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字简历写出24个错别字,重庆大学生面试遭拒。”近日,这则新闻引发舆论热议。估计新闻当事人此刻正在羞愧、苦恼、郁闷,怎么一不小心成了“围观”的对象、“失写症”的典型。
其实,这位同学不必太过惭愧。电脑时代来临、书写习惯改变,常写错别字的并非一个两个,就连一度收视率很高的“某某讲坛”中的方家学者也是“聊复尔尔”——学术“硬伤”不少,念白字、写别字错字更不少,惹得山西大学中文系一老教授实在看不下去,准备出本专著为之一一纠正。无怪乎,央视“汉字听写大会”上,每当选手写出了并不复杂的字、词,台下就掌声雷动,惊呼“不得了、不得了!”遇到稍生僻的字、词,选手急得一头汗,观众便出现骚动,直批“太难了、太难了!”
提笔忘字成普遍、“失写症”很常见,至于写出来的字东倒西歪、跌跌撞撞,似杨柳扶风、若莽汉醉酒,更是不在话下。何以至此?怪小学老师,好像不对,“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自己不上心、打酱油,再耳提面命也是对牛弹琴。怪电脑流行,更说不过去,电脑只是工具、人脑才是指挥,自己图省事,就不能怪电脑给你来点事。因此,提笔忘字也好,“失写症”也罢,看似是文化传统与科学技术的冲突,实则是对自己的文化缺乏正确的态度和应有的自觉。
方块字的美感、汉语言的意义,应该留给专家学者去研究、探讨,然后向社会普及。这里有两个例子,很说明道理。一个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羌族,曾经称雄一方、盛极一时,最终因没有文字,民族历史难以传承,精神文化渺茫无寻。另一个是,历史学家总结普鲁士之所以能统一德国,得益于德语的流行、德文的成熟。实际上,正是“宗教改革”之后,从路德将《圣经》译为德语到沃斯把荷马(的著作)翻成德文,再到艺术家如巴赫、哲学家如康德,呼吁用本民族文字创作,不断唤醒民众的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向心力、文化认同感,为统一培育了丰厚的文化土壤。两个故事,一个教训,一个经验,不乏启示。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承的纽带,承载着集体记忆,传递着文化信息,连接着价值认同。一旦丢弃,文化、传统也会断了线、撒了珠,继承不下来,流传不下去,更传播不出去。既然文字如此这般重要,那么对待文字就不能随随便便,或随手丢进垃圾堆,或娱乐至死玩儿票,而要有发自内心的敬畏、源自肺腑的珍惜。既然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组合,那么学习文字也就不单纯是“横要平”“竖要直”,或唱些花腔、喊点高调,或哄哄闹闹、学学书法,而是以文字为起点,延长到文化的“线”,再扩展到文化的“面”。
文字是文化传统的基因、共同记忆的细胞,传递文化信息、赓续文化传统、延续文化血脉是其天职。作为传统中的个人,受着文化的滋养、传统的熏陶,对文化、传统(当然包括文字)同样肩负着责任。文化、传统是强大的,又是脆弱的,一旦不能有意识地珍惜、呵护、弘扬,就会日渐式微、萎缩、败落,最终只能被请进历史的博物馆。真到那时候,人们一边参观一边怅叹:“看!这就是不珍惜、不保护自己文化的结果!”
“400字简历24个错字”,高达5%以上的错误率,令人很吃惊,也很有味道。只是这味道有些苦、有些涩,不光是因为它反映出一些人的浮躁潦草到了何等程度,更折射出一些人对待文化传统的心态已经到了不能不治的地步。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