!”
又有,“成都是个好踏踏,东城区连着西城区,成都的小吃多又多,你听我来说一说:赖汤圆的心子多,陈麻婆的豆腐麻,夫妻废片麻又辣,成都是个好踏踏。”歌词中的美食是坊间公认的成都名小吃,除了上述名小吃,成都民间还有体量庞大的口碑美食,是当地人价廉物美、饱享口福的好去处。
价廉物美口感取胜,拓展市场宽度,小变大,窄变宽
据说,当年成都在与广州争夺亚洲美食之都的名号之中,散落在成都僻街陋巷的民间美味,起到很大作用。众所周知,广州餐饮业非常发达,食在广州也是不争的事实,生猛海鲜、奇珍异味、鲜香可口的煲汤,举不胜数的茶点、海鲜大排档,都是广州美食的招牌。然则“尚辛香,好滋味”的成都美食,坚持走大众化路线,就地取材,美味佳肴都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鸡鸭鱼及猪牛羊,只是在配料和制作上面下足功夫,就形成了“百菜百味,一菜一格”的川菜风骨。麻辣鲜香烫,蒸爆炖炒溜,十八般厨艺样样派上用场,味在成都,美食是成都市井文化的一部分,为成都赚足口碑。
成都有很多主流餐饮街,规模大档次高。诸如一品天下美食街就拥有深厚的美食文化底蕴,多家知名餐饮旗舰店汇聚,营造出浓厚的美食氛围,休闲、娱乐板块亦已成熟,其辐射范围之广、号召力之强,在成都各大高档餐饮、娱乐、休闲热点区域中首屈一指。红杏、文杏、大苲风等品牌店很有规模,街中心一只手拿着一双巨大筷子的logo,是这条美食餐饮街的地标。此外,在成都,金阳路、府南新区、桐梓林、玉双路、机场路餐饮一条街也是很有名气的。
成都美食的原创性是其精髓,是获得亚洲第一个“美食之都”称号的重要原因。而成都坊间餐饮小店,则是原创性的推手。
民间美食挑起大众消费的大梁,这些餐馆店面装修普普通通,甚至有点简陋,成都人戏称苍蝇馆子,意思是指很小很简陋,店面仅仅十几到100平方米左右。这些不起眼的小馆子,拒绝商务,面对大众,价格公道,丰俭随便,味道地道,绝对家常。家常成其为立足之看家本领。这些苍蝇馆子从来不做广告宣传,也不会发DM单,传播全靠口碑。
成都市区人民公园旁的老妈蹄花,24小时营业,店家招呼客人来一份“优秀的前踢”,于是一大碗汤色乳白的猪蹄子炖白豆端到你的面前。据说,炖猪蹄需要文火微上七八个钟头,肥而不腻、胶质感极强的蹄花自然是最大卖点。
宽巷子侧面的支矶石街路口,旁边有家侯记冒菜馆,这家店不卖炒菜,只有烧菜冒菜蒸菜烧菜,冒素什锦,排骨粉蒸肉,酥肉汤很有特色,10元钱左右保管你吃好吃饱。尤其坐在梧桐树下小板凳,边吃边欣赏笔直一溜梧桐,阳光斜射在小巷,斑驳陆离,味道悠长,晒着阳光吃着美食,有着静谧舒适的感觉。
双流九江茅屋大酒店,突出茅屋本色,简陋的店面,简易的餐桌,明明是陋室非要弄个大酒店名分,老板自嘲自讽有点板眼。茅屋虽小,店中的肥肠系列做得一点不含糊,基本上只有肥肠一道菜,做出各种花样:蒸、拌、烧、炒、卤、汤样样地道。尤其称道的肥肠汤与莲花白搭配,保证让你食欲大增。雪白的汤,甜丝丝的莲花白,蘸水又辣又麻外加香味,配一盘凉拌拐肉,口感真是不摆了,过瘾,舒服。
成都坊间小馆子,往往把坊间口碑视为餐馆生命。成都天回镇是当代作家李劼人笔下《死水微澜》的发生地。几年前,那里有家一元粉蒸牛肉馆,卖的东西永远只有三样:2.5元一碗牛杂汤,1元一份的粉蒸牛肉,1元一个白面锅盔。这个店经营了60年,店面在古戏台台底,空间不足两米,破烂不堪,店内打拥堂。店主只卖当天宰杀的菜牛,坚守传统,保证质量,薄利多销,拥有一大批忠实回头客。
“块票”生意很小,做大则宽;“百元”消费很大,市场太窄
近年来,高档餐饮纷纷倒闭。原因何在?太贵。一般平民消费不起,高端商务消费有限。因此,成都小吃成为主角。
成都人开玩笑说,每到吃饭,不知道吃什么,不是因为饭馆少,而是可供挑选的特色餐馆太多了,都想吃自然犯难。华兴街煎蛋面、羊马査渣面、家常面、铺盖面、无名包子等面食林林总总,豆汤饭,豆花饭……,还有玉林串串香,白家肥肠粉等小吃也数不胜数。成都周边的龙泉的史鳝鱼,华阳的陈婆婆土鸡馆、稀饭庄,双流的老妈兔头,温江的万春卤菜、百年老卤、高三哥猪耳朵等,令人想起来也是口水欲滴。
成都坊间美食,通晓经营之道,做餐饮更重创新。话说华阳稀饭庄,两元钱管饱吃好,各式各样的稀饭随便舀。稀饭品种很多,红苕稀饭、南瓜稀饭、菜稀饭、皮蛋瘦肉粥、八宝粥,两元看似不打眼,学问很大,喝稀饭是吃不饱的,馒头包子花卷锅摊,还有各种小菜,才是利润的来源,所谓“毛毛雨打湿衣衫”是也。
又一首成都美食儿歌飘过来:“日斜戏散归何处,蜀风园和努力餐。三大钱儿买甜花,切糕鬼腿(油条)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炸糕聒耳多,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买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桂粉好汤团。爆肚油肝香灌肠,木樨黄菜片儿汤。”
歌声飘来知饥肠,香味袭来口水淌。成都小吃闯出了一条香飘四溢的“打涌堂”宽之路。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