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6日,星期六,天气凉爽。我骑着自行车上南郑县县城周家坪。这一次,我参观了南郑中学,里面一些工人正在修建马路,显得很繁忙;由于是暑假,校园里学生很少,大概是一些即将升高三的同学在加紧学习;校园里的黑板报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大学录取通知名单,列在第一名的是侯昆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别的名字用白色粉笔写,唯独这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名字用红色粉笔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另外有几个黑板报上,还留有一些宣传文字,大概出自同学之手,给我留下印象的话有:“拼搏铸就人生,细节决定成败,平时从严,高考坦然”;学校的教学楼修建得不错,特别是有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宣传文字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学校的操场上,有篮球、乒乓球、单杠、双杠、足球等器材设施,从这里可以看见远处的汉山,山腰到山顶云雾弥漫,看不到真面目。在这里,我也自然想起我在老家澄城县寺前中学求学的日子,那是艰苦而快乐的、十分难忘的青春岁月。
我又到南郑县新华书店里读书,这一次,我主要浏览了一下《荧屏上的陕西人》这本书,里面介绍了刘志丹、习仲勋、马文瑞、符浩、师哲、赵季平、陈忠实等陕西籍的名人,另外还介绍了在陕西工作、生活了多年的来自外省的著名人士如文学评论家肖云儒、黄土画派作家刘文西等等。这些陕西人,为陕西和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比如说,陈忠实,他是西安灞桥人,写出了《白鹿原》这部砖头厚的书,起先光在相关博物馆、档案馆摘抄历史资料素材达30多万字,在农村老家闭门写作初稿达到100多万字,最后成稿定稿50多万字,获得了矛盾文学奖,分量很重,影响很大。赵季平,是长安画派赵望云画家的第四子,从小看父亲画画,但却喜欢音乐,后来,在《红高粱》等电影中用唢呐等配乐,很有民族特色,尤其是在《好汉歌》中的表现更是大放异彩,后来担任西安音乐学院院长乃至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他的音乐才能和贡献令人佩服。肖云儒来自江南水乡,但他扎根在黄土地,18岁就写了《形散神不散》的散文观点,影响不小。刘文西从浙江走来,经常深入陕北黄土高原写生,是著名的黄土画派扛鼎人物,他画的《主席走遍全国》等画作,名声很大。另外,新华书店墙壁上的标语:“读书使青春展翅,知识让生命飞翔”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2014年8月17日,星期日,天气晴朗。我和同事相约爬连城山。连城山,这是我第二次登此山。由于登山的人很多,在山上硬是踩出了一些曲曲弯弯的道路来。我们登了两道山,坐在山顶上看天,看山,看游人,看植物,非常惬意。原来,人真是奇怪的动物,登山很累,有时手脚并用,气喘如牛,大汗淋漓,十分痛苦,但也十分快乐。这一次,我们在山顶上歇脚,忽然看见了下面半山腰的高空中,有一只黑色的东西在飞,翅膀展开得很长,姿态很优美。我们忽然感到,这就是雄鹰了,这是雄鹰在展翅飞。我急忙聚精会神地观看,这只鹰很快得由东往西飞走了,离开了视线,飞到山的那一边去了。我非常感到内心的震撼。我由此追溯到我的童年,在老家澄城县醍醐公社赵家寺南村的高空中,我曾经看见过鹞子,那鹞子在空中盘旋,大人们说那是鹞子想吃鸡了。现在,我又看到聊苍鹰,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在陕南工作、生活25年了,这是我第一次在秦岭看到了原生态的奇观。同事说,可见这里生态条件好了,不然老鹰不会在这里出现,我深有同感。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阳光灿烂。我和同事去圣水寺。我们沿着冷水河边向东走,接着来到冷水河汇入汉江的入口处,感到江面十分开阔,有一群白鹭在飞,在徜徉,风光迷人。我们向南穿越高速路涵洞,向南走,很快到了公路上。再向东走,不远处就是圣水寺了。这里有五个泉水,很有名。特别是有一棵桂树,传说是西汉萧何所栽,历经2000多年。如今,已枯死。但是,在这棵树的旁边,长了一棵新桂树,也已经很大了,真是新陈代谢,生生不息啊。圣水寺香火较旺,前几年有个同事和我同游此处,请香,上善款100元,功德无量。我们由于要给摩托车加油,赶往813厂。这个厂,如今已整体改制而为汉中锌业特种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效益不错,产销红火。这个老厂,由于西汉高速路的开通,离汉中东出口只有两、三里路,十分方便,给二次焕发生机提供了条件和机缘。在公路边,该公司新修的两栋楼,背靠青山,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气派、漂亮,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企业效益不错,发展势头很好。谁能想到,这个厂,又重新活过来了,真是白云苍狗,沧海桑田,满眼人间春色啊。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