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儿,不带一点修饰,吹拂大地,掠过群山,跨越江河;瓜果熟了,落叶黄了,枫叶红了。秋,把成熟捎给了万物,把收获带给了人间。天空,干净得没有一丝云彩,通透得没有一粒尘埃。一望无际的瓦蓝,叫人宁静,让人安详,使人致远,令人可以什么都不想,轻轻的,把愁情烦事都放下。感念秋的美丽,秋已走过。尽管还有来年,青春已然不再。方才成熟,又要老去。秋天走过,岁月走过,时光,总是如此的不经用。中年一到,人生的夏天还未来得及用热烈画个句号,生命的秋天就在光阴匆匆的脚步声中另起一行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人到中年,回首再望,身后留下的是深深浅浅的脚印、弯弯曲曲的路径;走过平川坦途,走过曲折坎坷;欣赏过风和日丽,品尝过凄风苦雨;有过鲜花掌声,有过迷茫徘徊。人生有甘苦,人生有得失,生命的长度缩短了,深度和宽度却是一生一世的收获。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收获的季节、充实的季节、多彩的季节、欢乐的季节,最美在秋天。人生的秋天不也是这样吗?
一夜秋风吹拂,春天的笋拔节,变成一条条,竹子节节生长。春天的柳发芽,变成碧绿,柳枝漫天飘舞,春天的燕衔泥,变成雁阵,挂在湛蓝的天空中,风吹田畴稻浪翻滚,雨打芭蕉果挂树头。一桶鱼苗放塘,夏汛满水的池子不再寂静,静谧的水面有了更多点画者,大鱼的咏蝉有了更多的聆听者。一场民俗风情,丰字牌会鼓传来震天之音,长长的香火龙舞起,挂满脸上和风中的秋禧,乡间唢呐仿佛天籁传声,赴乡村庙会之路人头攒动,那粥场和糯米棚满是虔诚者。竹简传家书只知书中有记载,书信走邮筒也已成昨日,那山水、那家情、那乡风,早成一条信息,一个微博微信。秋夜,推开窗户就秋高气爽,就星光闪烁,就秋色弥漫,路灯下有小汽车驰骋,广场上响起广场舞,是谁点秋月为秋波,是谁摘星星播种秋情。
小小的瘦瘦的一滴,在荷间滚来滚去,无拘无束。尽管微不足道,只不过是雨点误入藕叶的一场邂逅,但也很努力地珍藏着太阳,并且折射出太阳的影子。
天空为之颤抖。雨为谁而下,又为何而下?电为谁而鸣,又为何而鸣?当激情不再燃烧,暴风骤雨是最好的落幕,风雨过后,阳光下的大地一如娩后的女人,和颜悦色,慈眉善目。地面的尘埃可以洗涤,可以涌动,可以填埋沟壑,可以沉入海洋,而心里的呢?红尘的呢?暴风雨,是创造,还是毁灭?
曾几何时,做了某些不太光彩的代名词,萤火虫没有过错,依然在青草碧叶之间垂钓夜色,咀嚼星光。流动的萤光,果真是叶的精魂?扑打流萤的书生已安然入睡,梦里梦外流萤点灯,芭蕉夜雨荷叶田田。
多像母亲额头的皱纹,蜿蜒盘旋,不深不浅。儿时,我是小溪里东游西荡的鱼,后来的我竟成了残忍的捕鱼人,盗走了溪水里唯一的呼吸和心跳。小溪惊慌失措,孤独地坚守着一个人的城池,落叶,再次验证了小溪始终没有停止流淌。
水稻和蛙声,自古便有了不解之缘。稻香正当其时,蛙声灌满了整个村庄,整个田畴,整个夏天的夜晚,抑扬顿挫,原始野性。成片的蛙声去哪了?今夜,我分明只听到一两只蛙的对白,或者一只蛙的一两句自言自语。也许,若干年后的蛙声,只能用艺术的方式演绎。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