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吸烟离不开烟具,烟具融合了当时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形成了独特的烟具文化。烟具既是体现烟草文化的实物,又是保值增值的收藏品。近年来,泸州收藏烟具的人群逐渐增加,收藏品种不仅有西式烟具,还有中国的古老烟具。
中西烟具各有千秋
烟具品种丰富、材质广泛,收藏者如果不能有效给烟具归类,其收藏就会杂乱无序。给烟具归类的方法很多,眼下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将其划分为旱烟具、鼻烟具、水烟具、卷烟具等。各类烟具几乎都有组合件,基本是三件套至五件套,如烟罐、烟缸、火柴座、盘或托等。
明清时期,烟民使用的烟具主要是旱烟袋(常说的长烟袋锅)、水烟袋和鼻烟壶。据行家介绍,18世纪,英国的工匠制造出了石楠根烟斗,法国的工匠制造出了海泡石烟斗,烟斗的制作技术达到了高峰,形成英国式、法国式、丹麦式、意大利式等烟斗艺术流派。
烟斗虽是舶来品,却早已与中国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世界上许多名人都将烟斗作为随身之物,注重品位。一些名家烟斗甚至作为侈奢品进入拍卖行拍卖。早在2005年,在上海举办的一次拍卖会上,一支北美墨玉石烟斗起拍价达到3.8万元。
据泸州市收藏家协会的王先生介绍,国外收藏跟中国收藏不一样:“我们讲究藏品的传统价值,比如是不是宫廷的、是不是文人墨客传承下来的、背后有什么故事等,而欧洲市场对以上这些不是特别看重,他们更感兴趣的是这件藏品是什么著名作坊制作的、是什么年代的。比如,烟斗的收藏,类似于小提琴收藏,讲究出身。”王先生告诉记者,许多人喜欢烟斗并不是为了抽烟,而是将其摆放在客厅的展架上,既可欣赏又可把玩。
烟具收藏渐成气候
在过去,一提到有关烟草的收藏,泸州的人们可能首先会想到烟标,但对烟具却知之甚少。倒不是因为烟具没有吸引力,而是因为烟具收藏难度高、花费大,收藏起来更具挑战性,因此玩的人数也较少。近年来,不少藏家开始领悟到,它不仅是一种实用品,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国内收藏烟具渐成气候。
泸州收藏人士龙先生告诉记者,他从十多年前就开始收藏烟具,现在已收藏烟具近百件,包括各种材质的烟袋、烟斗、烟嘴、烟枪等。龙先生称,“烟具不仅品种繁多、材质广泛,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比如彝族人认为烟是传宗接代的标志。男性的烟杆和吸管上镶嵌各种图案,或保墒银质的精美花纹,女性多以精美的烟荷包为装饰。瑶族青年中,男女以荷包定情,女方答应求婚了,就赠送男方烟荷包,男方如回赠银手镯,这门亲事就算成功了。”龙先生还向记者讲述了他所知的与烟具有关的民俗文化。他告诉记者,鼻烟壶源于明清的皇家御品,士大夫们常以此相互斗富竞美,使其成为财富、艺术和文化的象征;水烟壶材质以铜为主,其纹饰大多为浮雕和透雕,以福禄寿喜、松鹤、如意等吉祥图案为主;旱烟杆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其特点在于简约,一竹一木打通、挖空,两端分别接上烟嘴和烟锅即成吸烟用具。
烟具收藏也重文化
“烟具收藏增值空间较大,不少制作精美的烟斗,每年的增值空间都在20%左右,一些名家烟斗增值空间则更大。”曾有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据了解,象牙、珊瑚等烟斗年涨空间可达30%。
泸州不少收藏者认为,收藏烟具重点是看其材质,譬如是不是名贵材质如黄花梨、紫檀,玉石、象牙等。但业内人士刘先生则认为,收藏烟具首要关注的并不是材质:“我认为材质可以忽略不计,烟斗玩的是什么?我认为玩的就是体会。把玩的岂仅是烟斗,还有一种对生活充分体验后的平和;或许因此获得放松、愉悦,更主要的是达到一种文化的境界。烟具是烟的吸食文化。烟具的出现和运用,结合了各种文化和社会现象,形成了它独特的烟具文化。烟具文化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形成了在与经济、文化、民俗以及鉴赏等方面不断变化着的内容,诠释了烟具五彩斑斓的艺术语言。”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