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见闻
有辆赛车,没事的时候就想出去遛遛。长时间不骑的话,车胎就会老化,刚好也给了我要骑行的理由。这不是半推半就,一切刚刚好吧。既然人在路上,就会遇到一切事情,见了看了,免不得有一些思考。姑且称之为骑行路上的见闻和碎思考吧。
桥的两边
沿着乡间小路,入眼帘的尽是绿色。风景在流转,我在骑行的路上慢慢欣赏。拐过一个弯,一座小桥,我站在小桥上,看远处风景,用手机开始随拍。怎么耳畔老是有声音呢?低低的,沉沉的,我用耳朵搜寻。桥的一边,是几个猜拳行令的人,像是在烤肉,熏着人间的烟火,那声音不像我耳朵中的低沉的声音。没有节奏感,没有韵律感,一会儿声音大,一会儿又像骂娘,怎么听上去都不像。桥呢,有30米长吧。我推着车子走过去,在桥的另一端,果真有了新发现。原来是一座乡村小教堂,用的是高音喇叭,传出来的却是低沉的声音。门是开着的,我走了进去,掀开门帘,里面坐着大概三十人左右,应该是女人多,老年人多。那份虔诚,超出了我们一般人的理解。我是第一次见这场面,心里还慌慌的。台子上的人通过话筒传出来的低沉的声音,原来就是他的声音。他时而是普通话,时而是乡音土话,但那种镇定从容一板一眼的,由不得人佩服。
一座小桥,两样风景。世俗的人们,吃着喝着,享受百般的人间至味。桥的另一边,却是信仰——信者得生的真实写照。我只是一个骑行的人,路还在远方,没有尽头一样。累了,我就在桥的这头,歇歇。有劲了,我就骑过桥去。我,是一个信者吗?
瓜菜园子
往前走着,路边一大片菜地。快到了中午,就顺着小路骑进了这片菜地。一畦、一行、一列列整齐的菜苗、菜架和瓜秧,被务庄稼的把式侍弄的像个家园一样的。田地里人不多,一位女士头上蒙着条灰白的毛巾,趁着大太阳在摘黄瓜。走近了,问她,说今年的菜还好,大家都摘了去县城里去卖。说着,就摘下两根黄瓜,让我尝尝他们家的黄瓜怎么样。我不好意思吃,就说,留着吧,好卖钱。她说,农家人,吃些不怕。谢了谢她,还是推着车子找块阴凉地方呆着吧。太热了。远处的大路上,车来车往的,一看就是三轮车,车上都是满载的瓜菜,要么就是些卖过菜之后的空笼。这么热的天,对于他们来说,能卖上个好价钱,天再热心里也是暖的。老天不欺人。祈祷了,但愿吧。
一片小菜园子,其实就是菜农的希望。守护着,培育着,善良的心地里总是希望老天能照顾下,有个好收成,能卖个好价钱。我是路人甲,我的心里也祝愿他们的心愿能成真。下一次,我希望再去菜市场的时候,或许我能碰到哪个劳作的人,或者我能多买她一把青菜、一根黄瓜的,就当是自己给自己的安慰吧。
寂静矿区
往前走着,上了个坡。曾经的热闹红火的矿区,现在成了一片静寂之地。长长的运煤专线,闲置了。职工俱乐部、图书馆、农贸市场、烧烤店……一片一排的鲜活的字体还在,就是没有人了。树荫下躺着的小狗、小猫们似乎也很懒惰,几乎都是卧着躺着的。几个老人,在一家商店门口坐着闲聊,我推着车子走过去的样子都会被他们多看几眼——好像,我是个外星人来了。坐在一家小店门口,门是锁着的。店门口放着几个连椅,估计是矿区哪个单位的老物件了。坐了一会儿,好几个老头老太太走过来买东西。说,今天不开门?我望着他们笑笑,说,没开门。几个老头老太太围拢了过来,摇着扇子,和我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山东的,内蒙古的,山西的,东北的……青春褪去了他们的美好容颜,只是记忆再次可以让他们恢复活力。我绕着寂静的家属区转了一圈,感觉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肚子饿了,在老两口开的小馆子吃了几两饺子,和他们聊着,感觉这世界和他们一样美好无边。在哪里生活惯了,就喜欢上哪里了。去哪儿都不习惯了。这是我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这里,就是他们心里认定的他们的家园。
我还没有他们那么老,我还是习惯城市里的烟火。偶尔的静寂,也是像这样骑骑赛车去寻找一片静谧之地。耄耋的他们,说到了曾经,就显得很美好。五十年了,四十年了,一个人的青春样貌,就在这里盛放。人,又怎么放得下呢。哪里也不去了,就是这里好。
人这一辈子,健康些就好。站在桥上、走在路上,还是经过瓜菜园子,用心用眼感受这些活生生的现实,总比隔着窗、眼巴巴地望着天空强好多了。看着想着,思考哪怕就是些碎思考,也是一件挺好的事情了。风声雨声读书声,这对于我而言,好像已经过了这么求知的年纪了。走着比坐着好,骑行比走着好,起码可以走远些,眼界开阔些,能静静的想一些事情,证明脑子还没有“锈透透”。走过的风景,哪怕不是什么风景,我都以为是风景,可以常驻在心里,适宜有空的时候拿出来像牛一样反刍下。
其实,有时候就是没什么思考甚至碎思考,就是走一走跑一跑的,总想着在路上比窝在家里闷想好些吧。我走过一个地方,就会记住一个地方,那里的人和风景,会让我久久难忘,哪怕只有一面之缘。在路上,向前,或者哪里就有个不错的地方、能聊几句的人和没有见识过的事情。这,有人说叫阅历,我想着,就是什么也不是,就当天上的星星,数一数,那一刻,我也觉得美好吧。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