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最向往的生活是枕边书、原上行。我知道这种生活是种奢望,但宁愿藏它在心底,待来生。
睡前总喜欢先翻一会儿书,说是一会儿,但一看进去就会忘了时间,总要看个尽兴才肯放下,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因为习惯,所以床上的书占了一半的位置,只为睡前时一伸手书就来了,不管你看不看,它都在那儿,随时等待我的临幸。我不喜欢整洁的书柜,于是把它们弄得零乱,随我的兴致随时可以翻看,没有约束,没有整洁。
白天的纷扰让位于夜晚的宁静,这时最适宜看一些闲书,如美文等一些恬静的文字,斜倚在床头,打开一本书,随意翻到某一页,放开了心去看,不用思考,尽情地徜徉于书中。书是一扇通往世界各地、通往古今的大门,走进这个大门,你便可以周游列国、与贤者促谈、领略山水,不用像学生时正襟危坐,思想是自由的,不用任何人引导,书可以悠闲地读着,这是何等的惬意!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在书中仿佛触摸到了作者的灵魂,作品的可爱是因为作者的可爱,作者的可爱直接表述在作品中。梦随书宕荡,云纷纷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风行处,云水苍苍,青烟袅袅,树影依依;清流间群鸭戏水,水溅清石,那些可爱的、可亲的都跌落在了字里行间。
上初中,为了看琼瑶小说,不顾一切,中午看,课间看,晚上睡下关了灯还不死心,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继续看,周末、假期都给了琼瑶小说了,到了高中,又迷上了武侠小说,依然如初中时那般着魔,一套武侠小说在同学间传递着,没白天,没晚上的,可以忘了吃饭、忘了睡觉。小说也不是白看的,从中也读到了一些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虽然小说中的情节、人物是作者的杜撰,但总在历史上找到书中人物的影子,这样的故事虽然虚虚假假,却能把人物描写得那么真切。也还是对古龙的小说和金庸的小说有区分的,喜欢情节的看金庸小说,喜欢打斗场面的就看古龙的小说,可还是喜欢金庸的,他的小说里隐藏着历史,总能找到事件背景,让人穿越在历史与故事当中,所以很多人总是把历史事件与故事等同起来,去书中探寻故事的出处,如四阿哥是如何坐上皇位的?乾隆究竟是汉族还是皇上亲生的?书中总有让人去追寻、去想象的意境。
看书也是要分心情、分时候的,情绪低落时,任何书都是看不进去的,即使在看,也不知书中所云,心不在书中,书中的美妙自是无从体味。心情好的时候,一本闲书,不涉及功名利禄,直抵心灵深处,可以不是经典,也非商海股市,也许是一本隽永的读者,或是婉约或是豪放的词曲,那一切美好都在心中流淌,像大河无羁奔流。
秋日的午后适合携一卷唐宋诗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竹椅上,诗书漫卷,空中传来阵阵雁鸣,正契合了秋阳中的秋景,飘落在了秋色里的秋晕中。体味着这份闲适和飘逸,书香自是满心纷芳。
读书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功利和实用色彩,而在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全面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腹有诗书气自华。”所有内在才情就会透过语言、行为反映出来,让一个人价值、品味与众不同,天天在书香里熏陶,人类潜移默化下来几千年的优秀品质会慢慢浸染到人身上,造成“气”的差别。“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能静静地安下心来读一本可心的图书,仿佛是一种奢望,闲适、自在、毫无功利地去读一本书,才会有一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美妙滋味。感受着书中的每一笔触,体味着内心的安宁与妥贴,这样的人生便不觉得孤单和寂寞,不论境遇如何变幻,身边、枕边有书相伴,才会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