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泊头市的高福才与妹妹高爱萍,13年前为合伙盖房产生了纠纷,一桩简单的民事纠纷案,从泊头打到了沧州,再由沧州到了省高院,再从高院发回重审,又由沧州上诉到了省高院,历时13年,兄妹俩经过了六个回合,第七回合即将开始,此案仍不知所云。(10月21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
本案的当事人高爱萍从38岁为此案奔波,如今到了50岁,案件就跟玩游戏一般,循环往复。看了此,使人想到了踢皮球,踢来踢去,轻松一脚,当事人便奔波于三级法院之间。当事人急于法院的判决,法官们不急,闲着也是闲着,慢慢等法官们细细翻着案卷,再娓娓道来,最后,下个判决书,如不服本院判决限几日内上诉到上一级法院,应付差事般地为当事人结束了此回合的较量,当事人再重新整理材料,奔波在上级法院的征程上。不知此案有多么的复杂,又有多么的难审,令法官们不厌其烦,发来送去,就是没有一个最终结果,人们不禁要问,法官们如此判案是对当事人负责任,还是通过此案进行实习,还是真的让案件搞得不知所云,无法应用法律的尺度,让鄙人看,这是在折腾当事人,拿百姓的事没当回事,敷衍了事,推来推去,耽误的不是自己,严格地讲,是失职失责。
我们该是扪心自问,倘若这是自己的事会这样循环地审吗?一件纠纷的小事,真的要需十几年的时间进行调查取证吗?关键是没有谁真正把此案当回事。按程序审理后,给当事人一个明确的交代,将马拉松式的诉讼划个句号,让人当事人别在为此事纠结,再奔波于法院之间劳民伤财,浪费时间,熬耗精力,使自己的生活回到平静之中。我们该是通过此案悟出点为群众办事的责任,真正的为群众排忧解难,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维护法律的严肃性,让老百姓口服心服,是法官的天职。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