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我的宝宝小名叫奔奔,奔跑的奔,他现在9个月,很爱妈妈。最近的夜晚,小宝奔奔一定要和我额头贴着额头才肯慢慢入睡,半夜醒来迷糊间他会用小手来抓我的脸和头发,确认我就在他身边然后才肯安心睡觉。这样的时光真美好,看着这个对我百般依赖的小孩,我会想象他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也许是个文艺小青年,也许是个糙老爷们儿,也许是个吃货美食家,但是无论怎样都不会再依赖我的怀抱,更不会再与我这般亲近,想到这里不免失落。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目送》里她16岁的孩子独自离开家去美国求学,母亲与他送别机场,过安检后他头也不回努力坚强的背影就这么刻在我心里了,几年前第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我只是恍神,现在做了母亲,忽然领悟到其中辛酸。那个曾经与你亲密无间的小孩呀,总有一天会要长大,做母亲的你明明舍不得,却还要笑着把他推向外面的世界。《目送》这本书里最经典的一段话是这么写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此情此景,让无数读者潸然泪下。
生下奔奔后我回到父母身边坐月子,有一天,我的父亲跟我说起他常常做到的一个梦。父亲说他常常梦到我,他梦里的我总是很小的长不大,还是个小宝宝,要抱在手里到处走啊到处看。醒来咦?时间真快,你都生小宝宝啦。他几句不经意的闲话家常,我的眼泪却在眼睛里打转,我知道这些年在外读书又在外上班,常常没在他们身边,他们挂念着我。
近来父亲从家乡来到邵东帮我带奔奔,有天我去菜市场买菜,想做顿可口的饭菜来慰劳我的父亲,糟糕的是,面对偌大的菜市场,我很轻易就买到了适合奔奔吃的菜,但是我却找不到父亲最爱吃的那道菜,因为我压根就不知道他爱吃什么。从小到大,父母都只会把我们爱吃的摆上桌,而自己只会老去夹那道“饭桌上不受欢迎的菜”,那时候我常常笑话父亲不懂美食,好吃的菜他不爱,吃鱼的部位也总和我们不一样,现在我终于明白,他只是想把好吃的让给我们。“让”是一种深沉的爱,几十年如一日,父亲让我,我让奔奔。
最近有一首20世纪阿拉伯的诗突然在微博上火了起来,他是黎巴嫩艺术天才纪伯伦的作品,为什么火,因为这首诗内容残酷但又很好的讲述了一些为人父母的道理。诗名叫“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译文是这样的: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的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奔奔在一天一天的长大,父亲在一天一天的老去,父亲曾经和现在正给予我的默默关怀,是无论我多么努力也无法报答完的。而奔奔会越来强壮,越来越独立,会渐渐拥有他自己的想法。有一天他会渴望挣脱我的保护,宁愿自己磕磕碰碰地去摸索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但我知道,我的职责就是让他羽翼丰满,然后目送他离开我,奔向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
一个外交伯爵在给自己儿子的信上写了一段话,我觉得写得很好,我想把这段话送给我的孩子:不论你长大以后是做一头捕猎的雄狮,还是做一只被捕猎的驯鹿,都没有关系,只要你一直在奔跑。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