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一个很会过日子的老人,将用了几十年都不舍得扔掉的雕花脸盆架、首饰盒、石杵、石磨等归纳起来,开了一家民宿博物馆,让很多看过的人都勾起了怀旧情绪,甚至引起诸多藏家为之倾心。而这些物件搁在旧时,都是司空见惯的,却因为岁月的“大浪淘沙”,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多不得见了。说来还得感谢那个会过日子的老人,就因为会过日子,所以才会细致地对待每一个使用过的物件。
立秋一过,难免会想起老辈人为冬储菜而忙碌的影子。在芸豆、萝卜、黄瓜等蔬菜最便宜的时候,老辈人都是论筐的往回买。芸豆洗净,用针穿一条长线,将芸豆一根一根的穿起来,晾起来晒干,冬天用荤油炒着吃,这是记忆中那个年代最好的美食。萝卜、黄瓜则切成螺旋状的片,挂满了院子。抬头一看,满天空的“弹簧”。恰恰这“弹簧”能弹高人们冬天里的幸福指数,否则就会被白菜、土豆将舌头上的味觉寡淡出鸟来。老辈人对生活的用心和细致,让本是拮据的日子增添了许多颜色。
小时候坐在家门口,经常能听到走街串巷的手艺人喊着:修理雨伞、修理锅。那个年代几乎没有可以扔掉的东西,包括衣服、袜子、鞋。虽然都洗得褪了色,但仍给人一种洁净的美。最容易破的裤子膝盖部位,找一块相同颜色的布料盖在上面,用缝纫机扎成螺旋状的线条,既结实又美观。早些年我在从事维修工作时,对钣金活很感兴趣,偶尔打个盆、烟囱之类的,非常工整。老师傅们看我的钣金活计不错,有的便将自己家里底部有漏眼的锅拿来,让我帮忙修补。我很乐意,因为我知道老辈人对生活的细致。但尽管我很用心,可还是与过去手艺人做出的活计有差距,也许差的就是那个年代人骨子中的细致劲吧。
我最佩服的就是那些干锔活的,碗呀、碟呀、缸呀,只要不是坏得稀巴烂,他们就会用一个钻头、几个锔钉,完全手工帮你修补得服服帖帖、平平整整。前些日子,同事在网上买了一个用锔钉修补过的汝窑茶盏,他看中的就是那几个映照出残缺之美的锔钉,因为那不仅是一种精湛的手艺,还是一种对生活的细致态度,而这种态度也反射出善用传家远的哲理。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