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渭南大荔农村老家,棉花是秋收的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雪白的棉花盛开的时候,棉田看上去非常美好。忙于收获的农民们抢农时,来不及一朵一朵地采摘棉花,只好连棉桃一块儿掠回家,堆积起来,就像一座小山一样。接着,就是利用一切机会,忙于剥棉花。于是,男女老少齐上阵,不分黑白昼夜,忙活个不停。就连八十多岁的老人也闲不住,也要剥棉花,把劳动的艰苦与欢乐一起分享。孩子们放学回家,或者是放假回家,写完作业后,大多数时间也是帮助家里剥棉花,体验劳动的苦与乐。成堆的棉桃儿,多的不计其数,硬是经过家家户户不知道多少双手的不停劳动,积少成多,统统被剥个净光。剥完的棉花要及时晾晒,铺满一地,雪白雪白的,很耐看。而棉花荚儿,也积少成多,堆积得像小山儿一样。一批棉桃剥完了,另一批棉桃又从地里采摘回来了。不停地剥,不停地晒,这样要甚至忙活到冬天。晾干的干净的棉花就可以用包包起来出售卖钱。收购棉花的商贩及时到村里来,把拾掇好的棉花收走。每逢收购的时候,要用强壮的劳力抬棉花包,过磅,并抬到车上去,捆好。农民们与客商事先谈好价钱,等装好车后,经过仔细算帐,钱货两清后,双方都露出满意的笑脸来。这时,好热闹的邻居们就会开玩笑,说卖了棉花的主人有了钱腰粗了,结果会引来一阵笑声。这样,大家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今年国庆节厂里放假五天,我利用这个机会回了一趟大荔老家探望母亲。一回到家,我便一眼看到屋子里的钢丝床上堆了一堆棉桃,地上堆着一堆刚剥好的雪白的棉花,心中只觉得新鲜、兴奋。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母亲帮妹妹家剥棉花。母亲告诉我说,现在正是收花的时节,家家户户忙于剥棉花。第二天一大早,母亲便带我到妹妹家,帮忙剥棉花。我起先觉得新鲜、好玩,眼看着自己剥了一个又一个棉桃,雪白的棉花渐渐堆积起来,很有一种成就感。但是,剥着,剥着,就觉得有点不耐烦,太单调了。我回头看看母亲,发现母亲很投入地剥着棉花,剥得又快又好。母亲一个劲地说,人真是了不起,靠双手硬是把棉桃剥开,把棉花摘出来,积少成多,形成棉花的山。我问,难道没有剥棉花的机器么?母亲说,有,剥棉花的机器剥的棉花脏一些,棉绒又短,收花的人不喜欢,出的价钱也低,根本不如手工剥的棉花好。国庆节那天,我哪儿也没去,和母亲一块儿帮妹妹家剥了一天棉花,心中很充实,很快乐。那天,正赶上妹妹家卖棉花,我记得价格是一斤两元五角八分钱。好大一堆棉花,有一千多斤,卖了三千多快钱,妹妹家里一片欢腾。
最难忘的是我看望我外爷、外婆的时候,他们正忙于剥棉花。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还在劳作,这一点尤其令我感动。通过走访亲戚和乡亲,我发现家家户户都在忙于剥棉花。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乐天知命,诚实劳作,为自己,为社会,为国家默默地奉献。记得著名的作家陕西人路遥说过,“只能永远把艰辛的劳动当作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要心平气静地继续耕耘。”我觉得老家农村的人们在黄土地上辛苦劳作,种植棉花之类庄稼,他们就像路遥所说的那样活着,活得伟大而且崇高。我工作在烟厂,也要向他们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特别是要立足本职岗位,坚持“两个至上”,心平气和地继续耕耘、奋斗,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天地,拥有充实快乐的美好生活。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