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语气语意、一种语言环境,就是一种典型和非典型的说话艺术。中外概莫能外。世界之奇之大,都在语言上描述得来了。有些却只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了。尤其在我们这块中华大地上。悠久的文明发展史,给我们提供的沉甸甸的文化积淀,就是这样来的。都说中国人说话讲究,这种讲究其实就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典型代表。对于烟草语意、问候和敬烟点烟、传递感情等等的礼仪来说,如果要是放在一般的语境下,我们会发现什么渠渠道道呢?试着为各位看官解读下,就当是抛砖引玉的一个尝试吧。
一、来根烟。
两个熟人之间,一般而言,断然是不会出现这种典型类似于周旋的情况的。
熟人直接就拿出烟盒,拉开,取出来递给对方了。应酬和寒暄,不需要,一切都在意会和默契之中了。这样的铁关系之间,压根儿就不需寒暄和周旋。
来根烟,要么就是两个人之间还不大熟悉,面子上还抹不开,就是靠着这根烟来拉近或者维系两人、多人之间的关系了。要么就是也熟悉,好久不见了,感觉一下陌生了,还得靠这根烟来把距离拉近些,免得生了尴尬和距离感。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个人受了伤害、犯了事情,刚刚平复了心情,或者是仍需要安慰下,这时候,来根烟,就显得水到渠成,不掺杂一丝儿慰问的痕迹,却还是来的恰恰巧、刚刚好、尤其妙。
两个伙计之间、哥们朋友、狗皮袜子的关系等等,尽可以这样。不过,你还是要看看对方脸上的表情再说,这个当然可以有。
人生这时,最美的风景,无声无语,一言不发——来根烟正好。
二、抽烟吧。
对于上级和下级、长者和小辈、先贤和后辈来说,人敬人,恒敬之。抽烟吧——道出的,其实无非就是一种平视和恳切之情。以我之心,换人之地,心地之间,就见尊卑之分。
如果有下级、小辈和后来人这样说,我想他面对的一定是不屑、鄙夷和白眼了——怎么这么不懂礼仪文化和文明呢?谁家的孩子呢?
上级、长者和先贤,他们有自己一以贯之的守正规矩,就是我们想抽烟,也需要在他们面前毕恭毕敬,显得谦卑一点,尊敬一些,显得我们受到的教育和文化程度还是清晰可见的。
有的人,据说就准备身上带着两包烟,一包自己抽,一包就是“敬上”的高档高价位烟。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去胡乱敬烟点烟,我想,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
鲁迅先生是可以这样直言的,大家大师当然也可以。只是我们小辈,还是等着诚惶诚恐接过来就好。感念上苍,有此一面之缘。缘来缘去,皆是天意了。
三、您先来。
求人办事、后进之人、晚辈等等,一般而言,自然是会这样表示的。这是正常的常态和礼仪。
如果自顾自的说话、自顾自的抽烟和不顾场合的抽烟烟,这时候,你的形象当然是会打折扣的。如果有女士和小孩子在场,你的形象就更跌份儿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避着孩子、避开老人和不抽烟的人群,眼睛对着对方,温暖平视对方,满含真诚敬意,慢慢打开香烟,不挑不捡,取出一根递给对方,显示我们的对您的“您先来”的恭敬和真诚。
过去的影视剧中、非典型的反派做法,就是反方守着正方,自己满腹心事,带着狐疑,还是会这样用“您先来”来礼让对方,好让事情简单些、直白些。
语气中的真诚,对方一定是会感受得到的。我们的做法,就是处于良知和道德底线的中央。我居中,我谦让,形象自然是会得分的。这一点上,不言自明。
四、抽我的。
抽烟的人,自然身上是会带着烟的。不抽的话,就无所谓了。但这种交际的工具,目前还是需要一个场合的。那就是,在可以吸烟的场合吸烟,做一个守法有规矩的公民榜样。
如果是在这里,就可以面对众人,或者是打过交道的人,直接拿出来,大胆说一声“抽我的”吧。尽管可能价位上不如对方,但做人的原则就是我先来、我应该、我就是这样的风格,给对方一个知根知底的表现。
一声“抽我的”,没有媚态,没有卑颜,有的只是尽我所能,替你着想的设身处地和换位思考方式了。有的人,喜好抽烟,没个正行和烟品,就会招来大家的“吝啬”、“抠门”的评说。可见一斑了。
据说陕西三大作家贾平凹和路遥、陈忠实,都是典型的“老烟炮”。他们笔下的人物,传神有力,意象萌生,口吐莲花,如果他们在此,我想也会这样说一声“抽我的”的话,陕西楞娃的心里话。
五、失敬了。
猛一看,这是对于上级、长者和主事者的谦卑之语和敬称了。包涵的、海涵的,都是满满的恐慌和不安,乃至做不好事情的心情直白。
好多事情,都是人为,也许会有天意。但这种天意里,渗透的都是我们自身尽力而为、竭尽全力的努力和奋斗。但结果,往往是会超出我们的想象的。成败得失总念念不忘孜孜于心计较和盘算,可能结果会更复杂,超出我们的控制能力。
一句风清云淡的“失敬了”,一句举重若轻的“失敬了”,一句淡淡浓浓总相宜的“失敬了”,透露出来的就是我的大气从容和心态平和。我还会站起来,我还会努力的。就是这样的好样子。
好久不见,多年不见联系,人家可能帮过我,给过我扶助和恩惠,多少不等,程度不同,见了面,拉拉手,说说话,“失敬”、“ 失敬”自然是理当其中的尊敬和敬意。
也许是老师,或者是同学,一切尽在不言中。失敬了,失的是多年的联系,敬的却是实实在在弥漫心底的感情。伯牙子期固然不多,可我们还是要做有情有意高山流水的哪一个。
这样的烟草语境语意还有不少,等待我们自然而然发掘和整理归纳。但作为一个烟民,我们还是应该把事情做得多一些,走在理前面,不要成为“断理”的哪一个才好。
敢问,你抽什么烟?借个火,可以吗?伙计,帮个忙,带包烟。等等,诸如此类,都是我们真实看待烟草语境语意下的诸般情境。
不管是资深烟民,还是毛头小子,我们都需要自身的修为和修行,把烟草的语言环境渗透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带动自己能设身处地、平和对待、直面烟事,提升和改进自己的烟草文化文明礼仪和“功夫”,做到一个合格烟民和文明烟民的复合体,站得起,放得下,共建文化传承和文明礼仪的“中国式烟事”和中国烟文化大观园。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