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六到五世纪的雅典跟成都有很多相似之处,既然雅典成了西方哲学的摇篮、故乡,成都也是很适合发展哲学的。
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亚里士多德,他在伦理学的代表作中提出了三种幸福观(三层幸福)。三层幸福从人的三种对应身份出发的,首先人是自然的人,其次是社会的人,第三就是理性的人(或精神的人)。对应人的这三种身份,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当中认可三种幸福:第一种幸福就是过好日子,也就是世俗意义上的丰衣足食、身体健康等;第二种幸福生活是要遵守伦理规范,就是符合德性的生活;第三种幸福是思辨。这三个层次和人由低到高的三种身份是相协调的,最高层次的是精神的人,所以思辨就是最大的幸福。
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观点与2018宽窄哲学高峰论坛的主题“优品生活”是有对应的。什么叫优品生活?第一就是衣食无忧,身心健康,这是自然意义上的人的优品生活;第二就是道德高尚、遵规守纪,这个是社会意义上或者伦理意义上的优品生活;第三就是修心养性,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这个应该是精神意义上的、灵魂层次的一种优品生活。而无论是我个人也好,成都人也好,或者全国的多数人也好,距离这三种意义上的优品生活,都还有很大的差距,有进一步改变的必要。
首先是世俗层面上的生活,有太多的人沉溺于感官享受,这方面要过优品生活,就应该摆脱享乐主义,加强身心修炼,四川人、重庆人等生活都很闲暇,没有修炼身心,其实生活一方面需要休闲,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修炼。
第二个是伦理层面的优品生活,我个人认为也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多表现为很多人坚持个人至上,或者个人利益至上这样一种处世哲学。正因如此,出现了很多消极现象,无论是在法律意义上,还是在道德意义上,可以说社会上有很多人是没有坚守这两个底线的,在这个层面要过优品生活,应该抛弃个人至上,坚守法德底线。
第三个是精神层面或者灵魂层面的优品生活,最根本的是要纠正庸俗无神论,树立敬畏意识。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无神论,它是一种科学的无神论,经过了严格深入的理论分析而得出来的科学结论。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的大部分民众文化水平很低,对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没有切身的体会,词句还都搞不明白,但是他们接受了结论,既然没有神仙皇帝,没有天堂地狱,没有因果报应,就只好关注当下、眼前,一切就以个人的利益为中心来决定自己的言行。看起来这是接受了无神论的结论,但实际上我把这种称为庸俗的无神论,它不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再加上我国的传统文化跟西方不一样,主流思想当中没有严格的宗教维度,所以普通百姓就更容易接受这种结论,这就造成了很多人到现在为止没有信仰,一切都在当下、眼前,一切都在个人利益。
我个人认为,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所以,就应该纠正庸俗的无神论,树立一种敬畏意识,而人什么都不怕的话是最危险的。从这些方面审视优品生活,第三个层面的问题要更严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