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户外黄花放,煮茗闭目闲暇时,又忆腐乳香。
这腐乳,家乡人习惯叫霉豆腐,也称乳豆腐,是一种家常小吃。现在超市里用油泡着的腐乳平素都有卖,却少见有人买,大家都明白,以前家乡土制的霉豆腐那才叫好吃啊!是的,说起家乡的霉豆腐,稍上了些年纪的人难免有一种情结,都会情不自禁地回到那儿时的记忆中去。
等重阳一过,家乡的妇女们便隔三差五地忙碌起霉豆腐的事来。先认真磨一箱老嫩合适豆腐,等沥干了卤水,就把豆腐切成均匀的团块,散放到铺着干净稻草的簸箕里,再把它搁到一处安全的储柜中。估摸好天气,半月左右,簸箕里先前白白的豆腐块就长满了模样难看的青霉,还散发出一股臭味,这就算霉好了。
虽然霉好了,却是不可以马上吃的,那种恶心样也是没人敢吃的,因此要进一步加工,放盐拌香料。这工序在女人们看来是一件挺神圣的事,更了衣,净过手,就差焚香祈福了。她们将老早就准备好的细盐香料和匀放到一个碗碟里。对于一般的人家,那时所谓香料也就辣椒粉姜末简单两样,想放点蒜末都是一种奢望,家境稍好且讲究的人家当然又不一样,她们先要将霉好的豆腐用筷子夹着在烧酒里浸一下倒倒霉,普通人家这道工序理所当然就省了。至于橘皮八角味精等也都是后来才有的事。女人们小心地用筷子将霉豆腐夹到碗里滚上香料盐巴,再把它夹到一个大瓦钵里。如此反复。这时霉豆腐先前的邋遢样就变得有了一种鲜亮一种醇香一种灵气,让人垂涎,夹一块尝尝味道正好,就算大功告成了。
于是,女人们就急匆匆地邀上相好的姐妹来呷茶,来分享自己精湛的手艺。几个姐妹兴冲冲地来了,先伸长了鼻子闻闻,说声好香,就不由吞咽起口水来。等一泡滚茶筛毕,大家就不客气地动起了筷子,他们每个人活像是挑剔的美食家,每个动作都像在作一次严谨的科学鉴定。当姐妹们颔首说出咸淡合适、软硬刚好、香辣够味的啧啧赞许时,主家脸上便会漾起一种掩饰不住的自豪。要知道,这每年制霉豆腐的大事,妇人家暗地里都憋着一股劲,比赛着呢。
为了展示自己霉豆腐的制作水平,这些天女人们几乎成天泡在茶壶里。人们嘴里吃着心里品着,却从来不说谁家的不字,看来吃了别人的嘴短这话是由来已久了。大家都只是吃着品着赞叹着,要么说一些霉豆腐要如何做才品相好味道又佳的不痒不痛的话,翻来覆去的好像总也说不完说不厌,这霉豆腐鉴定会顺便也就成了经验交流会。当然霉豆腐做得好与不好,每个人心里都敞亮得很,大家都把无形的鉴定书放在霉豆腐碗里呢。
然而我们孩子们可不这么想。每次有人家请茶吃霉豆腐的时候,我们孩子们便狗一般嗅觉灵敏地拢了过来,伸出一个个不干不净的小巴掌,都嚷着要。等手上接着了一团霉豆腐,我们便郑重地将之“端”出屋去,到柴垛上找跟小棍子,慢慢地刮着吃,表皮香辣多味,里面粉软醇香,大家都吧嗒着小嘴,摇晃着脑袋,好像在吃龙肉烂肉。当然也有一些饿鬼,整团又咸又辣的霉豆腐抖进嘴里没打几个滚便一口吞了下去,也不知尝着味没有,真是暴殄天物。当他们又蹦进屋去时,女人们便喝斥起来,更似有孔乙己对待讨茴香豆的孩子的意味。
今天,人们做霉豆腐是更用心更讲究了,然而与先前相比,吃起来却寡味了许多。随着时间情境的迁移,人们对霉豆腐的感觉也改变了,其实,改变了的又何止是霉豆腐呢?回味起霉豆腐,我又想到人生。人在旅途,谁能一帆风顺,一些人恰如霉豆腐,正是在经历了一番霉运后,才演绎出后来的精彩。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