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摘自《上海烟业》 吃烟是嘴上燃烧的功夫。在机制烟还没产生前,烟民无论吸卷烟还是烟丝,均要借助烟具,吞云吐雾地过烟瘾。
所谓烟具,一般是指与吸食烟草及其制品有关的工具和用具,它与烟草的产生是与生俱来的。1518年——西班牙探险者们发现阿兹台克人和玛琊人利用空芦苇管抽烟草,探险者要来试了试,所讨要试抽烟草的芦苇杆就是最早原生态的烟具。
中国人吸烟始于明嘉靖时代,这在史料与实物上都可印证。编纂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练溪文献》载“菸,一作蔫,或作烟,一名淡巴菰,明嘉靖间始于内地。”
而中国最早的实用烟具实物是1980年12月在广西和浦县上窑窑址考古发掘中出土的三件瓷烟斗。与三件瓷烟斗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仵压槌,背后刻有“嘉靖二十八年四月二十八日造”字样,可以佐证烟草由外邦传入中国,到嘉靖已很普及了(见1986年,《农业考古》,郑超雄先生撰写《广西和浦明代窑址内发现瓷烟斗及烟草传入我国的时间问题》一文)。合浦明代瓷烟斗的发现,是我国烟草文化研究上的一次重要发现。
吸烟行为一传入内地,便于烟具结下不解之缘。明代张燮(1574-1640年)《东西洋考》载:“烟初入内地,食者将萆置瓦盆中点燃之,各携竹管吸烟,群聚而吸之,其管不用头”,描述了烟草传入内地时最早的吸烟形态,吸烟者就地取材,所用的是竹子,而不是芦苇杆,烟草一传入中国,其习俗就本土化了。随着吸烟习俗的流行,烟草与烟具便密不可分,又随着业态历史演进的步伐不断发展,又分蘖式地形成了旱烟、水烟、烟斗吸法,丰富了烟草文化内容。
旱烟出现的最早。所谓旱烟是指烟民吸食不经过现代机器精加工,而是通过手工粗加工制作的叶子卷烟,或加工成烟丝用杆烟斗吸食的通称。旱烟的名称最早出现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蔡家琬所著的《烟谱》中:“近又有制为水烟者,名烟草,为旱烟以别之”。旱烟具又称烟锅或烟窝,又有:旱烟杆、旱烟袋、旱烟盒、旱烟嘴(锅)等称呼。
用旱烟杆吸烟是古人最流行的方式,据《清稗类钞·饮食类·吸旱烟》所载:
旱烟装于斗,以竹木所制之管吸之。其种类甚多,约言之,有元奇、呈奇、紫玉秋等,杭州宓大昌所售者,吸时香透鼻观,为最有名。康熙时,士大夫无不嗜吸旱烟,乃至妇人孺子,亦皆手执一管,酒食可阙也,而烟绝不可阙。宾主酬酢,先以此为敬。
光绪以前,北方妇女吸者尤多,且有步行于市而口衔烟管者。
《秋平新语》中记录了静海吕氏之妻咏长烟袋之诗:“者个长烟袋,妆台放不开,伸时窗纸破,钩进月光来。”(通假字:者通这)诗歌风格俏皮,画面感极强,勾绘出一副古代女子吸烟的工笔画,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印证了“北方妇女吸者尤多”之说。
有关烟具的制法,其优劣、用法等,清乾隆年代具有官员与文人双重身份的陆耀在《烟谱·器具第三》有详细的描述:
烟管亦曰烟筒,北方直谓之烟袋。其法截竹为筒,闽人取烟置近根处着火,而自梢吸之,竹气清香。又先含水在口,故烟性虽烈而不受其毒。然火之所烁竹,老者半岁一更,稍嫩则月一再更,为用甚贵。江浙则镂木为置烟之器,而截竹以为之管,朴实无华,田野间多用之。士大夫则用金、银、铜、铁之类嵌其两头。又或用乌木、象牙为之,管不久便裂,适不及竹。滇人象牙管内另置铜管纳其中,但取不裂,然与工匠、佣夫铜铁铸成者无异,每得火全管皆热,火气直达喉中,最易损人。……竹坚者可数年不断,岁久色黑如退光漆,好事者以数金易一管。长者至与人等,不便携带,长一尺四五寸者佳。朝士于靴中置一管,长不过五六寸。
古人意趣之作,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旱烟杆长短有别,但以短为佳。之所以以短为佳,原因在于携带和使用方便。清人陆耀在《烟谱》中称:“长一尺四五寸为佳,朝士于靴中置一管,长不过五六寸。”而使用长烟杆的烟民也不在少数,长有长的好处。盛产竹子地区的烟民,一般就地取材,选用竹节较密、直径略粗的下半截,打通竹节并在竹根的头部挖一圆孔,以铜片包头镶口,制作成蛇头形的旱烟杆,一般约有三尺左右,也有达六尺以上的。靠近山区的烟民,常用麻花状的藤条制作旱烟杆,安上较大的烟锅和烟嘴,即用于吸烟也可用于击蛇驱兽、打狼护身,甚至还可以拨草探路,肩挑物品,充作拐杖等,其用途广泛,便利生活。清人陈琮《烟草谱》中有记载可证:
余少时遇一异乡人,手持烟管,以铁为之,其头大如杯,装烟盈把,吸之一二刻始尽,云有不测即可御侮。纪昀《如是我闻》云:医者胡宫山……年八十余,轻捷如猿猱,技击绝伦。尝舟行,夜遇盗,手无寸刃,惟倒持一烟筒,挥霍如风,七八人并,刺中鼻孔而仆。
一具多能,蕴含了卑贱者的生活智慧,也折射出了古代古人的生活剪影。清代诗人王露曾留诗赞:
荆湘竹子蜀滇铜,巧斫精熔匠制工。
昔以虚心安冷淡,留将直节示圆融。
横陈瑶席霞光起,倦倚兰闺麝气通。
酒盏茶铛成素侣,几番石火借微红。
