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革命圣地,打小就无比地向往。
第一次去延安,是1988年冬,单位里让我和另外一块退伍回来的同事,到延安三级公司催要货款。到了长途汽车站,没有买到直达延安的车票,主任道:你们先去铜川公司,那里还有咱们的货款,再从铜川到延安。我俩来到铜川,人家很痛快,开了一张支票,第二天六点,我们便坐上了去延安的长途车,此车可谓是“老爷车”,一上坡就掉挡,司机没办法,我俩刚好又坐在第一排,遇坡司机挂好挡,就叫我们扶着,磕磕绊绊,晚上六点多总算到了延安,住到了延河桥头的延安饭店。
早晨刚一上班,我们来到了延安公司,事情很顺利,同样又给了一张支票。事办完了,我俩商量,先上宝塔山,再到枣园、杨家岭、南泥湾、壶口瀑布。
爬上了宝塔山,山上没有其他游人,就我们俩,我俩爬到塔顶,鸟瞰延安全景,沟壑纵横,周围是光秃秃的山,延河已称不上为河,俨然一条小水沟,也许是冬日,看不见绿色,街上稀稀拉拉的路人,偶尔还有马车、驴车、牛车在街上通过,这在西安是见不到的,对我们而言着实很稀奇。等我们准备出门下山时,门房出来一位工作人员,把我俩叫过去买了票,我们向她打听去其它景点怎么走时,才知道,这里只有一路公交车,到枣园、杨家岭根本就不通车,别说到南泥湾和壶口瀑布了,她说:你们先到桥头不远的纪念馆参观,看有没有拖拉机可挡的,顺路把你们拉到杨家岭、枣园去。
从纪念馆出来,我们来到延河边,通往杨家岭、枣园的路是石子路,我俩边走边回头看有无拖拉机,挡了几辆人家理都不理。同事说:在部队咱们协同演练时,坦克在行中都往上爬,进入进攻区域又往下跳,不就个手扶拖拉机吗!过来了一辆盘式拖拉机,我们先试着挡了一下,没有停的意思,我俩紧跑了几步,抓住箱板站到了车厢里,赶快给司机递根点燃的烟,司机很高兴,到了枣园,靠边让我们下去。
此次延安之行,深感延安的贫困落后,饭店里的水如果不放茶叶真喝不下去,沉淀后,杯底是厚厚一层如棉絮状的东西。第三天早晨,我们到街上想买点这里的大枣,难觅其踪。
去年夏天,北京的大哥和大嫂回西安,让我陪他们到延安,用他们的话,每次回家来,不能将景点游完,否则,再回来就没节目了。有了上次的经历,我让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妻子还带了些药品,怕水土不服,每人还多准备了几件衣服。
一行四人登上了火车,第二天一大早到了延安,在吃早餐时,看见餐厅的吧台上有一张名片,是专门为游人提供车辆服务的,我打了电话,车很快就来了,说好价格,便往壶口瀑布进发。还没走到瀑布,远远地就能听到咆哮声,走到瀑布跟前,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黄河水急奔而下,在河谷底部形成汹涌的漩涡,浩浩荡荡,一泻千里,此情此景,让人想到了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黄河之水天上来,排山倒海,汹涌澎湃,奔腾叫啸,使人肝胆破裂!它是中国的大动脉,在它的周身,奔流着民族的热血。红日高照,水上金光迸裂。月出东山,河面银光似雪。
回来的路上,我们经过南泥湾,司机带着我们找了个稍高的地方俯瞰,正如《南泥湾》歌中所唱:如今的南泥湾处处是江南。让人无不感叹,确实似江南,山上绿草茵茵,平地是即将成熟的庄稼,风景如画,令人思绪万千。
晚上,我们站在宾馆的阳台上,看延安的夜景,真是弹指惊艳,一派都市景色,延河边灯光霓霓,河水波光闪闪,有人扶栏私语,有人顿足闲聊,在音乐声中,一群人在扭着陕北秧歌,宝塔被灯光照射得像一根金柱,周围是星星点点,倍感温馨惬意。
经过与服务员交谈,早餐后,我们乘坐公交车到了枣园,跟着讲解员,细细聆听,细细品味,看着窑洞里朴素的陈设,脑子里总是萦绕着伟人毛泽东的:“艰苦奋斗,丰衣足食。”在这里让人体会深刻,通贯身心。
来到杨家岭,进入中央大会堂,大哥让我站到讲台上,左手叉着腰,右手向前举起,一幅伟人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作报告的样子,妻子和嫂子一旁捧腹笑道:毛主席当年穿的是粗布衣服,你看你,是格子的衬衣,到像村长给村民做报告,大哥也是乐不可支。
延安之行令人酣畅淋漓,喝了南瓜汤,再吃红米,登上宝塔山,再看南泥湾,醉美江南,山河如画。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