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每天看到小区门口那个开着微型冷藏车卖雪糕的胖胖的小伙儿,不知怎的,总让我想起小时候电影《黑三角》中那个卖冰棍儿的女特务。戴着白帽子,围着白围裙,推着白色木头箱子,冰棍儿、冰棍儿地喊着。可能是小的缘故,也可能是她演得太好,对她怎么也生不起恨来,反而觉得她很亲切,亲切得就如附近合作社门前那位卖冰棍儿的大婶。
儿时的夏天似乎没有现在这么热,但架不住孩子满街的跑,直到跑累了,浑身大汗地坐在合作社屋檐下的荫凉处,看着卖冰棍儿的大婶掀开木箱中厚厚的白色棉被,从中拿出冒着冷气的冰棍儿,心中就会感觉凉爽许多。那时的冰棍儿二分、三分一根,后来有加奶油的,价格自然贵些,要五分一根,但真就没钱买。很羡慕邻居家有在纺织厂上班的阿姨,她们的工厂发冰棍儿票作为防暑降温的福利,偶尔看到我们这些孩子馋冰棍儿的样子,便会笑着给我们一张,我们自然会急不可待地到合作社门前找那位卖冰棍儿的大婶处换一根。舍不得吃,需放到碗里,等冰棍儿融化后,用勺子沾一点冰棍儿汤放到嘴里,会觉得从口腔沿着胸腔一直爽到腹部。天真的认为,冰棍儿汤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消暑良药了。
儿时最愿意去的地方是父亲的工厂,与小伙伴徒步走上一个多小时也不觉得累,因为父亲工厂的防暑降温措施是免费给职工提供盐汽水。车间干钣金活的师傅用马口铁打了一个硕大的盆,用推车推着,到食堂外面的大罐子中去接。拉回来后,职工们用上面写着毛主席语录的大茶缸舀上满满一缸子,咕咚咕咚畅快地喝,似乎夏天所有的暑气都被师傅们喝到了肚子里,感觉天气也从此变得凉快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国的温饱问题还没得到解决,粮食还需凭票供应,自然没有多余的土地和肥料去种植水果。所以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能吃上一个酸苹果都算是件幸福的事儿。偶尔有老农从山里摘些野山楂、野樱桃、灯笼果之类的到市里卖,一分钱一玻璃缸,便成为我们这些孩子最好的零食。因为这些东西不比冰棍儿,可以一颗一颗慢慢地吃,所以家长也愿意掏钱买。至于味道如何,怎么形容呢?就如看《上甘岭》那部电影中,战士们用干裂的嘴唇讲出曹操望梅止渴故事一样,想一想舌头根处都会冒酸水,但却不失为消暑的绝招。
读中学的姐姐放假时,会带我坐火车到农村去看望爷爷。记得爷爷家附近有条小河,水流不算急,也不怎么深,很适合孩子们在里玩耍。我是不会水的,胆子也小,不敢到河中间玩,只在河边干些摸鱼之类的把戏。小伙伴们还因此笑话我,说城里的孩子娇气。我不服,壮着胆子淌到河中间,发现河水也只没到腰部,于是在河中大喊:看谁还说我娇气。胆子小的时候,没有在河中戏水的经历,自然体会不到戏水的乐趣。那次之后,才发现夏天在河中戏水会是如此的酣畅爽快,于是每到姐姐放暑假时,都会央求姐姐带我到爷爷家,显然是把爷爷家附近那条小河当成了避暑圣地。
转眼已过去四十多年,儿时消暑那些事儿仍记忆犹新,好多美好的回忆,好多关于卖冰棍儿、喝盐汽水的最美的回忆,如今都成为印刻在脑海中的亮点,有时会忽然间闪烁起来,那光温馨得让我一塌糊涂,好想能够从头来过。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