水烟有别于旱烟,指的烟民是借用水烟袋与水烟筒通过水的介质过滤的吸食方式。是古人吸烟减害的过滤器。
水烟于明代从国外引进,吸食用具主要为水烟壶和水烟筒,亦有称水烟袋、水烟管的。据清嘉庆年间王沂所著《青烟录》卷八《食烟考》记载:
烟既行百余年而水烟出矣,水烟者,起于甘肃兰州。兰州五泉山下产烟草,既制必隔水吸之,入腹而后吐,醉人尤易。其器曰壶,其烟必瓷锡器盛者,盖湿食也。初时人畏其力猛,食者绝少,渐自秦而晋而豫而齐鲁燕宋,大江以南,今且遍天下无不至矣。然五泉一区不能资天下用,他处仿造者尤多,皆不及五泉产者。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水烟流行晚于旱烟和鼻烟,兰州的烟在当时最负盛名。吸用的方法是以水为介质,隔水吸烟,烟壶的材质多用于锡制造,主要流行于淮河流域以及长江以南。实际上,早期均以锡为器,后以锡改铜,形状成扁状体,装水半壶,外有五构件,一烟窝,二烟管,三烟夹与通条,四纸煤头管(既插火捻子用),五烟丝筒,另加铜链,制作精致。
吸水烟是个慢过程,先是搓捻子点捻子,后是上烟丝点烟丝,其间还要不时地用镊子夹烟丝补充。吸者享用完后,时常要用水将水烟壶清洗干净,保持鹤嘴畅通,方便下次再用。其过程不胜繁琐,是典型的农耕社会、慢节奏的生活习俗。现代著名作家、学者,安徽泾县人,吴组缃所著的《水烟之趣》对吸水烟有细腻的描写,若有感兴趣者不妨可找来一读。
清四川罗江县文人李调元赋诗“咏水烟袋”:
本系呵烟器,呼壶也近之,
鼻嘘龙虎彩,腹吐雨云驰。
既济占周易,司人缺礼仪,
最宜微醉后,旁挈小童手。
流行于云贵高原的水烟筒是水烟壶的卵生姊妹。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以水作为吸炯的介质,不同的地方是两者的形态相差太大,构造也不尽相同,前者的构造相对要简单些。早期的水烟筒多为竹木制成,精致的镶包铜皮或银皮。现在制作水烟筒取材宽泛,大致有竹、木、胶木、PVC、金属,包括不锈钢、铝合金、黄铜等。只是最具特色的烤竹水烟筒仍为消费者所喜爱。
水烟筒一般较水烟壶大,以云南为最,一般长约八十厘米,直径约十厘米,外形就如一个加大号的吹火筒,能把吸烟者的半张脸遮住。筒内灌清水,底部约二十五厘米处挖一小孔,斜插一竹管,并以铜片镶口,竹管另一头就是装烟丝的锅。吸食时,以下腭和半个腮帮将筒上口封住,用力吸气,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使筒内产生负压,烟气进入筒中经水过滤,再入口腔,带给吸烟者的感觉是清爽过瘾。坊间流传的云南十八怪之一“吹火筒当烟袋”,指的就是当地人吸食水烟筒现象,早已是高原旅游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笔者曾于2011年到拉萨,在布达拉宫旁的药王山下,见到一排房子窗下蹲着三个头戴厨师帽,身着白衣服的年青人手握长筒,憋着脸,吐着烟,感觉怪怪的。抬头一见他们的上方,房檐下挂着云南米线的招牌,不由哑然失笑,雪域高原增添了云南的人文景观。更为佩服的是他们虽身处异乡为异客,但仍然坚守着原来的生活习惯。
烟斗是烟杆的近亲,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烟身一个短一个长,装烟的窝斗一个大一个小;吸用的料一个是只用烟丝,另一个是烟丝、叶子烟通吃。烟斗形状为:嘴扁平,斗大,管细,木质坚韧,长约二至四寸,嘴与斗之间有个弯。烟斗与烟制品都是舶来品,但唯独它没怎么中国化,仍保持最初传输过来的样子。
欧洲第一批手工陶制烟斗诞生于1573年。这些烟斗是由一种叫做“瓷土”物质制成的——它是一种铝硅酸盐和非常细的沙子的混合物,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种发白的烟斗在英国非常流行。
18世纪,又流行用海泡石制作烟斗,但容易摔碎。后来改用石楠木制作的烟斗又流行开来。这与一位去科西嘉参观拿破仑出生地的法国人有关。在参观中,他不小心把自己的海泡石烟斗掉在地上摔碎了。这位摔碎了烟斗的先生需要在当地寻找合适的替代品。在寻觅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块石楠木。当地的一个雕刻烟斗的人很热心地帮他做了一只新烟斗。离开科西嘉时,这位法国人把一些石楠根带回了自己位于法国圣·克劳德的家。不久,这个城市就开始生产石楠烟斗,一直持续至今。
后来英国人又改进了石楠木烟斗,风靡世界。1906年,登喜路开了一家烟草店,顾客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调制烟斗里的烟丝。当时许多烟斗都来自法国。由于价钱便宜,许多烟斗质量相当粗劣,抽起来烟味并不好,过一阵子就不得不丢弃。登喜路决定解决这一问题。他使用最好的石楠木,用橄榄油浸泡除沙并增加木头的耐热度。同时,在所有的工序上,尽可能追求完美,使烟斗耐用,而且抽烟效果好。他发明了铝制的内管,让烟道更容易保持清洁,避免不同口味烟草串味,铝内管也可以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